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洞里:一个冉冉升起的“明星村”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田洞里,经济,产业
  • 发布时间:2015-04-18 13:52

  田洞里村位于湖南省双牌县五里牌镇西北部,距双牌县城16公里,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203户,783人,总面积5120亩,其中林地4200亩,耕地671亩,人均耕地仅0.85亩。2013年前田洞里村曾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乏力、村庄环境杂乱、基层组织薄弱,2012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村集体负债10余万元,是省级贫困村。

  自2013年3月19日以刘建华为组长,张展、彭湃等为成员的湖南省林业厅建设扶贫工作组进驻田洞里村以来,工作组搞调研定规划,立项目、争支持,建设施、兴产业,优环境、美村庄,强组织、聚民心,奏响了田洞里村跨越发展的新篇章,一个设施完善、产业初兴、环境优美、活力勃发的新农村正在显现,冉冉升起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特色产业破困局

  现代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工程。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占据着田洞里村产业的主导地区,水稻种植、畜牧养殖和低端劳务输出是村民收入的“三驾马车”,全村8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老弱妇孺留守家园,传统农业日渐式微,走进了发展的“死胡同”。产业的转型势在必行,工作组迅速将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纳入工作重点,致力打造田洞里村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为转变田洞里村群众中广泛存在的封闭固守的小农意识,工作组深入村组多次召开党员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宣传国家的建设扶贫政策,让广大村民认识到发展特色经济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环节。同时,为打消党员干部的疑虑,工作组先后带领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种养能手分赴外地参观考察,并先后6次邀请省农科院和县农业、林业部门的专家到村里开展种养技术现场培训,以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鲜活的事例打开了干部群众的视野,提振了其加快发展的信心,激发了村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情和动力,夯实了田洞里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群众基础。

  为选准产业,工作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先后邀请省、市、县的相关专家专程到田洞里村开展现场指导和调研,并充分征求县、镇相关领导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出台了《田洞里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庭院经济、特色种植、林下经济、生态养殖”四大产业。其中,庭院经济突出发展杨梅、银杏、桂花等经济树种,特色种植突出发展芦笋、冰糖橙、葡萄、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林下经济突出发展林下蘑菇种植和芦花鸡养殖,生态养殖突出发展土猪、土鸡、土鸭等规模养殖及资源循环利用。同时,依托四大产业的发展,工作组还提出了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此打开田洞里村特色产业的名声和品牌。

  为迅速建立起田洞里村特色产业体系,提升村级经济实力,工作组多方争取支持,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带头作用,动员、激励村民群众投资投劳,掀起了产业建设热潮。2013年以来,村产业建设共计投入300余万元,投工4500余人次,田洞里村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卓有成效,其中庭院经济产业完成种植桂花树2400棵,冬魁杨梅1300株,银杏375棵;特色种植产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1000亩,种植冰糖橙117亩、芦笋47亩、葡萄20亩、香芋105亩、油菜200亩、优质稻600亩;林下经济产业完成芦花鸡养殖2000只;生态养殖示范产业共扶持土猪、土鸡、土鸭养殖大户5家,养殖规模日益扩大。

  集体经济迎发展

  在田洞里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集体负债10余万元的困境下,如何实现破冰,是压在工作组肩上的一大难题。通过广泛的调研,借鉴外出考察的经验,工作组最后确定了“建设四大基地,发展集体经济”的总体思路,并充分发挥村支两委干部的组织带头作用,依托田洞里村的优质资源,先后建立起村级林场、冰糖橙、芦笋、葡萄四大基地,形成了基地产业竞相发展、集体经济规模初显的喜人局面,集体经济已成为田洞里村提升产业品质、增强经济实力的支柱。预计2015年底村集体经济可达到30万元,到2020年将突破180万元。

  工作组经常与村支两委干部谈心交流,多次组织村组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使村干部统一了加快发展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组织引领能力大幅提升,成为集体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工作组的大力推动下,村委会与农户合作成立了股份制林场,造林面积达1750余亩,同时流转了2组的集体荒山117亩建设冰糖橙基地,流转了4、5、6组农户干旱缺水的耕地70余亩,分别建设芦笋和葡萄基地,彻底破解了产业发展的土地瓶颈。同时,工作组积极争取省、市、县相关部门的支持,先后为四大基地筹集发展资金200余万元,保证了基地建设资金。

  工作组对冰糖橙、葡萄、芦笋等重点产业进行了投资预算和经济效益分析,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科学有序地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在产业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工作组明确了每个基地的责任人,并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每一个环节都按标准实施,确保建设质量。同时,千方百计改善基地条件,工作组协调相关部门为基地维修山塘3口,修建灌溉水渠2600余米,新建拦水坝3处,建设机耕路1100余米,并专门升级了基地的电力设施,优化了产业发展平台。目前,117亩冰糖橙、20亩葡萄、47亩芦笋、1750亩村级林场“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完成,田洞里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经济发展引擎。

