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功课开天眼

  一家报社要将过去的报纸数字化,总编让一个实习生把历史上优秀的稿件逐篇录入。实习生每天下班后就留在办公室,打上几千字。

  几个月后,大家发现,实习生写的稿件质量明显提高。实习生说,随着录入的稿子越来越多,自己慢慢开了窍,知道该怎么起承转合写文章。于是,打字成了实习生深度学习的过程,一项乏味的工作就此给他开了“天眼”。

  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例。

  七八年前,手持的电子书还是新鲜玩意。我的同事是个电脑爱好者兼读书狂,买了一台电子书,到处下载书籍。当年很多书的排版都有问题,他要先在电脑上把书重新排一遍,然后再载入电子书里。那段时间,每天都能听到他在电脑上“嗒嗒嗒”地敲字,办公室里好像挂了一个“发疯”的大钟,秒针飞快地转动着。

  现在,他已不再看那台过时的电子书了,可总有些东西不会过时。这个同事改行当了编剧,在我所有的同事中,他的文采是最棒的。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外国也有类似说法。英国作家劳伦斯说过,他在看了海量小说后,认为自己也可以写书。

  现在我相信,作家当然需要天赋,可有时也需要下苦功。大部分人在做前人做过的事情,而成功与否,只看你功课做得深不深。

  文/徐一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