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新常态科学跨越奔小康——云浮市委书记庞国梅专访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康,广东省,云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0 14:16
站在广东省的角度看,云浮是山区欠发达地区,但经过多年来历精图治,云浮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呈现给大众:好山好水好人文、宜居宜业宜休闲的山水生态城市,广东内河第一大港,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和广东省“智慧城市”试点城市,19家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平安工作满意度考评全省第二……
目前,广东省有三位女性地级市委书记,作为三位书记之一的庞国梅,由于她是三人中最年轻的,格外受到媒体的“重点关注”。庞国梅,1967年10月出生,广东湛江人。自2002年4月起,历任东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2015年1月起任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近日,庞国梅接受《小康》杂志专访,对云浮市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城市建设、产业升级与转型、依法治市、生态农业等社会关注热点,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地阐述。
以下是专访的主要内容。
加快发展是现阶段云浮的首要任务
《小康》杂志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作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云浮如何做到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地方的建设与发展?
庞国梅: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们云浮作为广东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相比,所面临的新常态有所不同。对于珠三角来说,应对新常态的要求是在现有总量基础上优化发展。而对于云浮来说,经过20年发展积累,才刚刚步入发展快车道。我们最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充分,加快发展仍然是首要任务。而且,我们也有加快发展的条件、潜力和机遇。尤其是当前云浮迎来了国家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东省大力推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安排佛山对口帮扶云浮、构建“广佛肇+清远、云浮”新型大都市区等叠加发展机遇,为云浮接受珠三角辐射,融入珠三角发展,提供了更广合作空间、更大发展动力。
基于以上统筹考虑,我们把握新常态特征,从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理清思路,谋划发展。我们提出,不走拼汗水、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路子,坚定不移探索既有速度又有质量效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路子,实现发展调速不减势,经济量增质更优。具体讲,就是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发挥云浮区位条件、生态环境、人文特色、产业特点等优势,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特色美市、改革活市,全面建设现代生态城市。
在建设现代生态城市中,我们明确当前要突出抓好“招商、建城、改革”三件事,落实好“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升城市承载力、提高营商环境竞争力”三大任务。以上是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推进云浮跨越赶超、科学崛起的新思路。
打造宜居宜业宜休闲山水生态城市
记者:庞书记主政云浮以来,明确提出将全面建设现代生态城市作为云浮的城市发展定位。建设现代生态城市的内涵有哪些?实现的路径是怎样的?
庞国梅:我们提出建设现代生态城市这个定位,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首先从城市规模来讲,这是一个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合理的中等城市;其次从城市特色来讲,这是一个好山好水好人文、宜居宜业宜休闲的山水生态城市,生态是我们城市的最大特色;再次从城市功能来讲,这是一个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城市,包括现代的交通、现代的产业、现代的公共服务,等等。我们之所以突出现代服务这个功能,目的就是要增强我们城市对新产业、人才、资本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从而更好地把我们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互促共赢。
具体路径就是要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特色美市、改革活市。生态立市,就是坚持功能区划引领,守住生态底线,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兴市,就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特色美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特色,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和乡村,把云浮的生态元素、岭南元素、禅意元素、智慧元素融于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弘扬“诚信、包容、实干”的新时期云浮精神,彰显文化魅力,塑造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改革活市,就是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造活力和内生动力。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是当前云浮城建重点
记者: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本届中央政府一直力推的工作。对云浮来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与规划如何?
