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神话:发源于英国,繁荣于美国
- 来源:艺术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波普神话,女郎,艺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6 14:57
西班牙的提森·波涅米萨博物馆近期举办了一场名为“波普艺术神话”的展览,展出了自50年代波普艺术横空出世以来至本世纪初的波普艺术作品,展品出自英国、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艺术家之手。谈及波普艺术,众所皆知的论调是“发源自英国,繁荣于美国”,而究竟波普艺术是怎样从这两个地方发生的、欧洲同期的艺术运动又与其是否同源似乎少有人问津。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后,经过二战后经济的恢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开始步入到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的日常中,“景观”成为生活的情境,电影、电视媒体日益发达,报刊、杂志媒介便捷迅速,印刷、摄影技术成为公众日常,图像的复制、传播冲破时空的限制,人们被影像所包围,物质丰裕,商品成为符号,生活开始发生重大转型,人们开始越来越关心消费,社会的日常被景观充斥。此时,艺术家也厌倦了抽象表现主义日益空离的审美体系,希望艺术即是大众的都市生活日常,波普艺术便在这样的语境中一触即发。
发生地一:英国
波普艺术在英国的发生带有严谨的学术性格。1952年,英国的艺术激进青年开始在位于伦敦多佛大街上的当代艺术学会(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简称ICA)中对流行文化展开探讨,成员涉及画家、建筑师、作家、音乐家,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讨论团体,名为“独立团体”(the Independent Group),通过对当时科技和流行文化的重新诠释和思考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他们的第一次会面上,雕塑艺术家爱德华多·包洛奇(Eduardo Paolozzi)展示了其40年代末以“达达主义”的蒙太奇为灵感创作的一幅拼贴作品——将从美国杂志上剪下的厨房电器的广告、科普书籍里插图以及低俗读物上的通俗封面进行混合拼贴形成的“美国式”都市生活烙印的拼贴画本,以及著名的“I was a Rich Man’s Plaything” 拼贴画——被众多史家引证为是第一件波普艺术作品。他对收集各类小玩意儿颇感兴趣,从美国杂志和其他生活物品当中收集了大量的剪报、火柴盒、以及香烟卡等等,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灵感素材。包洛奇的拼贴美学及消费文化视野,为艺术家们在现代视觉文化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概念性的指引。
1956年,独立团体举行了画展“此即明日”(This is Tomorrow),其中展出了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的一副拼贴画《究竟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又如此吸引人呢?》(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so appealing?)。画面中有性感的半裸女郎,胸部闪闪发光的小金属片成为女性的性别昭示;室内墙上挂着当时的通俗漫画《青春浪漫》(Young Romance),拼贴加入了镜框;桌上放着一块包装好的“罗杰基斯特”牌火腿;还有电视机、录音机、吸尘器、台灯等现代家庭必需品,灯罩上印着“福特”标志;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边街道上的巨大电影广告的局部;最醒目的位置占据一位剪贴着源自药品杂志上的发达肌肉半裸男,手里拿着犹如网球拍般硕大的棒棒糖,上面以文字“POP”(“波普”)一语双关,既是“棒棒糖”的缩写,又是“流行”的缩写,它总结的正是整幅拼贴画作的文化表征——大众文化。汉密尔顿竭力将他所处的视觉世界里一切具有代表性的图像拼贴在画面中,在色彩和具象中描述一种通俗性,成为“波普艺术”。
1957年,他为波普艺术的风格作了著名的诠释,他认为波普应当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通俗大众化,短暂快消费化,大批量生产低廉化,诡秘狡诈、妙趣诙谐年轻化,魅力性感化以及“大生意”。这一切,宣告波普艺术时代的来临。早在1953年,英国评论家劳伦斯·艾洛维就在《艺术国际》和《艺术新闻》中谈及艺术的这股新趋势。1958年,艾洛维在《建筑设计》发表名为《艺术与大众媒体》的文章,指出:“文化精英已经丧失了对于美学标准的垄断,大众艺术是都市化的,也是民主的。”
发生地二:美国
就像杜尚从东方禅宗那里得到启示一样,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亦受惠于东方的禅学思想,他从东方禅宗文化里汲取营养,反哺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50年代,凯奇从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那里得到启发,尝试直接用生活本身来取代音乐,创作了《4分33秒》,演奏家不动一指,让观众聆听自然的声音。这个作品被称为音乐界的《泉》。
后来,凯奇来到黑山学院任教,将其“生活取代艺术的思想”传授给他的学生、后来波普艺术的主将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希望得到一幅德库宁的素描作品,然后把它擦掉,他敲响了德库宁的门,这个年轻人就是罗伯特·劳申伯格。其作品《擦掉的德库宁》(Erased de Kooning,1953),展现了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对后辈的欣赏与怜爱,同时,“擦掉”也预示着抽象表现主义的终结。
