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到滇池与红嘴鸥共舞

  说到昆明,对我们来说丝毫都不会感到陌生,她“四季如春”,气候温和,话说还是风水最好的城市之一,也是最美最休闲的城市之一。这里的热带水果甜蜜多汁,热带花卉品种多样,除了能探秘石林和九乡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亲历昆明独有的民俗风情外,每到春日,昆明滇池更是人们与红嘴欧共舞的好季节。绝对会让你流连忘返。

  美丽的高原明珠——滇池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古称“滇南泽”,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滇池坐落在昆明市西南。由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泄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滇池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四周,东西有金马、碧鸡二峰夹峙,南北有长虫、白鹤两山遥望,风光名胜较多。湖上烟波浩渺,景色迷人。每当春日樱花烂漫时节,绯红一片,如云似霞,景色更加绮丽迷人。

  滇池的湖光山色评价各异,或许没有桂林等地山清水秀,但是在高原上有如此宽阔的水域也属罕见。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游客还可以坐游船在滇池上揽景,沿湖有西山森林公园、观音山、大观楼、海埂公园、云南民族村等景点。阳春三月,我采风走近昆明滇池,充分感受到了滇池的美丽,特别是那成千上万只北方来避寒的红嘴欧满天飞舞,与人们嬉戏亲近,更使我终身难以忘怀。

  海埂公园与红嘴欧欢乐共舞

  海埂公园距离市区8公里,顾名思义“海埂”就是横海之埂,原是一条由东向西横插在滇池中的楔形长堤。东起海埂村,西迄西山脚,全长5千米,宽60至300米不等,它把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滇池一分为二;埂南为浩森的滇池,埂北为“草海”。这里绿柳成荫,碧波荡漾,渔舟风帆,园林景色与池畔渔村体,景色迷人。昆明的红嘴鸥应该是每年从秋季到春季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

  那天我来到滇池边的海埂公园,突然使我眼前一亮,只见成群的白色的小天使在滇池边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或三五成群的比飞、或成群结伴的觅食、或三三两两的在滇池边休憩,享受阳光的沐浴、或独自一“鸟”故作“沉吟状”,似乎在思索问题、或引颈高歌炫耀自己的艺术潜质、或舔舔羽毛,挠挠痒痒,展示它洁白无暇的“玉体”、或互相嬉戏,打情骂俏……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感染了,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久居城市,见惯了人来人往、穿梭的车流,闻惯了混浊的空气,听惯了嘈杂的喧闹声,加上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早已淡远了这种本想追求的鸟般的恬淡生活,更准确的说是无暇顾及,不敢奢求这样的生活。所以我更羡慕眼前的这群“小精灵”。

  人们都说:“有水的地方就充满灵性”,滇池的水清澈透明,平静如镜,鸟儿“丰姿绰约”,发出婉转清脆的鸣叫,加上春城轻柔的微风,让人如临仙境。鸟儿喜欢光顾的地方,更别说人了,只见滇池岸边,经常可以看到依偎呢喃的情侣、相携散步的老伴儿、围坐在石桌旁对弈的老者,真是其乐融融。一幅至真至美的生活水墨画。

  昆明的红嘴鸥,据悉都是来自北西伯利亚,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整个中国来到昆明过冬,之后再集体返回。红嘴鸥虽然不是昆明的,但却是昆明的骄傲!红嘴鸥是中国南部地区冬季最常见的鸥类。在昆明、青岛等城市,红嘴鸥常进入城区的公园水体和河流地段觅食,受到人们的保护和投食招引。昆明自每年秋季以来,每年冬天都有上万只红嘴鸥在市区内的翠湖公园,盘龙江等地觅食活动,形成昆明的特色风景,红嘴鸥到达和离开滇池的日期分别是当年的11月与翌年的4月,停留180天左右。

  海埂公园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滇池,有点像大海的感觉,红嘴鸥数也数不清。很多游人都在用面包去喂食,红嘴鸥看到吃的好像就很兴奋。这些小精灵都很淡定任由我拍,它们早已习惯和游人相处。昆明这座城市很休闲,生活节奏也很慢,每到周末很多都是一家老小全部出去玩,郊区、公园都有,带着帐篷,烧烤架在野外充分享受春城的阳光和与红嘴鸥共舞的乐趣。

  美丽的翠湖,昆明人的休闲胜地

  中午在海埂公园游览,之后我就赶往位于市中心的翠湖公园,来到这里感觉似乎这里的红嘴鸥要多很多,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游人也很多,我想是不是因为市郊的滇池太冷清了红嘴鸥也想去市里凑下热闹吧?

