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我眼中的“深港通第一股”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中集集团,深港通
  • 发布时间:2015-06-01 08:43

  现在的中集集团(000039)主业有四大板块: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海洋工程。优秀的传统是会传承的,集装箱做完以后,中集又成了道路运输车辆世界第一,中集天达在空港登机桥业务上成了全球寡头,中集安瑞科(港股上市,估值极低的宝贝)在天然气设备行业国内领先,早先布局的海工中集来福士如今也开始崭露头角。

  数据说话

  2011年前除了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2008、2009年,中集一直稳健增长。2012年又一次明显的下滑,主要是全球集装箱跌到了2009年来的最低谷,道路车辆业务低迷,海工业务亏损。2013年开始好转,到了2014转势已经非常明显,收入大幅提升。

  2014年25亿的净利润,绝不是中集的平均水平,实际上仅成熟的集装箱板块,年均200多亿的销售额,10%左右的毛利,平均每年就能贡献20亿利润。对中集利润一个非常粗糙而且保守估计,大约是集装箱20亿、道路运输5亿、能源化工10亿,海工刚刚扭亏,今后贡献10亿是底线,空港、物流、金融、重卡占比较小,保守算5亿,这些合计50亿,房地产的数字不好判断,但后面必有惊喜,可以当作一个看涨期权。50亿对应目前A股股价大约15倍PE,H股大约10倍,明显偏低。

  海洋工程是看点

  中集业绩近期的一大看点是海洋工程。海工是一项前期投入巨大的项目,虽然收入一直快速增长,但是前期成本高,中集前几年的净利润都明显受到拖累。好消息是2014年海工已经实现扭亏,而且在手订单50亿美元,大约是14年收入的3倍,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后续业绩释放的确定性很高。

  另外近两年利润数字难看,2014年的净利润中,集装箱板块受到一系列调整,包括集装箱工厂搬迁等的影响,个人揣测,有因为增发和股权激励博弈的因素在其中,激励还没完成,还不到释放的时候,后续增速更加让人期待。

  土地储备:前海超级地主

  很多人关心中集在深圳前海的土地,52万平方米,计划打造前海国际海洋金融中心。实际上,中集在深圳蛇口也有地(5万平米),还有蛇口太子湾(57亩)也有地。深圳前海和蛇口现在一并都被划为自贸区了,蛇口是母公司招商局的大本营,其开发的便利性自不必说,而且实际上蛇口的地比前海更贵(如果你在深圳就知道这两块地皮附近几百米的新楼盘均价10万起,深圳房价还在快速上涨中)。

  除此之外中集在深圳坪山还有地(1200多亩搬迁中,坪山也是比亚迪的基地),在上海宝山有地(286亩),在东莞有地(3000亩),在青岛、在天津、在扬州、在镇江等地均有大量土地储备。中集的土地拿地早,现在随着各地城市的发展,早期的一些工业用地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工业用途,面临着转作商住的重估机会,蕴含的价值非常可观。一些地块已经进行了商住开发,比如青岛,上面看到中集在利润表中已经将房地产单列为一块业务。

  有人估算过中集仅土地就价值数千亿,例如花旗给前海地块的估值就是580多亿港币。而中集股本27亿股,市值按A股股价27元算市值729亿,按港股股价21港币计只有567亿港币,只相当于蛇口地块的估值,其他地白送,四大优质的业务板块白送,其间的低估可想而知。当然了,估算的数字有时候难以兑现,而且在港股NAV大幅折让的地产股比比皆是,如果不能兑现在股价之上,对投资者来说都是白搭。

  那何时兑现?中集证券事务代表王心九在投资者交流会中答复,公司涉及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正在开发的主要是青岛胶州住宅项目;有开发意向的土地项目主要是深圳坪山地块,初步计划是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深圳蛇口太子湾区域地块也在与招商局方面进行方案确定和落实,最受关注的深圳前海地块开发计划和方案也已建立与深圳市政府、前海管理局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磋商渠道,预计年内会有阶段性进展。

  后面几年,在中集利润表的房地产板块看到让人惊喜的数字时,不需要太惊讶。

  弘毅入股的意义何在?

  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公司长远发展,人才始终是第一位的,中集优秀的团队早已吸引了资本大佬的目光。在2012年底B转H的时候,弘毅就通过提供现金选择权,接收不愿意转到H股的股份的方式,出资13.5亿港币入股中集,获得1.37亿股,价格9.83港币。这只是第一步,2013年底又签订了增发协议,以13.48港币增发2.86亿H股,其中股东中远认购6500万股,8.8亿港币,弘毅认购7800万股,10.5亿港币,管理层认购1.43亿股,约19.3亿港币。增发预计2015年底前完成。

  了解弘毅资本的人可能知道,弘毅最擅长的就是操刀国企改革,早期的红筹第一股中国玻璃,石药集团,都是数倍的上涨的港股,按增发价13.48港币计算,现在20多的股价对弘毅这样愿意持有多年收获数倍的长期投资者来说,仅仅是脱离了成本,公司利润这两年都还没开始表现。弘毅赚钱的同时当然也要协助了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双赢。这方面弘毅深得国资的信任,近期弘毅又参与了上海国企改革,入股城投控股、锦江股份,其能量和实力可见一斑。

  根据过往的案例,弘毅入股后,管理层持股是标配,这个在增发的同时完成了。战略规划,资产运作更是必有动作,资本运作是快速扩张和估值提升的利器。

  H股折价:天赐良机

  真正要成就一笔好的投资,除了好公司,还要好价格。目前中集A股27元人民币,按目前低估的净利润计算,静态PE也才25倍左右,还低于靠一带一路概念一飞冲天的中字头大市值股票,按合理预期的50亿利润看,更是低估的惨不忍睹。再看港股,21港币,接近于6折,600亿港币不到的市值,想想前海的地,想想全国的地,再想想那些世界第一的业务,如果能整个买下来的话,做梦都会笑醒吧。

  还有人担心H股会一直比A股低估,确实是,港股低估多数时候是常态。沪港通开通后神车A股炒上天,H股可以岿然不动。不过H股两车不往上炒是因为估值已高,理性的AH差价收缩要靠A股的下跌来完成。但是中集的情况完全相反,即便A股的估值,目前在A股都算是低估。而且很多人可能没注意,中集不是沪港通股票,而将是深港通股票!去年沪港通开通之时,水往北流,因为当时A股便宜啊,现在神创已经上天,上证已经翻倍,估值优势已经不在,深港通开通,水往哪流?当然是全球洼地香港。因此深港通开通之时,就是差价收缩之日,而收缩的方向,非常的确定。另外,弘毅和管理层激励持有的都是H股,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总结一下,中集集团有世界一流的管理团队,业绩不断向好,还是超级地主,是真正的自贸区受益者,一带一路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者,中国制造的领军者,另外资本大佬入主,股权激励将完成,展翅腾飞就在眼前,而H股高折价,深港通开闸放水首当其冲,更是天赐良机,可谓是“深港通第一股”!(作者ID:金钟)

  雪球财经 供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