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出海

  当中国的电信企业纷纷在世博会窗口上向世界展示成果时,创新技术正在成为中国电信产业国际化的新驱动力。

  5月初的晴空下,无数人在上海世博馆前排起了长队,实现平生第一次与世博会的“亲密接触”。但对一个人来说,这已经是第五次来到世博会参观,轻车熟路的他甚至为数十家全球IT业界高管当起了“向导”,这个人就是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

  面向未来的窗口

  历届世博会上,全球科技潮流和体验都是亮点。一百多年前,改变了人类社会面貌的电话,就是在世博会上亮相的。也难怪王建宙会一再造访世博会,对于这位全球第一规模的移动通信企业的老总来说,谋划未来也许才最为关键。4月15日,TD-LTE演示网开通仪式在上海举行,标志着由中国移动承建的TD-LTE宽带移动通信演示网正式开通。

  “作为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TD-LTE将进一步提升TD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国际化发展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在开通仪式上指出。而王建宙则表示:TD-LTE规模演示网将向全球展示中国自主创新技术能力。据悉,目前,欧洲、美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运营商已经与我国产业建立了TD-LTE合作,多家运营商计划在2010年启动试验网建设或商用网络部署。

  IPv6是中国电信业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另一大成果。

  来自IANA的数据显示,IPv4地址枯竭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到2012年后,全球将不再有IPv4地址分配,而在中国,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这一问题变得越发迫切。

  2009年,中国电信通过在湖南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应用实践”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商用IP城域网设备、管理平台和支撑系统的整体升级,完成了宽带接入业务的IPv6全流程穿越测试。今年4月7日,在全球IPv6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获得了论坛主席Latif亲自颁发的全球首张IPv6 ISP服务运营商认证证书。

  电信运营商在世博会上拿出的这两项成果,是否代表未来国际通信的主流方向?

  “预计TD-LTE技术将在2015年前后成为国际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中研博峰的高级咨询顾问金峰对《互联网周刊》预言,他解释,这里所指的国际主流是指国际上的主流运营商均开始布设LTE网络,并且均能够支持TD-LTE。这一预言的依据有以下三点:

  首先,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移动目前同沃达丰、Verizon合作,共同进行TD-LTE的推广,三家全球主导运营商的牵头,势必能够带动产业链的发展;而目前,国内外多家芯片商已经宣布支持TD-LTE的发展,并且开始研发同时兼容TD-LTE和LTEFDD两种LTE技术标准的芯片,这使得推广LTE的时候,能够减少相当的障碍。

  其次,就TD-LTE技术本身而言,有相当一部分的专利来自于国外运营商、设备商,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并且,这一技术不仅仅能够实现从TD-SCDMA的平滑过渡,同时也能够实现WCDMA、EDGE、GSM等技术标准向其进行过渡,这决定了其能够较好的被国际运营商接受。

  最后,从具体的时间上来看,借鉴3G的发展历程,全球第一个3G商用网络在2001年正式商用,而3G成为国际主流通信技术则在2005年前后;全球第一个LTE网络将在2011年商用(NTT DoCoMo),尽管运营商会借鉴3G初期发展困难的经验,进行部署时有所谨慎,但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要求,部署LTE成本比部署3G成本更低等因素,将会起到有效推动作用,因此LTE从开始商用到成为主流技术的时间将会同3G部署基本相似。

  对于IPv6技术,金峰判断将在2015年前后成为国际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这里所指的国际主流,是指主要网络运营商均支持IPv6网络,同时超过70%的ICP支持该项技术,同时IPv6网络的流量应至少同IPv4网络持平。他得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有四点:

  首先,从现有地址剩余的数量上来看,目前全球剩余可应用的IPv4地址数量仅为4000个,预计将在2年之内即宣告枯竭,特别是对于亚洲地区而言,剩余IPv4的地址数量已经无法支撑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发展物联网而言,更是无法实现,因此必须通过施行IPv4的技术改造,以实现地址的扩张。

  其次,从当前应用情况来看,全球目前已经有多家IPv6的网站存在,IPv6的数据流量占据了全球网络数据流量的2%,国际上的相应的实验从90年代中期即开展,而在中国目前这一数字为10%左右,国内相当数量的科研机构已经部署了IPv6的实验网络。

  第三,从改造成本来看,目前国际主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均对IPv6进行支持,而在网络设备层面,近些年出厂的设备,也已经对此进行支撑,因此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过渡。

  第四,从目前全球运营商的表态来看,2015年成为规划的重要时间节点,例如中国电信规划到2015年正式完成过渡进入IPv6全面商用阶段。

  尽管受制于经济形势不明朗的风险和替代技术的威胁,中国电信运营商以TD-LTE和IPv6为代表的自主技术实践,仍然搅动了国内的电信市场,并对中国电信业的国际化产生间接而深远的影响。

  国际化的后盾

  作为中国电信企业“走出去”代表的华为、中兴,不久前分别发布了2009年度财务报告,呈现一派乐观景象。

  财报显示,华为2009年实现净利润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其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11.5%升至2009年的14.2%,一跃成为国际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第二位。而中兴的营业收入也较2008年增加36.08%,增速在业内主要企业中居于首位。

  高增长的驱动力来自哪里?不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海外市场,而是被国内新技术布局搅热的本土市场。华为在报告中称,凭借在本土市场的推进,公司毛利率大幅跃升,去年中国市场收入在华为总收入中占到了30%,高于2008年的25%。中兴财报营收中的50%以上的贡献也来自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同比大幅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借助国内3G建设的机遇,中兴很好的把握住了机遇,成为国内主要的网络设备提供商之一。近几年可能多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易观国际分析师孙培麟对《互联网周刊》记者分析中兴财报的表现。