  翠湖里有一尊雕像,就是昆明人都知道的“海鸥老人”吴庆恒。老人每天步行十多公里来喂红嘴鸥。只要他一出现,红嘴鸥就会成群飞过来找他讨食。老人发现被水浸泡过的食物会导致红此鸥肠胃不适,还会污染翠湖水源,于是他改变了喂红嘴鸥的方式,把掰成小块的面包和馒头放在湖边的石栏杆上。后来这也成了昆明人“标准”的喂红嘴鸥的方式。仔细看了一下这些红嘴鸥都是胖乎乎的,可见这里的生活对于它们来说有多好,难怪呆着就不想走。翠湖到处是白色的精灵,红嘴红脚,成百上千地翱翔,嬉戏,啄食,伫立,漂浮,鸣叫,给游人带来无限欢喜。红嘴鸥不怕人,人也不害红嘴鸥,人鸥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公园里还有不少跳舞的人们,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少数民族真是很欢乐。翠湖里整天都有载歌载舞的人,要想听原汁原味的云南民间小调,翠湖水月轩附近是最好的选择。要是想欣赏藏族、傣族歌舞的话,金鱼岛又是最佳目的地。许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翠湖,或者说,翠湖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平日里,他们不在翠湖,就在去翠湖的路上。翠湖是个民间艺人、歌手云集之处,他们结伴或唱花灯、或跳烟盒舞,京剧、滇剧均能耳闻目睹。乐师们拿着胡琴或特有的四弦等乐器,找个地方就摆开了阵势,伴随着音乐,他们或放声歌唱或边唱边舞,快乐而投入。这些中老年人们,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听他们其实并不关心,水平参差不齐也没关系,来翠湖公园自娱自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难舍的重要环节。

  绿地增多鸟类也更多了

  四退三还,种树栽草,原本光秃秃的滇池边,出现了一片片的绿地。在飞机上俯瞰,滇池边像围上了一条绿色彩飘带,点片相连,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些绿色面积现已超过了5万亩。细心的市民发现,滇池边鸟慢慢多了起来,湿地成了鸟儿的天堂。记者从昆明市鸟类协会获悉,滇池周边鸟类目前已达到了130余种,原本消失的鸟又重现身影,今年新发现的鸟比去年多出了六七种。

  滇池周边的绿地增多,鸟儿来昆安家啦,各种各样的鸟儿飞来飞去,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时不时给你带来惊喜,近几年,滇池退田还林、退塘还湿、退房还岸、退人护林,加之各种滇池治理工程的开展,滇池的水清了、树绿了、鸟也多了。滇池周边环境越来越好,美丽的生态湿地成了鸟类的天堂,鸟来了,滇池更加灵秀了。说起滇池的鸟儿,家住在西山脚下山邑村数十年的张大妈有些激动,她笑着说,在30年前,滇池边树很少,偶尔可以见到几棵垂柳,但是随着大家都环境的重视,政府的大力建设,滇池周边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树,现在从西山上放眼望去,到处是绿茵茵的一片。绿地多了,鸟类也比原来的多了,以前常见麻雀、乌鸦、喜鹊等等,在污染较严重的时候少了好多,甚至看不到了,但是最近各种各样的鸟儿又飞回来了。

  春天,又是一年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有明媚阳光相伴,鸟语花香作陪,在这充满生气的季节里,大都数人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出游渴望。有人会选择到西山感受山间春天的气息,或是到滇池畔享受春日的阳光;不经意间,看到路边的花开了,便停下脚步驻足观赏;公园里也是游人如织。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出游方式和游玩内容,各个时代的出游也会打上时代的烙印。

  (编辑 朱晓婷)

  ■文 沈海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