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遏制的“疑心”

  心理案例:他们这是怎么啦

  这里说的疑心,不是怀疑别人,是怀疑自己,是不可遏制的怀疑自己。还会有这等事?是的,不信请看下面的镜头,你是否似曾相识?

  案例一:我总是怀疑自己的东西不干净,就反复洗,特别是反复洗袜子。有时候,一双袜子明明洗得很干净了,可我还是怀疑不干净,还是没完没了地洗,没完没了地洗。这让我很痛苦,就想控制自己,可越是控制越是不行,唉,太痛苦了。

  案例二:正在找工作的我,被一个心病缠绕着。有时候,一件事做好了,却不放心,甚至要反复检查,再做好几回。比如,关门的时候就会想,锁头会不会坏了?这样门是不是就关好了?我总是要来回看几遍。我这是怎么回事?

  案例三:我总是担心,担心工作失误,担心同事会眼红我工作上的成绩,等等。久而久之,我现在变得越来越对自己没有信心,比如,下班前电脑明明关了,过一会还是要检查一下,甚至反复好几次。这让我感觉得很痛苦。我到底怎么啦?是啊,他们到底怎么啦?他们为什么对自己这般疑心?

  心理解析:遭遇了“强迫怀疑”

  他们这是遭遇了一种心病,这种心病在心理学上叫做“强迫怀疑”。强迫怀疑是怎么回事?要弄清楚强迫怀疑,我们还得从强迫症的症状说起。

  在心理学上这样描述强迫症:

  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情绪、意向和行为,虽然自己力图克制,却又无力摆脱,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和强烈的焦虑。

  强迫症常见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一是强迫观念。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在大脑中呈现某种想法、某件事、某句话等。它包括强迫怀疑,如,怀疑是否关好水龙头,是否在考试时漏答了题目,是否系好了裤带等;强迫思考,如,常一个人穷思竭虑:天为什么是蓝的,1加1为什么等于2,人为什么只长两只眼;对立观念,如,老师喊“立正”,他想到“稍息”。二是强迫表象。这是一种盘踞在脑海里的逼真的详细的又常常是恐惧的景象,如意外事故的情景。三是强迫意向。感到有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作用,有好像马上就要行动起来的冲动感,比如,有的总想能触摸某个物件或身体的某部分,有的总l、2、3地数数。四是强迫行为。不由自主地反反复复地做相同的动作,如反反复复看门是否锁好,反反复复看信是否封好,反反复复数路灯的个数等。

  总之,强迫症状不外两种,一种是存在于脑子里的,一种是表现在行为中的,我们可以笼统地把前者叫做强迫观念,把后者叫做强迫行为。通常,这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或者说,一个人有一种强迫观念,往往伴随着一种强迫行为。

  我们本文所说的强迫怀疑就是这样。所谓强迫怀疑,实际上既是一种强迫观念,又是一种强迫行为,或者说是随同强迫观念带来的强迫行为。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强迫怀疑的观念总是伴随着一种强迫怀疑的行为:先是对自己做的事情不放心,然后是反复的检查。这就是强迫怀疑的症状特征。

  人为什么会出现强迫怀疑症状呢?

  一是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管教过分严格,苛刻要求,束缚自由意志的发育,会造成孩子做事过分拘谨和小心。此外,父母自身如有强迫怀疑症状,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二是人格特征的影响。比如,存在强迫型人格特征的人,大多过于追求完美,过于严谨刻板,就容易诱发强迫怀疑症状。三是心理压力的影响。这是一个重要的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影响因素。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一个人遭受精神打击或心理压力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强迫怀疑症状。也就是说,强迫怀疑症状常常是心理压力转化而来的,是人缓解或转移心理压力的一种心理策略。前面的案例中,可以说都有引起强迫怀疑的心理压力,只是有的不便展开叙述。

  心理对策:顺其自然与直面问题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与强迫怀疑相遇,都感到过多多少少的痛苦,都曾想方设法控制过。结果却是成效甚微,甚至越来越纠结在这个问题上。所以,这里不去谈那些所谓的控制方法,而着重给出两个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对策。

  一是顺其自然法

  什么叫顺其自然?记得一次会议上,一位女士听说我是心理专家,对我诉说自己的一个困惑。她说她心理有病了,她说每次出门前总是怀疑煤气灶没关好,总要反复检查几次,有时候都出门了还要返回去再检查一遍。她问我这是什么心病?我说,煤气灶万一漏气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为了确保安全,检查多少次我看也不为过,怎么是心病呢?她又问该怎么治?我说,既然不是病还治什么呢?女士忽然笑了:您是说要顺其自然。我说,非常正确。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逆定律,人的心理活动常常是你越是不想让它出现,它越是要出现,你越是和它斗争,它越是要表现强烈。所以,你越是想控制消灭自己的某些心态或意念,就越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上面,它反而更挥之不去了。就是这样,许多让我们痛苦的强迫怀疑,都是因为我们不能接纳不能顺其自然而日益强化造成的。所以,对自己的强迫怀疑需要顺其自然,不必为它而忧虑,不必为它而自责,更不必去控制它,克服它了,而应允许它出现和存在,带着它照常去做应该做得事情。顺其自然了,常常也就太平无事了。所以我们说,对似乎不可遏制的强迫怀疑,首选策略是不去遏制。

  二是直面问题法

  强迫怀疑症状往往会给人一头雾水的假象。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往往是不管用的。因为,正如前面所说,它的背后往往是某种生活冲突或压力。就是说,当人为生活的问题感到内心冲突难以化解的时候,往往会把心理压力转化为与问题似乎不相干的一些强迫怀疑症状上来。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置换作用,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前面的案例中,都存在这样的置换作用。

  还有,强迫怀疑中的反反复复的症状,作为一种仪式行为,往往具有心理自我治疗的意义。当事人想通过这种症状来缓解内心的某些焦虑。比如,那个女孩反复检查裤子扣,就是想消除内心的不安全感,那个男青年反复洗袜子,就是想洗去内心的不洁感。心理咨询中发现,每种强迫症状的背后都有连自己也忽视了的心结。

  所以,假如哪位朋友遭遇了强迫怀疑,我劝你不要再纠结于症状本身,顺其自然法之后,再来尝试直面问题法,告诫自己不要回避问题,而要直面问题,要采取现实的办法来化解压力。这才是走出强迫怀疑的根本出路。当然,必要的话可以找合适的心理专业人员,来帮你找到需要直面的问题。

  (编辑 王娜)

  ■文 马志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