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睡子午觉防病益养生

  和子时一样,午时也正处于阴阳交替之时,此时熟睡,最有利于养阳和养阴,而且睡眠质量最好。午时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此时阳气最盛,阴气最弱,是补充睡眠,增强精力的关键点。

  传统养生之道认为,睡好“子午觉”为重要的养生法宝之一。子、午是中国古代12时辰之一,在中国传统医学看来,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去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天人合一,顺应天时,也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先秦古诗《击壤歌》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的是古老农耕时代,人们的生活作息跟随阳升日落而走。特别是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作息时间。虽然完全退回农耕时代的作息并不现实,但都市人夜深仍不眠,熬夜加班,夜夜笙歌的状态,严重影响睡眠,影响健康,也与大自然的生物钟相背离。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大自然有白昼黑夜,人就应该有觉醒和睡眠,这符合顺应自然的生理活动要求。合理安排睡眠,有助保证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脏腑功能的协调,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抵抗外来疾病侵袭。现代医学也有着类似看法,有研究显示:一些癌症高发群体不少都存在熬夜、黑白颠倒的工作状态。同样,动物实验结果也表明,经常性的睡眠中断会导致动物体内癌肿瘤生长速度加快。在中国的长寿名人中,保证睡眠时间与质量,是他们的共通特点。

  “子午觉”是古人睡眠养生法之一,每天于子时一大睡、午时一小睡。子时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经常熬夜的人,由于错过了最佳的睡眠时间,就会出现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健康问题。

  中医认为12个时辰对应不同的脏腑经脉,子时是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不知道是否注意到没有,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八九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

  从气血运行的时间规律看,21~23点和23~凌晨3点是睡眠的两个关键阶段。21~23点三焦经最旺,而三焦通百脉,23~凌晨3点是养护肝胆最佳时间。胆气主升,《黄帝内经》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以及“人卧血归于肝”的部分,说的就是肝血充足,才能使百脉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得以濡养。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容易影响三焦、肝胆的功能,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所以建议,对于不得不从事熬夜工作的人,与其一直熬到三四点钟,不如在子时到凌晨3点这段时间睡上一会儿,因为这段时间的睡眠效率远远超过其他时间段。

  和子时一样,午时也正处于阴阳交替之时,此时熟睡,最有利于养阳和养阴,而且睡眠质量最好。午时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此时阳气最盛,阴气最弱,是补充睡眠,增强精力的关键点。

  午时是心经当令。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着对应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午时要达到心肾相交,让心火下去让肾水上来,便到达心肾相交的状态,所谓心的神明为神,肾的神明为精,心肾相交的能力越强的人,人的精神状态会越好。那么怎样才能心肾相交呢?通过午休可以实现,这样对下午的工作学习都有很大帮助。

  不过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不仅浪费宝贵的时间,而且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睡眠,但是午睡一定要睡,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以利于人体阴阳之气的正常交接。如果没有时间、没有场所午睡,可以找个环境安静的座位,闭目养神一下。

  相关链接:看不同时辰脏腑如何运作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我们选取几个重要的休息节点来介绍,午时11~13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

  1.午时:心经当令

  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没条件睡,或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这个时候休养生息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2.戌时:心包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人应在这时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先睡心,后睡眠,即放松心境然入睡。

  3.亥时:三焦经当令

  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此时要休息,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养护。

  4.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5.丑时:肝经当令

  此时肝血生发,肝藏血,肝主筋。“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年轻人如在这个时间去酒吧饮酒玩乐,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6.寅时:肺经当令

  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编辑 刘哲汐)

  ■文 钱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