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第一人”王海的20年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打假,英雄,王老板
  • 发布时间:2015-04-20 14:20

  从两副假耳机到30万“打假起步价”,这20年里,王海本人和中国的打假维权境况都遭遇了哪些变化,有哪些争议和尴尬?

  1995年3月,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厦买了两副索尼耳机,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假货,紧接着又买了10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提出了双倍赔偿的要求。

  这是王海首次以打假人的身份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直到今天,他仍然在维权打假的第一线。这20年,王海本人和中国非黑即白的打假维权境况都遭遇了哪些变化,有哪些争议和尴尬,真实的王海和职业打假人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

  “王老板”巨款买假货

  如今的王海,已不再是单兵作战的“打假英雄”,很多人爱叫他王老板。

  公司主营三种业务,帮消费者维权打假;知假买假;受雇于企业,替企业打假。第三种,是他生意的重头,占到整个业务的三分之一多。

  他的打假团队共有30多人,去年业绩不错,王海说,一共打掉一千一百多宗(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照此计算,平均每人每月要打掉3宗。

  王海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购买假货一共消费1444笔,消费额为2025199.85元。“买了202万假货,赚了400多万。”

  他赚钱的方式是索赔,上面的数字并不是全部。他曾对媒体公开,“去年的打假成本在400万左右,总索赔额理论上应该有1000万。”

  “今年打算再买1000万的假货。”去年《新消法》出台后,消费者获赔偿数额增多,王海打算加大投资。

  但“打虎”行动并不是每次都成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11年,仅媒体公布的信息,王海就有11起案子败诉。其中面对的不乏中国移动、可口可乐、广州宝洁等企业。

  电商的发展也改变了他的打假生态。最近几年王海逐渐让公司加强电商平台的打假比重。去年所打击的假冒伪劣涉嫌欺诈的案例中,三分之一来自电商。

  吴广福认识王海17年,原是记者的他,见证了王海的年轻气盛。那时聊天,王海嘴里总蹦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这些字眼。

  现在的王海,打假的事儿,你问一句他答一句,不再侃侃而谈。聚会时,喝二三两白酒,就不再喝了。“低调、谦虚、说话小心翼翼。”

  退出舞台中央

  这些年,职业打假人已经成为一个行业。不再像20年前,王海就是打假的代名词。

  20年前,当王海作为“打假第一人”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后,当时全国有3000多份报纸,没有哪家报纸、哪家电视台没参与报道的,“当年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几十年来都罕见。”中国消费者协会原副秘书长武高汉记得。

  参与过王海打假报道的一位记者回忆,当时王海刚到一个打假现场,立刻有二三十家媒体蜂拥而至。

  “现在,王海根本排不上号。”武高汉说,去年,北京朝阳法院受理的消费者纠纷案有数百件,其中只有一件是律师起诉,剩余的都是职业打假人起诉的,其中一个职业打假人的上诉就达到92件。“跟这个人相比,王海早就不行了。”

  王海对自己的定位是打假人的老师。但他的权威性也受到了很多职业打假人的挑战。北京职业打假人刘咏(化名)与王海打过几次交道。“他只是个时代的幸运儿,如果他不出现,也一定有李海、张海出现。”刘咏说。

  刘咏翻阅了王海的一些打假案宗,“发现他打假的魄力不够,有时候点到为止。”

  王海也明显感觉到,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湮没、分解了他“第一人”、“斗士”、“英雄”的标签。

  7年前,王海自筹经费,去清华、北大等高校开展消费者权益法的讲座,让他失望的是,“很多法学院学生根本不关注他的讲座,更在乎去上市公司赚钱。”

  自己的关注度降低,王海觉得很正常,“打假人常态化了,也就不是新闻了,公众会有审美疲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有更多的维权渠道,主动性也比以前强很多。”

  王海有意让自己离开舞台中央。“我对当一个核心人物没有兴趣,保持点神秘感,挺好的。”

  “打假起步价”30万元

  王海在微博的自我简介里写着:一个清道夫,以赚钱为手段,以打假为目的。

  很多人质疑,是不是把话说反了。现在的王海,应该是“以打假为手段,以赚钱为目的。”

  王海承认会向所打假企业索要赔偿,他说,打假与正义没什么关系,其实是一场商业交易,并且是公平交易。

  在王海看来,人类社会是靠交易来生活的。同样,案子的庭外和解,也是交易。

  《新消法》规定,遇到假冒伪劣,消费者可获三倍赔偿。但王海的商业化运作有时候可索赔万倍。

  王海说,(造假)企业生产的商品卖十块钱,掌握证据后,也可以索赔十万元,“打假中要想得到更多钱,得拿出事实、数据、案例,让对方认为这种交易是划算的。”

  前提是充分的信息和证据。“当然,这是行业自律,只要它有正当性。”王海说。

  但正当性不代表正义,王海说,打假与正义无关。“这个才是正常的社会,别去标榜你多崇高和正义,那是骗人的。”

  每天都在想着维权的王海,给公司定了30万元的“打假起步价”。他觉得自己的公司成本高,“和警方也有很多合作”。

  对于不赚钱的活儿,王海提不起兴趣,“为了几百几千元去做一个案子,没必要接。”拿到高额赔偿后,王海坦言,利益受损的企业可能变本加厉地生产假冒伪劣,但“我没有义务继续管下去”。

  “我不赚钱,哪来的钱去打假?与我们这些职业打假人相比,假货和欺诈对消费者的危害更大吧。”王海说。

  死亡事件后的风险管理

  他说自己从未被打过。他说有自己的一套风险管理系统。

  一个死亡事件,让王海经常把规避风险几个字提在口头上。

  2003年12月13日下午,打假人黄立荣坐在车里,用望远镜和照相机对紫禁城国医馆监视拍照,被对方发现,有几个人冲过来抄起钢管、扫把和木板,暴打黄立荣。

  10根肋骨骨折、肝脏破裂。黄立荣被白布包裹,由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佳美轿车载着,弃于北京医院附近的街头。

  王海回忆,那之前,黄立荣去他公司应聘,但没被录用。恰巧在公司,一个客户找王海调查一家医疗企业,王海没有接手,“黄立荣在旁边听到了,他悄悄追出去,接了这个案子。”

  “如果因为打假失去了生命,那事业也就没有价值。”王海说,当时公司有200多名调查员,那件事之后,他把人员精减到30多人,把调查员分成几个组,每组5到8人。

  调查员中有很多是律师。招聘时,帅的丑的都不要,就要长得平庸的。长得太有特点了咋能做卧底,大众脸才能“扮猪吃老虎”。外表憨厚老实、内心聪明机敏是首选。

  他还制定检查清单和执行任务的风险防范清单,要求调查员保持通讯畅通,“如果卧底时被识破,要学会怎么避险。”

  他对自己也保护有加。墨镜,就是跟了他20年的“护身符”。央视前名嘴王志主持《面对面》时,让他摘掉,他不摘。“这是风险管理。”

  编辑/陈标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