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应对之策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经济,国际金融危机
  • 发布时间:2014-11-28 10:14

  一个行业从起步到集聚再到升级,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但更多的是市场和企业的主导行为。所以,珠江西岸产业带的装备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好政策,加快技术改造,积极增资扩能,加强技术研发,大胆兼并重组,开展海外市场拓展,乘着一股春风把自己吹向未来的行业制高点。

  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比一般制造业要高,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乃至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制造强国”是几辈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愿望。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成为了制造业大国,广东也成为了领先全国的工业大省,“中国制造”现在差不多在世界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但相比于德国、美国、意大利等装备制造业强国,“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序幕才刚刚开启。

  国内外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府导向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要“回归制造业”,并掀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再次引起世界强国的关注和重视。2012年,德国政府公布了题为《十大未来项目》跨部门联合行动计划,其中一项是“德国4.0”,主要是通过深度应用ICT(信息通信技术),总体掌控从消费需求到生产制造的所有过程,由此实现高效生产管理,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

  近几年,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程度和发展力度不断在加大,2012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被确定为国家要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3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见》,吹响了广东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号角。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频繁在珠海、阳江等珠江西岸城市调研,高瞻远瞩地提出珠江西岸城市要充分发挥港口、土地等资源优势,切实加大招商力度,打造沿海沿江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8月初,广东省经信委公示了2014年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名单,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江门、肇庆、顺德等7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入选。种种迹象显示,国内外、省内外正在布局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个行业从起步到集聚再到升级,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但更多的是市场和企业的主导行为。所以,珠江西岸产业带的装备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好政策,加快技术改造,积极增资扩能,加强技术研发,大胆兼并重组,开展海外市场拓展,乘着一股春风把自己吹向未来的行业制高点。

  在此,笔者建议企业要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三个趋势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判断:

  一是装备制造业正走向智能化。“两化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入运用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带来了制造业革命性的变化。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统装备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产品服务智能化。今天,工业正朝着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快速发展。

  二是装备制造业正走向服务化。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分工和产业链延伸,制造企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向研究开发、工程成套、维修服务等环节转移,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已经把注意力从实物制造转移到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上来,特别是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业已经由单纯制造转向了定向设计制造和全方位的后续服务,生产型制造正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三是装备制造业分工正走向国际化。装备制造业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国际化分工趋势,就是生产、销售、服务和研发可能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异地研发、异地设计、异地制造、远程销售、远程服务。一些跨国公司纷纷把全球化战略作为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以有效地利用全球制造资源,使生产、销售、服务乃至研究开发等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全球优化配置,建立起越来越完整的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和出口等在内的高效的全球性产业链。

  广东制造企业的应对之策

  不同于辽宁、四川、湖北、山东等地原有以重大装备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而成长起来,具有总量大、门类齐全、市场化程度高、信息化基础好、新型装备产品较多等特点,一大批企业在细分领域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所以在新的发展趋势之下,广东制造企业必须要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加快谋划转型升级。

  一是要从纯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装备制造业是以加工、生产、装配及组装为主体的制造业,这种形态的产业资源消耗相对较高、环境影响较大、效率效益相对较低,但制造业如果向产品制造与增值服务相融合(也就是服务型制造)的方向发展,那么核心竞争力将大大提升。因此,建议有条件的企业注重产品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向加工、生产、组装环节的上游和下游延伸,增强在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话语权。

  二是要从注重量的扩张向注重质的提高转变。一个企业在高速发展阶段,往往注重量的扩张和市场订单的获得,往往容易忽略质的提高,忽略内涵的提升。量的无度扩张必然消耗过多的资源,当量的扩张、铺摊子的思路遭遇市场突变的情况时,更是处于危险境地。当前市场环境仍然审慎乐观,企业应着力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着力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三是要从模仿制造、类比学习向自主创新转变。与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水平相比较,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制造或简单的消化吸收应用,尤其是一些关键核心零部件仍然长期依赖进口,即使自己能够生产在质量上也远不如进口的好。建议骨干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在精密与核心零部件制造和系统集成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减少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性。

  四是要从重硬件轻软件向软硬件兼顾转变。硬件因为有形、易见而多被重视,软件因无形尽管很重要但往往被人们忽视。进行技术改造时,盖厂房、买设备固然重要,但工艺、流程、管理及技艺更重要。一部同样的设备,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操作工人可以生产出不同品质的产品,关键在工艺、流程、管理和人的技艺的掌握。德国人的精密制造享誉全世界,这与其制造工艺、生产流程、生产管理、工人技艺等息息相关。

  五是要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益型管理转变。从总量和规模上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产业的水平、效率和效益还较先进国家存在不少差距。不少中小型装备制造企业依然是粗放式管理,很多甚至还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行精益型管理可以使各个环节高效运转。

  郭国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