当时,劳申伯格厌倦了抽象表现主义的日渐狭隘审美标准,打算把生活中的寻常之物直接放进艺术中来对抗那种所谓的“纯艺术”。约翰·凯奇告诉他:“不存在此一物比彼一物更好这种事实。艺术也不应该和生活不同,而是生活中的行为之一而已。”劳申伯格开始尝试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
在纽约市中心曼哈顿,每星期要扔掉上百吨废品,硬纸板、沥青、警察用的栅栏、一只鸟的标本、一把破伞、一面挂镜、弄脏了的明信片、空罐头、自行车轮、石头可作为劳申伯格的艺术创作素材。这些废弃物被剪贴、拼接、任意装配,重新胶合在画面上,被描绘、喷漆、挥洒颜料,劳申伯格称之为“混合艺术”。
劳申伯格的艺术创新影响了之后波普艺术的重要人物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沃霍尔说,在劳申伯格的画室看见他在创作中采用了生活中的俗物,使得他也大胆尝试汤罐头和女明星照为作品题材;而利奇滕斯坦说,劳申伯格将可乐瓶子放进他的艺术中,他这样做真正介入了美国的本色材料使艺术成为美国化的。
正如此,在劳申伯格的艺术感召下,美国的绘画艺术逐渐偏离抽象表现主义的航道,萌发出波普艺术的芽。而此时,美国的收藏家和评论家也意识到,人们对于艺术的品味渐渐开始发生改变,如纽约画商、二战后欧洲移民里奥·卡斯特利(Leo Castelli)即敏感地觉察到艺术风向的转变,并且适时地介入其中。1958年,卡斯特利画廊为默默无闻但是才华横溢的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举办了第一次个展,他一跃成为纽约艺术界的宠儿,一些艺术史学家将这个展览视为美国波普艺术的开端。在琼斯个展获得成功两个月后,卡斯特利为劳申伯格举办了个展。那段时期,纽约艺术界前所未有地充满了活力,迅速被新的风潮席卷,一大批艺术家跟随劳申伯格和琼斯的步伐,开始进行关乎日常生活的形象的创作。
纽约画商西德尼·詹尼斯(Sidney Janis)曾是巴黎学派的重要推手,他认为“波普”是英国人的发明,而美国人追溯的是杜尚为先导的欧洲“达达”精神。1962年秋天,他为纽约艺术家的新气息举办了展览,他避免使用“波普”以示区别,以欧洲法国艺术革命(“新现实主义”)为参照来命名——“新现实主义者”(New Realists)。参展艺术家包括克拉斯·欧登伯格(Claes Oldenbug)、罗伊·利希滕斯坦和安迪·沃霍尔,在所有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中,只有德库宁出席了这场展览,人们看见他“在画作前徘徊了两个小时,一言不发地离去”。几天之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进行了一场会议,他们一致决定离开詹尼斯画廊,只有德库宁留了下来。数年以后,艺术史学家指出“新现实主义者”展览是波普艺术被广泛接受的里程碑。就这样,以禅宗、凯奇为启示的达达新实践,揭开了美国波普的篇章。
发生地三:欧洲(法国)
波普艺术在欧洲是一场宣言运动。曾是西方艺术中心的法国,在战后50年代,一些艺术家也不约而同地看到了大洋彼岸现成消费品的美学和艺术价值,涌现出一批艺术家,完成了大量作品并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和展览。1960年,法国艺术批评家皮埃尔·雷斯塔尼(Pierre Restany)扯起一面名为“新现实主义”(Nouveau Realisme)的大旗,几位艺术家签署了一个由雷斯塔尼起草的符合宪法的组织宣言“新现实主义宣言”,宣言定义“新现实主义”即是现实的新的感知领域(Nouveau Réalisme = nouvelles approaches perceptives du réel)。
雷斯塔尼说,新现实主义是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及其“变生活为艺术”的观念的发展。新现实主义的直接对立面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法国风行一时的“非形式艺术”(Art Informal)。所谓非形式艺术是一个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名异实同的抽象绘画流派,它是一个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三者合而为一的艺术样式,该派画家追求的通过“自动主义”的手段和自由挥洒的抽象画面表现画家潜意识中的自我情感与抽象表现主义的日渐空离一脉相承。
新现实主义希望打破艺术的困境,主张用现成的材料、不带感情地、客观地表现当代人类的都市生活环境。雷斯塔尼写道:“新现实主义记录社会的真实性,并没有任何想要挑起争论的意思。”真实客观是新现实主义者的艺术立场。因此,从观念上来看,新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和表达方式与当时英美波普艺术本质无差,“新现实主义”可以看作“波普艺术”在法国的别称。雷斯塔尼也说:“在欧洲同在美国一样,我们正在自然里寻找新的方向。所谓当代的自然就是机械的、工业的和广告的洪流……日常生活的现实已经变成了工厂和城市。在标准化和高效率这两个孪生的标志之下产生的超变体(extroversion)是这个新世界的规律。”
杜尚比约翰·凯奇更早的接受了东方禅宗思想的洗礼,在波普艺术之前便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绝对界限,成为“达达主义”教父。而当“达达”遍及社会,成为大众文化的中坚力量,“达达”从小众变成了通俗与流行的“波普”大众。在追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纽约艺术景象时,杜尚谈到:“这种新达达主义,有时候也被称为新现实主义、波普艺术,或者集合艺术,是达达主义的发展与继续。”或许,现在可以明了的是,始于英国、盛于美国的波普艺术与欧洲同期以法国为主的艺术运动,它们都流淌着杜尚的“达达”血液,而杜尚“艺术与生活”合流的艺术观念又是在东方的禅宗哲理中得到体悟。
文 王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