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HEY纠纷难解,电商之祸将起萧墙
- 来源:收藏拍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艺术品,电商,哈嘿艺术网,HIHEY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29 13:48
7月份,艺术品电商哈嘿艺术网(HIHEY.COM)发布消息称刚获得320万美元A轮投资。不久后,又宣布民生银行战略入股。然而,当业内对获得投资后的电商平台貌翘首以待时,不料HIHEY却陷入了诚信危机。8月5日晚,数十位艺术家组成维权群,其中15位艺术家联名指责HIHEY扣留作品及拖欠拍卖款项,尤其是维权发起者之一的王军,在社交平台公开批评HIHEY。8月6日,HIHEY在官方微信上声明称王军无中生有。8月8日上午,HIHEY发表澄清声明,其中回应王军的欠画质疑,称欠画责任在三亚艺术季承办方华宇集团。维权艺术家们认为这份声明有诸多推卸责任和不实信息。8月9日,华宇集团发声明指责HIHEY的声明信息不实,与此同时,艺术家发声明,也委托律师刘玥发出律师函。三方各执一词,矛盾升级,最终演变为对簿公堂。
艺术家控诉HIHEY操作模式不规范
维权艺术家数字不断上升,但是反映的问题基本都是:HIHEY不及时解决问题,欠款、欠画再三推托不还,甚至作品下落不明,无端克扣欠款,私自以低于定价很多的价格销售。
据艺术家刘清路反映,他的作品本来标价是5万元,结果HIHEY私自以1万元的价格卖出,另一幅标价1万元的作品以6000元卖出,如果不是在作品售出2个月后从藏家处看到自己的作品,他还不知道作品已经售出。本来与HIHEY的合作是明年6月到期,但是这些行为让他很难再继续信任HIHEY,于是加入维权队伍。随后,他发现HIHEY把自己账号里的作品信息全部删除。
艺术家汪燎的三张作品于2012年6月参与HIHEY“学院派对”网上拍卖活动,此后再无消息。2013年3月,汪燎开始通过电话和网络咨询作品的相关情况,后得知当时的经手人已经离职,虽然多次和经手人沟通,因其已不在工作单位,也无能为力。而HIHEY工作人员以不是经手人为由,不予理睬。后来,在汪燎每天的电话追问下,工作人员称作品没有入库收据(据经手人称那时确实没有入库手续,只有合同),无法查知,最后告知汪燎没有此作品,多次交涉无果。
艺术家蔡小小早在今年7月1日就开始在微博微信里维权,当时HIHEY的电话基本打不通,之前与蔡小小对接的HIHEY员工刘畅电话换号,找不到人,随后迫于网上的压力,HIHEY决定结款,但是克扣了许多,说好能拿到70%的画款分成,结果只拿到61.6%,蔡小小要求对方解释,至今未有回应,反而还要求艺术家把微博微信的维权相关内容删掉。
另外,维权的发起人之一--艺术家宗剑还反映HIHEY的合同涉嫌霸王条款。今年2月22日左右,HIHEY员工魏某与宗剑联系做个展,开幕时间定于3月1日,因为时间紧张,魏某让宗剑先寄作品,之后再补合同。展览结束2个月后,宗剑再次联系魏某,要求补寄合同,但是合同内容已经变了,合同中要求宗剑另外付场地费、挂牌费、利润费等共计近3万元,当宗剑提出异议时,对方拒绝修改,最终导致合作破裂,经再三交涉要回作品后,由于欠款一直未结,宗剑扬言若HIHEY不及时解决,将于8月11日去朝阳区人民法院起诉HIHEY,后因HIHEY于8月8日结款,起诉作罢。
上述艺术家的遭遇虽各不相同,但是依然可以从中看出艺术家个人与代理公司合作之间不对等的端倪。是否因为个别员工的操作不当或者离去,公司就可以以“不知道”为由推搪合作方?
而我们更要问的是,这些隐含的问题究竟是个人的操作不当抑或是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缺少操作规范的失常?
