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耐多药结核病为何占全球四分之一

  结核病不仅没有成为历史,甚至因为耐药而变得更加顽固

  作为全世界最主要的致命传染病之一,曾经让人们谈之色变的结核病目前仍在全球肆虐。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报告新增病例约900万例。

  而在这些新增病例中,耐多药结核病(MDR-TB)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明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中国每年100万的新发病例中,超过10%都是耐多药结核病。

  中国新发病例占全球四分之一

  上世纪40年代,医学界曾非常乐观地估计全球将在2025年消灭结核病。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结核病不仅没有成为历史,甚至因为耐药而变得更加顽固。

  耐多药结核病是指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出现耐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造成全球结核病疫情高升。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1993年全球已知结核病病例数量约为700万~800万人,死亡人数约为130万~160万人。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常见结核病即药物敏感性结核病的推荐治疗方案是联合使用4种一线抗生素类药物(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如果可以坚持完成这项为期6个月的有效治疗,那么87%的药物敏感性结核病都可以被彻底治愈。

  “这一方案是目前针对药物敏感性结核病最有效的,但有时它也像一柄双刃剑。”陈明亭说,在很多医保体系建立还不够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医生和患者都很难严格执行这一给药方案,而错误用药将很容易导致药物敏感性结核病菌变异为耐药病菌,并不断繁殖。

  据陈明亭介绍,中国每年新发的耐多药结核病病例占全球总量的1/4,而其中大概只有3%的病例被诊断和报告,仅2%的患者得到了规范治疗。

  人为因素导致疾病高发

  在陈明亭看来,中国之所以成为耐多药结核病的高发国,主要是人为因素所致。“在很多非结核病专科医疗机构,由于医生没有受到过结核病治疗的专门培训,只给患者使用1~2种药物进行治疗,再加上我国医疗机构在患者离开医院后的随访工作不够完善,无法对患者进行服药督导,因此很容易产生结核菌耐药。”

  除治疗方案不合理之外,患者依从性差也是引发结核病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6个月的治疗期内,一些患者会因为症状消失就不再服药,另外有一些患者还会因为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例如一些患者在服药后可能会出现尿发红,很多人以为自己尿出血就立刻停药。但这不过是因为利福平本身是一种有颜色的抗生素而已。”陈明亭说。

  盖茨基金会中国区结核病项目负责人钱秉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缺少快速准确的诊断工具,也是导致我国大量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流失并增加了传染风险的重要因素。“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由于缺少中心实验室,因此诊断耐药结核病的能力非常有限。通常来说,判定病患是否为耐多药结核病病例至少需要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经常等医院拿到诊断结果时,患者早已离开医院了。”他说。

  治疗周期长,费用增百倍

  除了人为因素,高昂的治疗费也让很多患者无力负担。

  结核病主要集中在贫困人群。根据《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结核病患者家庭年人均收入约为1980元,其中82.8%的患者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水平。据了解,药物敏感性结核病的治疗费用一般在5000元左右,而耐多药结核病的平均花费则会高达5万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耐药防治部主任李仁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一旦患上耐多药结核病,由于一线药物已经无法起效,必须使用二线药物进行长达18~24个月的治疗,不但治疗周期大幅延长,治疗费用也会增长百倍。很多患者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因此也会选择中断或放弃治疗。

  压缩诊断时间和治疗费用

  “在确保药品长期供应的基础上,要想提高中国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率和有效治疗率,我们还要把诊断时间和治疗费用大幅压缩。”李仁忠说,为了加快降低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原国家卫生部和盖茨基金会在2009年开展了一个为期5年,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河南省开封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和重庆市永川区为试点的构建新型耐多药结核病防控模式合作项目。

  根据该项目,这4个地区各选择1所市级医院负责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其所辖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或县级疾控机构负责可疑病例的推荐。“市医院对确诊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出院后转诊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落实督导化疗。”李仁忠表示,这种模式可发现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比现有模式多了9倍,而且诊断和启动治疗的时间也从原来的两个月缩短为7天。

  通过测算和价格打包谈判,目前这项为期24个月的全程治疗服务总费用约为3万元,其中医保和项目基金可为患者承担90%的费用。

  “由于我们杜绝了使用不合理治疗方案,并加强了社区随访和全程督导治疗管理,因此超过70%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都有了明显改善。”钱秉中说,这一模式已经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并鼓励中国尽快推广应用这一成果。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砚青/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