赵丹阳如何调研公司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5-22 17:10
很多人如此评价赵丹阳。身为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的他,显然非常低调,甚至“并不是一个喜欢主动交流的人”。接触过他的人相信,“这或许跟他的职业有关。”
如此腼腆的人,在2003年创立了第一只投资中国概念股的中国海外基金,并在2008年初牛气弥漫的市场当中选择了“急流勇退”。
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2008》中,赵丹阳称:“至今日,H股和A股都已越过我们所理解的范围。……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股票。经过慎重考虑,赤子之心作为顾问的所有信托将尽快清盘。将投资款返还给投资者,便于投资者自由把握未来投资机会。”
谨慎调研
坚守“价值投资”,这正是赵丹阳的投资理念。他总是不断强调“我们宁可错失,不可冒进。在资本市场上,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让人联想到了“股神”巴菲特对中石油的投资。巴菲特抄了中石油H股的历史大底,持有60个月后,又以平均14港元左右的价格全部抛出,尽管中石油H股随后涨到了20港元以上的价位,但那显然不属于价值投资的范畴了。
实际上,从投资生涯伊始,赵丹阳便形成了在投资股票之前谨慎调研的习惯。他说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寻找具有持久竞争力,并且自身价值远远高于目前盈利的公司,分享由此带来的公司分红与股价上升的双重收益。
“我们用怀疑一切的眼光看待这些企业的报表和公告;我们拜访他们的客户、原材料供应商、电力供应商等等,并脚踏实地到市场中去调查这些企业的真实销售情况;我们更要倾听其竞争对手对他们的评价;从不同的侧面收集这些企业的一切情况。”
从不轻易“下注”的赵丹阳坦言,在确信某家企业的情况真实可靠后,他才会致力与企业管理层沟通。
一个广为流传的例证是,投资宁沪高速(00177.HK)前,赵丹阳曾专门制订在其各个路段实现“数车”的计划,并亲自到收费站蹲点,以了解其车流量的实际情况。
2001年发生“9?11”事件后,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赵丹阳却大量买进同仁堂科技(08069.HK)。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我之所以敢投资同仁堂科技完全得益于详实的调查。”
赵丹阳不仅考察过同仁堂公司10多次,还对其供货商和经销商都进行了专门探访,甚至还向同仁堂的竞争者——广州药业了解市场实情。另外,还自己到药店看同仁堂六味地黄丸瓶底的生产日期,侧面了解其库存情况,并到各大中医院去了解医生对同仁堂药品的评价。
实地考察
在赵丹阳看来,“投资不能指望运气,再高超的技术分析也不可能永远是对的。而对一个企业长期深入的了解,会让你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事实证明,在2002年1~8月,恒生指数从11350点跌至10000点,而赵丹阳早就低价买入的同仁堂科技实现资本利得89%,股息收益6.1%。
有关赵丹阳进行实地调研的最为被人津津乐道的例子还是2001年的“银广夏”事件。当年银广夏利润造假,爆出惊人骗局,有着雄厚投资研究实力的大成基金对于夸张的业绩增长数据没有调查核实,最终被银广夏蒙骗。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赵丹阳在调研的过程中,没有单纯依赖银广夏提供的数据,而是直接查看了银广夏天津工厂的耗电量,发现每月用电额度仅为上百度,从而识破了骗局,避免了损失。
就像巴菲特一样,赵丹阳说自己投资基本不看大盘,而是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去企业实地考察上,寻找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
“这个世界上资本是有限的,它流向某一处的时候,一定有另外一处的会减少,去寻找被低估的资产可能是更为重要的。”赵丹阳曾表示。他认为在证券市场上选择股票总面临三种情况,一是高风险、低收益,二是风险与收益持平,三是低风险、高收益。第二种情况不宜做大的投资。而只有第三种机会才值得出手。否则还不如将现金留在手上。利用市场发生价值判断错误时出手才是最高明的投资者。
有关牛熊市中如何把握手中的投资,或许用赵丹阳在致投资者信中所引用的“全球投资之父”约翰?邓普顿爵士的投资心得来解释会更恰当:
“极度悲观弥漫时,正是买入的最好良机,而极度乐观洋溢时,正是卖出的最好良机。市场极度低迷之时,别浪费时间操心你的头寸萎缩或者亏损加大。不要和市场上其他人一样只知防御,相反地,你应该起而攻击,寻找纷纷中箭落马的价值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