华宇被拉下水,与HIHEY各执一词
随着维权的展开,华宇集团被HIHEY拉入纠纷,也使HIHEY的诚信危机进一步升级。8月8日上午,HIHEY发表澄清声明,回应了王军等质疑HIHEY艺术网扣留其“2012年ART•SANYA艺术季”活动展出作品,澄清说明中所述事件经过如下:
2012年山西华宇集团(以下简称“华宇集团”)出资承办,由三亚市政府主办的首届ART•SANYA艺术季活动。活动在2012年12月28日举行,2013年3月末结束,历时3个月。
2012年12月,鉴于哈嘿艺术网在艺术领域有良好的信誉及艺术家资源,华宇集团邀请哈嘿艺术网作为活动的策展人之一,帮助邀请部分艺术家提供展品。
ART•SANYA艺术季由华宇集团主办,三亚市政府也很支持有意将其打造成三亚名片,因而具有较高的规格和品位。哈嘿艺术网认为该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12月12日,我们与华宇集团签订协议。根据协议,哈嘿艺术网代理华宇集团邀请部分艺术家提供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等展品。所有展品的运输、保存以及保险等事项均由华宇集团负责。
据统计,活动期间,我们共协助邀请88位艺术家参展,共提供艺术作品百余件。
据了解,2012年12月,华宇雇佣昊诚艺术物流公司将作品从北京运往三亚。在运输过程中,华宇违反与昊诚艺术物流公司的合约,对已运输至三亚作品华宇拒付部分运输费用,因而昊诚艺术物流公司质押一车艺术作品。
所有作品展出后,均由华宇集团经手处置,哈嘿艺术网从未保存或经手任何作品。2013年3月31日,ART•SANYA艺术季活动结束,除以上三位艺术家被扣押的作品外,华宇集团以作品归属权不属于哈嘿艺术网为由,拒绝将艺术家作品归还。
本着对艺术家负责任的态度哈嘿艺术网经过多次沟通,华宇集团表示由艺术家本人联络可归还作品。哈嘿艺术网及时将该情况告知艺术家,并尽最大可能协助沟通。据了解,截至目前,还有部分艺术家作品被华宇集团扣留。
华宇集团反驳HIHEY声明中部分细节失实,马上在10日发表声明:“哈嘿仍然在编造一些所谓‘和解、协商’的言论,华宇在此澄清,自三亚艺术季结束,华宇从未与哈嘿以任何形式达成任何协议或意向,也请各相关方了解。”随后,笔者致电华宇相关负责人时得知,HIHEY总裁何彬曾于8月9日致电华宇,“但只是在推卸责任,并承诺发邮件说明情况,但至今仍未收到邮件、也没有再接到电话。”
对比双方的声明及采访,会发现很多矛盾之处:
疑点一,运输、撤展工作由谁负责?
HIHEY在声明中说:“所有展品的运输、保存以及保险等事项均由华宇集团负责。”而华宇却称:“对于展品的责任明确约定为哈嘿全权负责借展、运输、接收、撤展工作。”可以看到,起码在运输方面,双方都执意是对方的责任,这也是事件的关键点之一。正因为部分运输费用被拒付,所以才会出现物流公司质押一车艺术作品的状况。HIHEY声明中称:“2012年12月,华宇雇佣昊诚艺术物流公司将作品从北京运往三亚。在运输过程中,华宇违反与昊诚艺术物流公司的合约,对已运输至三亚作品华宇拒付部分运输费用,因而昊诚艺术物流公司质押一车艺术作品。”华宇对此回应:“首先,我们并不知道昊诚物流所谓扣押一车艺术作品的事情,其次昊诚物流是HIHEY指定的运输公司,我们只负责支付费用。”那么运输费用是否全部付清?运输费用又该由谁负担?这些问题现在依然没有答案,但是据华宇相关负责人透露,声明中所说的这份协议会在必要的时候公布。
疑点二:借展费去了哪儿?
