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爆炸案:安全漏洞下的惨案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昆山爆炸案
  • 发布时间:2014-09-03 09:56

  案例回放

  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江苏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共造成70多人死亡,180多人受伤;8月7日,涉事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被刑拘。此次事故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于安全生产的广泛关注。

  (一)预警:两个月前,事发车间除尘设备起火

  直径两米、高三米的积尘罐是除尘系统的心脏,当罐体旁的电动机发动后,这个巨大的“吸尘器”就开始吸纳生产线产生的铝镁粉尘。两个月前,这套除尘设备起火了。当时是放在室外的泡沫夹芯板发生燃烧,消防人员赶到时,火情已被企业扑灭。那次事故后有关部门给厂里下了整改通知,但厂里仍在生产。

  (二)现场:抽烟、打火机、裸露电线

  明火是这次爆炸的导火索。不准抽烟和使用明火,几乎是中荣公司教给员工的唯一安全措施。但实际上总有不少工人在距车间五六米的厕所里抽烟,还有工人将打火机带进抛光车间,甚至抽烟。

  此外,烟头和打火机也并非是抛光车间里唯一的火源,打磨机长期使用,插头松动,使用时会打火;一些灯管的线头裸露出来,电线有时会冒烟。2012年,公司因电路老化出过一次事故,也是所幸无大碍。而在流水线上,抛光工序常常伴随着火星四射。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规定,“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对危险岗位的职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但厂内的普通工人对此一无所知。

  (三)蒙混:每每面对相关部门的检查,中荣都蒙混过关

  爆炸前,金属粉尘曾已对员工造成过持续的伤害。据某员工回忆,两三年前,有个甘肃老乡觉得肺疼,有时还吐血,到医院确诊了肺病,还带了几个老乡到公司去闹,到劳动仲裁部门去寻求帮助,最后公司赔了5 000块钱。

  爆炸发生后,中荣越来越多的问题被员工揭发。如:厂里的电镀污染很严重,环保局要求其停业整顿,“工厂也没有把这当回事,依然开工。车间里味道很浓。”

  以中荣的生产环境,按政策其早该被叫停整改,但每每面对相关部门的检查,中荣都蒙混过关。

  工作了9年的某位员工回忆,安监等相关部门一年会检查三四次。中荣的应对方法如下:第一,检查当天,至少减少一半工作量。有时,还会让工人等到检查组快进来时再开工,如此粉尘量会减少;第二,提前一晚突击清理,清扫除尘机,打扫车间卫生,还会喷水保湿;第三,经常来检查的工作人员比较熟悉,会动用一些“公关手段”。

  案例评述

  通过本案我们可以发现,涉事企业在观念意识、生产场所管理、生产设备、操作程序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最终引发了爆炸惨案的发生,导致数百人的人员生命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最高经营者也被刑拘,面临严峻的法律惩罚。那么,涉事企业究竟存在哪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漏洞,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呢?

  (一)缺乏安全生产必要的投入,安全隐患得不到解决

  从案例中可以看到,涉事企业生产任务繁重,现有的除尘设备在严重老化的前提下依然超负荷运转,并且未及时对这些设备进行必要的停工检修和更新升级,反映了公司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导致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

  事实上,一个管理规范的公司应该追求安全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平衡,片面追求经济与产能而牺牲安全,最终可能导致安全风险不能被有效控制,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人、财、物损失,得不偿失。

  比较完善的做法是,公司在制定下一年度生产计划时,合理确定生产设备的维修维护计划、停工和技术改造升级、设备更新计划;并在预算中留出一部分安全生产资金,用于购买必要的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等。把安全生产当做成本,不进行合理投入,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无疑是短视的。

  (未完待续)

  文 胡立新 陈皓 高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