  但与国内的热火朝天形成对比的是,华为、中兴在海外市场上遭遇了政策寒流。不久前,在印度市场即将发放3G牌照的关键时刻,印度当地媒体《Business Line》援引印度电信部的通告称,印度电信监管部门基于其内政部对国家安全的担心。从4月28日开始已经向原计划从中国制造商手中购买设备的一些运营商下达了禁令。

  作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市场,印度的移动通信注册用户达5.84亿人,从而成为华为、中兴的海外重镇。据报道,印度市场占据了华为2009年营业额的约12%,达到26.164L美元,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最大单一国家市场,去年中兴在印度的营业额达7.5亿美元,占其总营收的8%。这一事件发生后,据称华为高层亲赴印度商谈,并将重组印度子公司,其董事会主席和董事会成员都将是印度籍人士。

  事实上,中国电信企业遭遇印度市场的壁垒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9年6月,印度国有运营商BSNL原计划将其高达60亿美元的设备外包订单分给爱立信和华为,但随后印度通信和信息技术部称,授给华为的约20亿美元订单由于“安全性问题”而被取消。

  不仅仅是印度市场,放眼整个海外,中国电信企业都面临鸡肋的困扰和大餐的不可得。“目前,中兴的电信设备海外市场主要在亚非拉等低价值的市场,这些市场对价格较为敏感,规模也相对较小,是欧美设备商所不愿意进入的,在此市场上尽管投入巨大,但回报相对有限。而欧美等高价值电信设备市场,中兴目前仍然无法进入,未来能否进入,对中兴海外市场开拓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金峰认为。

  更糟糕的是,“印度政府的做法,可能会在国际上起到一定程度的示范效应,使得一些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的通信设备产品实施禁令,借此对本国产品进行保护,从而产生连锁反应。”

  联系到近日竞购Palm的失败,华为、中兴意气风发地走在国际化征途上时,其实还需要更多的韬光养晦,以及坚强的后盾。而自主技术扶植下的国内市场,正充当这一后盾,一方面,短期内为本土企业提供充沛的现金流和财务基础,以抗击海外的风险,另一方面,借助运营商的力量,让自主技术标准得到国际认可,从而为本土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市场保证。

  技术也要入乡随俗

  新技术驱动的国内市场繁荣,也让国际化送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4年前,韩国SKT首席执行官金信培对外透露,韩国政府已经批准耗资5800万美元建设TD-SCDMA测试网络。韩国SKT成为首家与中国政府合作参与中国自主3G标准开发的国外电信运营商。

  成立于1984年的SKT附属于韩国SK集团,是韩国最大的移动通讯运营商,尽管占据约半数的市场份额,但根据韩国电信部门的市场监管政策,SKT的用户占有率不能超过52%,因此,SKT将目光转向国际,并看好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

  自从中国2001年12月加入WTO后,中国的电信产业正式迈出了向海外开放的步伐。我国承诺海外电信运营商可以进入中国市场,不过并不能独立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基础电信业务必须和中国电信商合作,且股份不能超过49%。尽管长期以来,国外运营商对中国市场观望的多,出手投资的少,但在3G牌照的诱惑下,国外运营商的力度明显加大了。

  “海外运营商最大的特点的在于精于运营的理念、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对个性化套餐的设计,以及对平台业务的整合推广。在中国,3G业务尚在起步,海外运营商会带来独特的管理与运营经验,包括同CP/SP的合作模式,这些都是目前本土运营商相对薄弱的环节。”孙培麟指出国外运营商的独特优势。

  但平心而论,SKT的中国步伐显得有些凌乱,除了广泛进军数字娱乐产业,SKT还收购联通6.6%的股份,却遭遇了失败。随着中国政府重组通讯行业,SKT在中国联通的持股率由6.61%稀释到3.8%。而政策调整的另一个结果是,中国联通掌握的CDMA技术易手,从而使擅长CDMA技术的SKT的原有计划被打乱。

  这次教训也许让SKT学会更紧密地跟上当地技术政策的方向。不久前,SKT将物联网确定为其未来事业战略“产业生产力提升战略”的中心,这与中国政府和电信运营商积极扶植发展的技术方向不谋而合。而在今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sK集团中国执行总裁金泰振还表示,希望能与海外的中国公司合作共同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这或许迎合了中国产业界对国际化的渴望。

  另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入华海外运营商是法国电信旗下的Orange。1986年Orange就设立了中国代表处,至今已经超过25年。

  2008年,法国《论坛报》报道,继一年前与联想集团签署了130万美元的合作协议后。Orange公司将发展方向瞄准中国。他们认为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小,且在电信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Orange公司在非洲经营多年,对在当地迅速成长的中国电信企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合作资源。

  拥有丰富国际化经验的Orange也明白追随本土技术主流的道理。当云计算成为中国电信企业纷纷借鉴引入并希望能够自主创新的模式时,Orange中国区总经理李旭东表示,为配合这个大趋势,Orange将推出一系列的新服务,包括虚拟化服务、M2M应用、虚拟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云计算服务,从而增强客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中国自主创新意识下的各种新技术,也许将为摸索中国路径的外国企业提供更多的灵感。技术路线入乡随俗的背后,是中国技术创新力量的强大和相关产业链的成熟。当技术布局可以达到国际化时,中国电信业也许才算得上真正的国际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