庞国梅:目前,云浮城镇化率不到40%,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我们的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仅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仅20万,不到全市总人口的10%,同时,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不强,难以对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形成“小马拉大车”的困局。对于我们云浮来说,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我们抢抓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部署,以及构建“广佛肇+清远、云浮”新型都市区的发展机遇,结合云浮实际,按照“一核三副”市域空间格局,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以“一核”带“三副”,继而辐射带动全市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一核”,就是我们的中心城区,它由云城老城、新区新城、思劳、六都“四个组团”构成。“三副”,就是罗定、新兴、郁南三个副中心。
七条高速公路将从云浮境内经过
记者:广东省委、省政府这两年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为云浮地区融入大珠三角提供了机遇,云浮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庞国梅:近年来,我们抢抓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机遇,围绕“一个目标、两条底线、三个抓手”,集中精力攻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容提质、产业园区建设“三大会战”,全力以赴加快发展。
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抓住省里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快速交通体系建设的机遇,以建设两纵四横“六廊”通道为重点,即一江(西江)、一铁(南广高铁)、四高速(广梧高速、江罗高速、汕湛高速、怀阳高速)这六条通道,加快推进一批高等级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全方位大交通体系。港口码头方面,在建成广东内河第一大港云浮新港的基础上,当前又把握省里加强西江航道开发建设的机遇,加快做好西江沿岸线保护与开发规划,加快推进西江3000吨级航道扩能升级整治工程,以及码头扩能和港口物流园等项目建设。高速公路方面,规划有7段高速公路在我们云浮境内经过,已建成通车的2段(广梧、云岑),3段(江罗、阳罗、汕湛)正在加快建设,还有2条(怀阳、云茂)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铁路建设方面,途径云浮的有南广高铁、广茂铁路,当前还争取罗岑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建设,努力推动广茂铁路升级改造,积极谋划城市轻轨。
二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我们抢抓省里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政策机遇,坚持新城开发和旧城提质并重,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三是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我们抢抓省里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容提质的机遇,坚持把工业载体建设作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集中精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近年来,先后规划建设了4个省级产业园区,入园项目超400个,投资总额超800亿元。
佛山投资40亿元帮扶云浮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对口帮扶”。请介绍一下云浮如何利用帮扶的有利时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
庞国梅:我们抓住省里安排佛山对口帮扶云浮的机遇,主动加强与佛山的沟通联系,在产业园区、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开展全面、系统的对接合作,共同推动云浮加快发展。
一是以市场化运作推进产业园区共建。我们以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确定了“两园五区”的合作载体,并把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思劳片区作为深度合作园区。在合作推进过程中,我们转变过去政府主导、行政化推动的园区建设方式,两市共同出资组建广东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合作共建实体,对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统筹园区开发事务和对外融资业务。
二是以企业化形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佛山市积极推动和支持佛山市公用事业控股有限公司等大型国企通过融资平台对接、子公司项目投资等途径,参与云浮的供水、燃气、污水处理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合作建设。目前,佛山公控公司与佛山(云浮)产业园已签约的合作项目已有8个,投资额达39.5亿元。
三是以产业化合作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我们利用佛山民营企业众多、实力雄厚以及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充分发挥产业化带动作用,推动两市建立产业合作关系。一方面,发挥佛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优势,利用云浮的机械制造产业基础,把云浮产业园区纳入打造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计划之中。另一方面,利用佛山在农业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以及云浮的生态优势、良好的农业基础,推动两市现代农业产销对接,互补优势,合作共赢。
四是以商业化运营推动社会合作项目建设。我们借鉴佛山相关领域的商业运营模式,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作用,加强科技、金融、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推进项目运营建设。目前,我们启动实施两市教育卫生千人互派计划,名校、名医院交流合作计划,以及“佛山-云浮创业项目库”、“佛山-云浮创业帮扶人才库”、“佛山-云浮创业基地”等共建工作。
云浮目前是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记者:云浮市近年在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有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
庞国梅: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既是新常态的一个要求,也是加快云浮发展的现实需要。从我们云浮的产业发展来看,支柱产业均是资源型的传统产业。推进云浮跨越发展,就必须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高产业支撑力。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的决策部署,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导向,立足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动经济结构从资源型向新兴产业转型,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
当前,我们以云浮新区为主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四个新产业,就是云计算及信息服务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健康养生旅游产业。目前,我们培育发展这些新产业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也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云计算及信息服务产业方面,我们云浮是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也是广东省“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我们云浮有石材机械企业100多家,特别是近年来致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日本的高丘六和、爱德克斯等知名企业已进驻云浮,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步形成新业态。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目前,云浮有生物医药企业11家。我们依托大华农、远大医药等重点企业,充分利用云浮电力资源尤其是“热电联产”蒸汽清洁能源的优势,吸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广东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健康养生旅游产业方面,我们云浮拥有禅宗文化、温泉、生态等人文资源优势,推动省市共建禅文化创意产业园,争取将其列入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合作示范区平台,开发富有云浮特色的健康服务产品和休闲度假产品,推动健康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着力把云浮打造成为广佛肇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健康产业高地、休闲养生目的地。
全国首个石材价格指数由云浮发布
记者:云浮市近年来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
庞国梅:这些年来,我们坚持集聚发展、循环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引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防止和解决工业污染问题,首先要做好空间规划布局,也就是工业项目放在什么地方发展的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以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引领,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在全市规划布局了4个产业园区,规定所有新上的工业项目都要入园发展,避免重走“镇镇开发、处处冒烟”的老路。同时,我们还对各个产业园区都明确2-3个主导产业,并打破行政区划统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避免园区之间同质发展、恶性竞争。
二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目前,云浮市建设有循环型、环保型两个省级工业园区,我们以这两个园区为载体,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其中,以水泥、硫化工、石材为主导产业的循环经济工业园,通过“废渣增值、废气发电、废水循环”这种“三废利用”模式,推动企业层面“小循环”、产业内部“中循环”、产业之间“大循环”,促进了产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家和省里都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我们云浮推进企业创新,尤其是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引导、产学研驱动、市场化运作、产业支撑”模式,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以创新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目前,我市共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9家(其中国家级工程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1家。去年我市发布了全国首个石材价格指数-“云浮泓泰石材价格指数”,增强了云浮石材价格话语权。
平安工作满意度考评全省第二
记者: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强调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云浮在依法治市方面有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绩,未来努力的方向有哪些?