华宇在声明中称:“三亚艺术季筹备期间,三亚华宇通过北京华宇与HIHEY艺术网达成合作协议,约定HIHEY提供部分展品,并向其支付借展费用。”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该华宇负责人表示:“华宇已超额支付了借展等费用,HIHEY告知我们借展费都是支付给艺术家的。但与相关艺术家了解到,艺术家似乎并未向HIHEY索要借展费,基本为无偿提供艺术品,甚至有些艺术家不了解自己的作品曾经参展。”那么这部分“借展费用”就要被打上大大的问号。
疑点三:谁做的展品返还工作?
HIHEY声明说:“所有作品展出后,均由华宇集团经手处置,HIHEY从未保存或经手任何作品。”但上文华宇声明中已经提到,撤展应该是由HIHEY负责的,并且声明:“2013年3月,ART•SANYA艺术季结束后,在艺术品返还过程中,华宇多次以邮件、信件等形式致函,要求HIHEY履行展品撤回义务,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且拒不提供各艺术家联系方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华宇通过多种途径寻找联络艺术家,并一一将作品予以发回、返还。”这些纠纷的根源到底是因为当时的协议责任不明,还是其中一方在推卸责任?华宇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相应函件送达的证据。真相究竟如何也许只有真正看到双方当初签订的那份协议及各自的证据后才能知晓。
诉讼又起,HIHEY之祸也许危及电商业
8月11日,HIHEY起诉王军名誉侵权,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立案。此前,王军等艺术家委托的律师刘玥曾致电HIHEY相关联络人员,要求其本着诚信的原则尽量平和解决此事,但仍未得到积极回复,8月20日,部分艺术家正式起诉HIHEY。
这场官司最终没有避免,但维权艺术家们仍然没有放弃要回作品的努力,但是纷纷被拒绝,其中包括艺术家吴迪。吴迪8月12日直接登门希望要回自己的作品。但被以HIHEY负责艺术家的刘畅为首的3名员工拦在门外交涉,总裁并未露面,刘畅强调在维权名单内的艺术家不会退作品,交涉过程都被艺术家吴迪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了,最终作品也并未退回给艺术家。次日,其他艺术家再打电话要作品的时候,HIHEY工作人员的回复是:仓库已经封存,等官司结束再说。
吴迪以前是做企业的,经常做危机公关,让他感到不解的是,在这次事件中,HIHEY表现出来的危机公关能力特别差。“其实应该是公司高层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坐在一起开个会,讨论解决方案,采取应急联动措施,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这才是正常的危机公关的步骤。但是HIHEY现在的处理方式缺乏理性。
按照常理来说,我们三位艺术家既然来了,把作品退回,我们自然就没有必要去维权了。就算不退作品,最起码的做法应该是把我们让进屋,这是基本礼貌,然后大家坐在会议室谈谈,给一个清晰的答复,如果他们做不了主的话,就应该向上级反映。但是,这些员工自始至终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口口声声说可以解决,最后还是不给解决。
其实,那天我已经阐述得非常明白,我不是代表维权群,而是代表个人,只是要拿回自己的作品而已,我跟HIHEY本来没有过节,合同已经过期了,拿回作品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方却用警察的口吻质问我在不在这个维权群名单上,这是很可笑的,况且,微信群也没有形成跟法律的对立关系。HIHEY一开始相信维权艺术家宗剑拿到欠款就会退出维权,所以积极处理,结果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现在他们选择谁都不相信了,所有艺术家都不给处理,这种想法很幼稚。”
事件似乎不会这么简单就落幕,艺术家抱团维权目的也是为了拿回自己的作品,吴迪担心会像2009年的暖冬事件,随着维权的胜利,利益分配出现问题,艺术家会开始分化。而对于HIHEY来说,此次危机极有可能会危及整个艺术电商行业。因为电商的诚信危机,会使目前正处于观望态度的知名艺术家打消进入电商的念头,而新人、不知名艺术家也不敢进入,这对整个电商行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文:王金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