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线:十二块巧克力饼干、两把挂面以及其它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摄影,贫困线,马来西亚
  • 发布时间:2014-08-26 13:31

  —赵峰、林惠仪以摄影对贫困的认知

  在《贫困线》的展览上,可以看到人们饶有趣味地仔细观察这些照片:十二块巧克力口味的饼干(2012年巴西)、两大把挂面(2012年中国),六块披萨(2011年香港)……这些食物“肖像”并不是随意选择的,每一张照片表现的,是以当地的最低贫困线为基准计算出的可以购买的固定某种食物的总量,也就是说,按照当地的最低贫困线标准计算,每个人每天可以购买的某种食物。不同国家的贫困线标准、不同的食物价格、个人选择食材的区别等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变量,其发起人摄影师赵峰和经济学家林惠仪想通过《贫困线》讨论贫穷意味什么。

  用摄影探讨贫穷

  赵峰出生于马来西亚,2岁时随父母到新加坡。工程学毕业的他后来改投摄影行业,在新闻和商业摄影领域打拼,现在已经有很骄人的成绩。“贫困”并不是他摄影的主题,而是摄影工作之外的个人项目。

  赵峰曾经在纽约和加尔各答各待过一周:“我记得当我站在华尔街上的时候,大批衣着光鲜亮丽的人群从你面前匆匆走过。而你的身边,同样也有乞丐,你看见他们凌晨时分在火车上和衣而卧,这是他们可以得到休息的唯一方式。而在加尔各答,我记得那时我们正在机场开向市区的路上,左边的车道上睡满了无家可归的人。当地人告诉我,这里是唯一可以睡觉的公共场所。你不能睡在大楼的外面,因为会被保安驱逐。”

  无论是在世界金融中心还是已经贴着贫穷标签的城市,都可以见到无家可归的乞丐,但是在不同的地方的穷人究竟状况有什么区别?穷在纽约好还是穷在加尔各答好?

  当时赵峰已经开始接拍很多杂志摄影和商业摄影。这些工作都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回报,但是他“觉得拍的很多东西不算有用”。有用这个概念本身也很难定义,但是不同于快速的媒体或商业项目,赵峰想拍让大家看到后能够多想想,多提一些问题的照片。以贫穷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已经非常多,赵峰打算用另外一种方式。他的妻子林惠仪女士是一位经济学家,贫困这个题材提供了两人一起合作的契机。“我们一直想做一些有意义又有共同兴趣的事,因为我们在不同领域工作,接触到的理念和想法自然也有所不同。而贫困恰恰是这样一个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关心的问题。”林惠仪在之前的采访中说道。

  一种方法论

  一个人,一天,可以做出的食物选择。赵峰的《贫困线》看起来简单又复杂。为什么选择食物来表现贫困?这个创意来自美国著名教授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人类动机理论”,在马斯洛的理论体系中,食物位列人类基本生活需要的金字塔底层。“我认为食物在绝对贫困线的设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林惠仪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基本每个国家和组织,比如世界银行,都会考虑到食物的最少数量。归根到底,食物才是生活的必需品。”

  贫困线是计算一切的基础。它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在国际上,对贫困线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在《贫困线》项目中,对于发达国家,赵峰和林惠仪关注的是在贫困线基础上的人平均每天在食物上花费的金额。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则用贫困线上的人平均每天收入作为基准。计算这个数据,是林惠仪每到一个地方的功课。

  项目第一个地点就是中国。在2010年底2011年初,中国存在三种差距不小的贫困线标准:其一是政府制定的3.3元人民币,这一数据后来在2011年11月29日开始调整为6.3元,(以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按这个数字,当时中国约有2%的人口,即2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二是世界银行制定的发展中国家通用的两美元标准,中国有4亿贫困人口;第三个则来自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统计。林惠仪在比较之后使用了中国政府的标准。

  把数字转化成具体的拍摄对象就是赵峰的工作。每次到外地,工作间隙他会去了解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去市场买菜,还要讨价还价以确保购买的食品是最低价格。回到宾馆后,他将每种食物在当天报纸上精心码放,用单幅照片分别记录。而每张食物背后的背景——报纸,就成为食物地点的提示,而上面的不同广告和报道,与“贫困”形成有趣的对照。

  贫困是选择有限

  在《贫困线》项目网站上,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分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食物方面有:日常、水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甜品、蔬菜、脂肪油类、其他等等。食物同时还分为加工过和未加工过的。浏览网站的人可以点开不同国家的不同种类的食物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不同国家的食物区别,而在同类型的食物上面,能够买到的食物品相和数量也有不小差异。

  从2010年10月到现在,赵峰已经在20个国家拍摄这个项目,并获得法国阿尔勒摄影沙龙奖等奖项和各地展览关注,赵峰还希望能够跟机构合作,在2015年集中做30个国家的拍摄,以更新数据。《贫困线》明年还会有两个展览——一个在迪拜,一个在匈牙利。项目也一直在继续:下一个拍摄地是英国,然后是丹麦和瑞典。“这是唯一会做一生的项目”,赵峰曾经在采访里这么提到。

  出发点是了解贫困定义,但是远不局限于此,了解和思考的问题还包括: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国家的食物标准、媒体的关注点等等,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本身便带有社会调查的味道。

  比如赵峰拍摄中国的时候金额是按当时的政府标准,就是每人每天3.3元人民币(即53美分),这个数字已经非常低。然后去第二个拍摄地日本,贫困线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大约是5美元。让赵峰非常惊讶的是,尽管它远远高于3.3元人民币,但是可以购买的食物实际上却是大大减少了。“用这笔钱,你在日本能买到的蔬菜远远不如中国的三块三。”

  在2011年的美国,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每天可以在食物上花4.91美元,但是进入超市一看,食物都是加工过的化工产品,买新鲜的东西要贵很多。对于穷人来说,就是吃不好,不健康。而三年前的巴西的贫富差距已经让人非常惊讶,商场的价格几乎是美国的两倍,公交车票要2.7雷亚尔,比最低限度花在食物上的数额2.33雷亚尔还高。一个国家在发展的时候,穷人并没有受到支持和保护。

  总有穷人可以吃的东西,但是这个标准就是果腹。几乎在每个国家,土豆、面粉等几乎都是最便宜的主食,但各个地方的质量有很大差别。一旦进入肉食、加工食品或服务食品的范围,选择就会变得非常有限。与此同时,对食物的渴望无论贫富却是相同的,当收入增加的时候,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并不一定会改善自己的饮食质量,而可能会购买似乎更美味的东西。

  这些简单食物背后的复杂情况,是赵峰希望透露给观众去接力思考的,对世界各地的穷人来说,每天吃什么,可选择的范围很小。贫穷究竟是什么?谁都没有标准定义,但是在今天,在每个人似乎拥有选择的时代,与别人的强烈对比,也是一种贫穷。在赵峰夫妇看来,贫穷意味着在自己生活的国家选择有限,这些数据的背后真相非常残酷。

  文 Cathy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