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本论》:再论收入平等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21世纪资本论,收入平等
  • 发布时间:2015-01-09 16:39

  《资本论》首次出版于1867年9月的德国汉堡,彼时,欧洲刚刚经历了英法工业革命,这场被霍布斯鲍姆称为“双元革命”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使得资产阶级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并没有大幅提升社会的生活水平,相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工资占比反而出现了下降,无产阶级的生活非常悲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以及后来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就是对这种极端的收入不平等现象的思考。

  实际上,到了19世纪末,工资购买力已出现了显著上升,直至一战后,资本主义制度显示出了生命力,因此,社会主义革命集中爆发于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欧洲的一些资本主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则陆续走上了民主化道路。

  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已经摆脱了原有悲惨的生活境地,但收入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并因为税制、遗产继承等原因不断加剧。当次贷危机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人们喊出了“我们代表社会的99%,我们不再忍受那1%的贪婪与腐败”,说明了收入不平等与贫富分化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度。

  美国预算与政策优先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社会最富裕的1%人群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自1980年以来不断升高,并在2007年达到巅峰的23.5%。尽管这一数字在金融危机后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20%左右的高位,有力地折射出美国的贫富差距现状。

  这也就不难理解,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新作《21世纪资本论》作为一本严肃经济读物竟然连续数周居亚马逊排行榜第一名。

  皮凯蒂在书中指出,当21世纪的今天依然重复着19世纪上演过的资本收益率超过产出与收入增长率的剧情时,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产生了不可控且不可持续的收入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既没有像马克思当初在《资本论》中那样悲观地认为资本会无限积累并集中于小部分人手中,不平等不可消除;也不像库兹涅茨那样乐观的“平衡增长路径”。

  皮凯蒂指出,在不平等问题上长期存在两个“忽视”:一是片面重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而忽视资本占有的不平等;二是片面重视工资性收入差异而忽视利润、利息、红利等资本性收入差异。这就必须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寻找可能的解决问题之道。应对贫富分化趋势,必须加强财产性收入调节。

  《21世纪资本论》上市一个月卖出了八万本,并在西方社会引发了一场思想风暴,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索洛、曼昆、萨默斯、阿西莫格罗等悉数卷入。关于此书和皮凯蒂学术观点的评论褒贬不一。

  供稿/银华基金 编辑/罗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