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园的美丽与哀愁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文化产业,社会效益,模仿
  • 发布时间:2014-10-27 10:23

  据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指引下,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迅速发展。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国超过2500家的文化产业园区中,接近90%还处于亏损和招商状态,真正盈利的不超过10%。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定义,文化园区就是“进行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文化企业和行业集聚及相关产业链汇聚,对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园区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特定区域”。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就是要通过产业的集聚,来做大文化产业。

  面对文化产业园的遍地开花,业内人士莫衷一是,有的对此现状津津乐道,认为现在正值文化产业园发展的春天,有的则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种一哄而上的发展态势根本不利于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和品牌打造。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认为,“这种非均衡式的发展有其合理性,符合产业发展规律。文化创意产业园必须具备科技、人才和多元性三种要素,但并不一定每个地方都具备,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更容易发展。但我们可以在中西部建立文化经济特区,不一定是以产业园区的形式呈现,要给予其免税等相关政策,让好的元素流向中西部地区。西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要发展,不是靠简单模仿,而是要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关于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四点建议:第一,过去的地产置换模式不可行,需要思考新的补偿模式。第二,从全产业链和整体产业形态角度谋求园区发展。第三,创意是高端。第四,要靠市场方式配置资源。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要搞好文化产业,首先必须理清文化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文化产业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创意产业,它借助文化艺术的手法和元素,根据当今文化与需求,通过创意再创造而形成。文化产业园存在10个问题:动机不纯(圈地);没有文化产业集聚;定位不准;不做文化产业(租房卖房套现);缺乏产业链(入园企业同质化恶性竞争);盲目跟风(没有人才去做好);政府没有税收(艺术家私下交易);入园企业吃政策(留不住,吃完一个园转到下个园);硬件化;该地不适合做文化产业园。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飚认为,数字出版基地整体建设情况良好,但数字出版基地建设还刚刚起步,要谨防方向走偏,变成“文化地产”项目。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邓丽丽认为,在资金上,动漫产业基地主要以政府扶持为主,真正靠园区自我营收的很少。从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上来说,动漫基地建设是必要的。但目前经济上的投入产出很不平衡,这需要文化产业园发挥集聚效应,尽快让产业园拥有自己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必须改政府“输血”转为产业园自身“造血”,这是动漫产业园生存的核心因素。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认为:中国的影视基地迫切需要政府参与“顶层设计”,其中核心在于,政府应加强对影视基地在整体布局上的指导,对数量和质量严格把关。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表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要建立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文化产业和基地的建设发展不能太多,对于不符合这个基地园区管理办法的将取消其资格。迄今为止,已有多家园区和基地在巡查中被撤销命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