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联想控股上市 迈向百年老店的一个里程碑

  • 来源:世纪人物
  • 关键字:联想控股,百年老店
  • 发布时间:2015-07-15 14:38

  联想控股上市,柳传志的收官之作?

  6月29日上午9时整,柳传志敲响了港交所的上市钟声。这是21年后,他再一次来到港交所。在7月7日联想控股上市成功的庆功宴上,柳传志在演讲中表示,联想控股把这次上市看作是奔向愿景的一个里程碑,这对联想控股来说,对个人而言,在30余年的企业生涯中算是收官之作。

  1994年,联想集团赴港上市,领中国内地企业境外资本化风气之先。是时,公司市值9亿港元,如今达到1200亿港元。

  20年后的联想控股,又将会怎样?

  “由于经济环境的不同、企业体量的不同,不敢保证联想控股有如联想集团一样的发展速度;但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长期投资人的期望。”柳传志在上市仪式如是说。

  查阅29日联想控股股价走势,其发行价为42.98港元,开盘价43.15港元,上涨0.4%。当日收盘价为42.95港元,下滑0.07%,同时恒生指数下跌696点,跌幅达到2.61%,联想控股股价可谓坚挺。

  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称,“对股价表现,我们是平静的,公司注重长线投资,更加重视怎么把企业做好,怎么把业绩做好,从长远看对得起投资者。”

  一手打造出全球PC市场的王者联想集团,柳传志足以功成名就了,而他之所以二次创业,又把自己的精力放到了联想控股的发展中,用柳传志的解释是“因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这种担心在1998年前后就有了,“在高科技领域,被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颠覆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他认为,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最安全的方法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他对联想进行了分拆,把原有主力业务自制品牌的电脑和代理业务交给了杨元庆和郭为,自己则和当时的公司企划办主任朱立南开始打造新业务,发展联想控股。“我们现在走的这个路,就是怎样能够把这个难调头的大船,变成各个快艇。快艇不但跑得快,调头也快,而且依然能够发展成为大的舰队。”柳传志这样说。

  在联想控股上市前的内部员工沟通会上,柳传志第一次向联想控股的员工详细解释了对于上市的考虑,“联想控股上市的特殊社会意义,其实就是我们向百年老店迈进了一步。”他这样对员工说道,“最近普遍有个说法,在互联网上,年轻的朋友们说,以后不存在什么百年老店,因为行业的不确定性,谁也呆不长。我想我们就要干这个事,还要做出个样子。”

  柳传志表示,百年老店的形成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必须要解决继承的问题,接班的问题。是不是能够有一个好的团队,好的机制和文化,能把这个班接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另外一点是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业务模式,能够适应今天急速的变化。

  在柳传志看来,他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和联想同事们一起成功地打造了联想集团;第二件事就是2000年,为了应对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开始积极地发展联想控股,为百年老店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解决了继承的问题,把联想后边的大旗高高地举起来。

  在联想控股上市庆功宴上,柳传志谈到自己的“收官之作”,引起外界对他退休问题的关注,柳传志说,“媒体特别关心我退休的问题,因为说到这儿,大家就会觉得我是不是要马上退休,我在这儿要有个明确的回答,我将一直会给朱立南当助理,直到班子成熟,业绩稳定向上,他觉得实在没必要给我发工资的时候,我再去过安逸的新生活。”

  柳传志谈创业:我们赶上了一个大时代

  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他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首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领导硬让他们改行。我可不是,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柳传志非要从头开始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柳传志不太愿意提那段经历,因为“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直到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我们心里特别高兴。但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这使得我坚决地想跳出来。”

  于是柳传志带领10个科研人员,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回顾当年的创业坎坷,至今仍历历在目。30余年的创业经历让他明白,在中国做企业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要生存就不能理想化,而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好好想一想如何在允许的红线范围之内,形势好的话就多做,形势不好的话就少做,我们没有和大形势抗争的能力。要尽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去怨天尤人。”

  谈到创业成功的经验,他总结说,首先是赶上了一个大时代,这是一个中国历史千年不遇的转折的大时代,是一个世界科技史面临突破的大时代;第二是在这个时代之中,选择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做个民营企业家。第三是联想是在一个极为有利的小环境中发展的。联想的发祥地是北京中关村,是培养科技企业的最佳沃土。而联想的股东中国科学院高瞻远瞩,让创业者、让管理层、让企业员工当了主人,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做出了一张大饼,自己得到了超过当年投资十万倍以上的回报。第四,给我带来最大幸运的是和我一路走来,跋千山、涉万水、生死与共的联想的同事们。

  对于当下想创业的年轻人,柳传志建议,在创业之前首先要考虑资金的问题,如果是拿父母钱或者是借的债,要慎重考虑,哪怕是合伙先给人家合作打工,有了一定的经验再来考虑。创业成功靠意志坚定,但要想基业常青的话,还需要目标不断提高,因为环境在不停地变化,行业也在不停地变化,要想吃这碗饭就得适应这个环境和行业。另外,学习能力有些人能获得,有些人没法获得,要想把企业做大,就需要有更多有能力的领导成为核心团队。

  大佬眼中的柳传志

  柳传志祖籍江苏镇江,自幼在北京长大,至今说话仍有老北京人口语,而且南人北相,国字脸,重眉。他不笑时,有股碾压过对方的气势。柳传志的思想管理渗透了中式哲学与权谋,例如对“妥协”,“拐大弯”,“赛马相马”、“看画”等都进行了重新诠释。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联想早期就是在他这套逻辑护航之下才得以漂流过一个个险滩。

  柳传志对待朋友很用心,听任何人讲话都眼神聚焦,极度专注,不管比他年长还是年少的企业家,都愿意尊他为兄。7月7日晚,联想控股上市庆典如同企业界武林大会,几乎各大门派掌门都到了。他们的个人身家,总和可能超过一个欧洲小国的GDP,柳传志当然不是其中最有钱的,可能还排不进前五名,但俨然是武林盟主。

  在庆功宴上,最具代表性的马云、王健林、雷军代表了柳传志的三个企业家圈子作了发言。下面,就看看他们是怎样评价柳传志这位老朋友的:

  马云:在西方做企业,我们说如果把它比作100米的赛跑,真的是100米赛跑,在中国,可能是100米的障碍跑,100米的跨栏跑。今天我看到了一个坚持了31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家,这是非常之艰难的。我自己走了16年,每天都感觉到度日如年。而它坚持了31年,依旧如日中天,依旧还有新的公司可以出来,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企业界的盛事。联想集团,联想系列走向今天,走到这么辉煌,并且我们看到它的未来,我觉得,非常之钦佩,柳总是中国企业家的楷模。

  王健林:祝福联想控股整体上市,并以此为契机真正地迈向百年老店。其实成为百年老店,或者做成百年老店是非常困难的。但我坚信,联想能够实现这一点。因为,从联想产业布局和他的未来,现有的各方面的团队,我觉得,他们是能够成为百年老店的。

  雷军:联想控股整体上市,对我们每一个中关村人来说,都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联想是我们中关村的传奇,是我们中关村的一面旗帜。柳传志柳总,在我们每一个中关村人的心里,都是中关村的教父。我们每一个中关村人,都是在联想,在柳传志的感召下、激励下、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柳传志也在庆功宴上发表演讲说:“有不少朋友做收藏,我收藏的是感情,我收藏到家人、同事和朋友的浓浓的真情,我是一个天天在品尝幸福的人!”

  他回顾自己31年来的创业感悟,认为这一生活得有声有色,感谢命运的眷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