庞国梅:一直以来,我们云浮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依法治市工作,把法治云浮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好落实,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不错成绩。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我们的审批制度改革在2013年度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评估考核中得分排名全省第一,网上办事大厅已开通至镇一级,比省的要求提前了3年,同时还自加压力延伸至行政村一级,目前已进驻事项1195项,审批事项进驻率为100%。在法治社会建设方面,我们在探索推进基层协同共治、城乡治理网格化、自然村乡贤理事会等工作上,形成了有云浮特色的经验和做法,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去年的广东省平安工作满意度考评中,我们排到了全省第二位。
今年,是我们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开局之年,我们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广东省委十一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安排,研究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此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市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云浮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突出“四个重点”、营造“三大环境”。抓好四个重点,就是抓核心、抓根本、抓关键、抓基础。抓核心,就是抓住党对法治工作领导这个核心;抓根本,就是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根本,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抓关键,就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抓基础,就是抓住全民守法这个基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营造三大环境,就是营造公正、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率和人民满意度;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法治市场环境,优化营商条件,推动云浮科学发展;营造和谐、安定、文明的法治人文环境,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工作制度化、社会公共服务的便捷化、信访维稳工作法治化、以及法治宣传教育的常态化建设。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用于民生
记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云浮近年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
庞国梅:大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云浮市委、市政府努力施政的方向所在。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去年,全市民生类支出8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70%。下来,我们将不折不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继续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提高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水平。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3.2亿完成中心城区学校“三迁三建四扩展”(三迁:搬迁三所学校;三建:建设三所小学;四扩展:扩展升级改造小学),切实解决城区优质学位紧缺问题。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市妇幼保健院改扩建项目,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设备配套。同时,我们还将与对口帮扶我们的佛山市实施两市教育、卫生专业人才千人互派计划,名校、名医院交流合作计划,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二是大力推进创业就业。实施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探索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更加紧密的联动机制,拓展创造就业机会。今年将计划新增城镇就业30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技术)晋升培训20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000人以上。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确保全市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计划全年改造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3420户,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2105套(户);加强城乡养老等工作,在每个县(市、区)都建设1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示范点。
四是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千干扶千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深入实施生态景观林、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和乡村绿化美化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纵深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打造珠三角地区健康食品生产基地
记者: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方面,云浮有哪些思路,如何实施?
庞国梅:云浮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我们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金融支撑、协同共治、生态文明村”五位一体的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取得很好成果,培育发展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2400多个,去年销售收入达560多亿元,带动农户近28万户,户均参与产业化经营收入超万元。而且,通过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我们的蔬菜、水果等样品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市的农业生态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突出质量安全特色,创建农业特色品牌,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打造全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和珠三角地区健康食品生产基地。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以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是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重点,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大力推进农村普惠型金融体系建设,发挥“大金融”支持和服务“大农村”的功能作用,积极发展农民信用贷款,解决家庭农场一般投入大,资金不足的问题。重点抓好农业产业链金融,选择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信用评级,配合“公司+理事会+农户”和“公司+现代家庭农场”等机制创新,给予龙头公司综合授信,分散用款,逐个家庭农场(或农户)用款。积极拓展我市现有的信用合作平台功能,利用征信中心征集的全市57万户信用评级农户的数据平台,在日常监管中对这些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如果检测出来发现有不良的,就列入黑名单,而对那些优秀的农户就给予绿色通道,依托信用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
三是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为平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2012年,我们启动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创建工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追溯、责任等体系建设,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无缝监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保障机制、企业(农户)自律机制、利益导向机制、社会共管机制等四大机制创新,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监管制度,重点抓好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和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将“三品一标”产品和“菜蓝子”基地100%列入监控范围,确保全市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以上。
编辑/余弘阳 本刊记者 谭海清
个人履历
庞国梅,女,汉族,1967年10月生,广东湛江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
1982.09--1985.07遂溪师范学校学习;
1990.06--1993.10共青团湛江市委副书记;
1993.10--1999.08共青团湛江市委书记(1996.12--1997.12挂任共青团中央青工部部长助理);
1999.08--2000.06湛江市麻章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区长;
2000.06--2002.12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
2002.12--2004.02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2004.02--2011.09东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11.09--2014.09江门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
2014.09--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