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艺术品的价格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艺术品,价格
  • 发布时间:2015-07-24 11:48

  说到艺术品的价格,我想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而且此件案例的影响到目前还在发酵。这要从2014年秋拍的清代人物肖像手卷《李煦行乐图》说起。从艺术上来看,这首先是一张清初肖像画创作的杰作。画面为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78厘米,周道画像,上睿补景。请注意,但是,这张画作的作者不是很有名,主人公却很重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煦。

  李煦与《红楼梦》的作者曹寅之间,是内亲关系,曹寅的继妻李氏,是李煦的妹妹,同时又是康熙“密嫔”王嫔的姑妈。

  我们在公司的官方微信上对这件书画进行了初步的介绍,果不其然,反响热烈。一些藏家甚至等不到拍卖预展,就来公司预先观看这件作品。这幅画的底价(公司与委托人签订的保留价。达不到保留价,拍卖行不得将作品落槌成交,而是予以流标处理)是300万元,我们预料会拍一个好价钱。

  不过也有一些人心存疑问。因为作者周道和上睿的名字实在太不响亮了,此外,李煦有多重要,或者之于《红楼梦》有多重要,似乎仍是一件尚待论证的事。如果抛开这些因素,画卷后面的题跋人固然都很有名,但毕竟不是单独的书法作品。林林总总,这样的意见总是出现在每一件重要的古代书画作品拍卖前后。

  通常我们给藏家的建议是,思考一件作品的重要性和独特性。重要性的判断我们也无法全部给出,毕竟讲多了,难免有王婆卖瓜的嫌疑,这需要藏家自己也做功课;独特性方面,需要藏家问自己一个问题:同样的作品你能否容易地买到?假如错过,会不会后悔?话说起来容易,最终很大程度还是钱的问题。考虑到古代书画属于稀缺资源板块,这两个问题着实重要,也彼此关联。你把一件作品看得越重,一件作品的唯一性越强,可能出价就会越高。这些认识上的差异,最终考验到对价值的把握。

  回到2014年12月2日下午的拍卖现场,因为需要外出拜访一位重要客户,我只好在手机上观看公司的拍卖直播。当拍卖开始之后,半个小时公司网站无更新,我就知道,场内发生了一场持久的拉锯战。果然,这张手卷最终以1800万元人民币落槌(含佣金),超过估价6倍。据统计,有超过10个买家参与了竞标。最终,这件作品被一位江苏的客人买走。

  坦率地说,1800万元成交一件古代书画,在早已进入亿元时代的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不算什么新闻。我想,许多媒体关心这件作品,根本上源于这件作品与《红楼梦》有些关联,或者说与《红楼梦》作者的家世情况有些关联。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这张画作对于深化李煦与曹寅的认识,对于推动红学研究究竟有哪些意义,也是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很快,我们便与北京曹雪芹学会达成共识,由我们主办,他们协办举行一场题为“李煦、曹寅与江南文坛”的学术研讨会,同时举办一个纪念李煦诞辰360周年的文物特展。上百家媒体事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中国古代艺术品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进一步拆分,就是包括历史、文献、文学、伦理价值、审美偏好等在内的诸多因素。正是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一件古代艺术品的价格,而不单单是艺术本身。

  谢晓冬

  北京匡时拍卖副总经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