  建好基地是基础,管好产业才能出效益。工作组针对每一个产业基地均组建了专门管理班子,采取“村干部+基地负责人+基地管理人”的模式管理,每一个基地均出台了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责、权、利都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和责任人。村委会还成立了市场营销部,聘请大学生村官、在外能人担任营销员,并与农业部门的技术专家建立了“技术结对”机制,保证技术支持到位。同时,加强多头监管,明确规定集体产业基地的产权属于全体村民,由村支两委负责经营和管理,与村党支部书记任期责任挂钩,并报请县、镇相关部门进行备案,接受县、镇相关部门的监管,确保了集体资产不流失,产业出效益,真正起到村级产业的龙头和核心作用。

  秀美村庄促和谐

  “村容整洁、环境宜居”是新农村的靓丽名片,建设“秀美乡村”是建设扶贫工作的内在要求。工作组驻村之前,田洞村村庄建设十分滞后,道路、水利、电力等设施年久失修,村部、幼儿园、五保之家等公共服务设施低矮狭小,村内无公共绿地,无公共活动场所,村庄环境脏、乱、差,形象不佳。工作组进村之后,大力推进“秀美村庄”建设,致力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村庄功能,加大村庄环境治理,着力实施绿色工程,提升村庄形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田洞里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整洁、人文浓厚的新形象正呼之欲出。

  为彻底改变基础设施薄弱、村庄功能不全的落后局面,工作组多方筹集资金900余万元,先后实施了村级活动中心、幼儿园、五保之家、道路硬化、危桥重建、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农电网改造、清洁能源等为主的十大基础设施工程。目前,村级活动中心、公办幼儿园、“五保之家”等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新修通畅公路1.5公里、通达公路1公里,修建机耕路2300米;新建公路桥梁3座;实施了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全村近800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翻修灌溉水沟5600米,新建拦水坝3处,维修山塘5口,完成河道护坡砌筑300余米;农电网改造项目即将完工;新能源建设成效突出,安装节能路灯200盏,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0台,新建、改建沼气池16口;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2户,田洞里村快速发展、和谐安居的基础平台全面夯实。

  由于缺乏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村民没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垃圾乱丢、乱抛现象很普遍,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为彻底改变村庄环境面貌,工作组一方面从省直相关部门争取了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和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在村组建设相关环境卫生配套设施,新建垃圾收集池7个,垃圾分类筒206个,集中焚烧池1个,可回收物品仓库2间;聘请了6名保洁员,专门负责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加大了对垃圾分类、垃圾回收的宣传及管理。另一方面,从2013年5月开始,工作组带领村全体党员、村组干部每月开展一次环境卫生义务大扫除活动;2014年8月份,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组织开展了田洞里村环境整治专题行动,全方位、大力度治理田洞里村环境卫生,对全村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实行了责任分组和房前屋后卫生包干措施,并将环境卫生工作列入村规民约条例,引导群众向文明、环保的生产、生活习惯转变。

  按照省林业厅建设秀美村庄的要求,充分发挥田洞里村区域、资源、产业优势,工作组进一步明确了将田洞里建设成为集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村庄的发展目标。为此,工作组积极响应群众和专家建议,邀请专业队伍将村活动中心设计为古典徽式风格,高品位建设活动中心景观墙,高品质规划和实施活动中心广场绿化工程,并规划建设村接待中心,配套建设和绿化活动中心周围的山塘园林,力争将活动中心打造为集村务办公、群众公益活动和休闲旅游、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使之成为田洞里村的一张形象名片。同时,与专业园林绿化公司签约,在田洞里村通组公路、山塘坝基、向阳河道两岸和村庄集中区域栽种景观树900多株,并在重点道路、中心节点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进一步绿化美化亮化村庄,全面提升了田洞里村秀美村庄的魅力。

  精神文明聚民心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打造组织有力、管理民主、村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扶贫工作的应有要义。面对田洞里村基层组织薄弱,村民文化生活单调,文明程度不高的现实,工作组驻村伊始就将田洞里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纳入规划、提上日程,并始终将该项工作贯穿到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从抓实村级组织建设做起,从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做起,从开展一项项群众文化活动做起,形成了“以我为主,多方共建”的格局,开创了田洞里村精神文明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为全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工作组协调村支两委在村活动中心建成了“村民便民服务中心”,将生活缴费、小型商贸服务、医保农保服务、土地流转信息、农村小额贷款等村庄综合性服务功能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全县首个开通并运营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同时,工作组还帮助村里新建了1个60平方米的医务室,并协调镇卫生院派驻医务人员,方便了群众就近看病就医。

  2013年,省林业厅7名厅领导带队来村开展了“进百姓门、知百姓情、暖百姓心”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林业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来村为村里3至14岁的孩子们发放了棉衣和大礼包。工作组帮助村里组建了“红杜鹃”腰鼓队、舞龙舞狮队、广场舞代表队,经常组队参加镇里、县里举办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的“六一”、“七一”、“八一”、重阳节、妇女节等节日,村里都要组织节庆活动,不仅为孩子、党员、退伍军人、老人、妇女等送上了祝福,也极大地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工作组还积极引进来相关文艺团体进村开展文艺表演活动,先后有省林业“绿色恋歌”艺术团到村里举行了“唱响绿色湖南、颂赞美丽中国”送文艺下乡活动,县妇联、文广新局、体育局也来村里组织了文艺汇演和节庆活动,给村民群众送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湖南省扶贫办社会扶贫处供稿)

  □湖南省林业厅驻双牌县田洞里村建设扶贫工作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