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鸣的临床治疗探讨

  【摘要】耳鸣是临床较常见的症状,发生率占人群总数的15.5%~18.6%。耳鸣令人心烦者占0.4%~2.8%;影响正常生活能力者占0.4%~0.5%。随着耳鸣患者数量的递增,对于耳鸣患者的治疗也迫在眉睫,本文详细阐述了耳鸣发生的机制及多种治疗方法。

  【关键词】耳鸣;机制;治疗

  耳鸣是指在无任何外界电刺激或相应声源的情况下,耳内产生响声的一种主观感觉,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刘蓬等[1],耳鸣通常伴有烦恼、睡眠困难,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社会交往。引起耳鸣的病因复杂、机制不清楚。常见的病因有耳毒性药物、噪声、年龄、血管畸形或血流变学异常、某些耳科疾病等导致。

  1 耳鸣产生的解剖部位

  耳鸣是外周和中枢病变共同影响的结果。耳鸣的起因是多样的,由于目前缺乏对耳鸣的深入认识,而不能确定其产生的确切解剖部位。

  2 耳鸣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耳鸣作为病理性兴奋,其形成过程与正常听觉产生过程不同。

  2.1 耳鸣的存在、传递和感受

  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某些区域的功能改变引起某些核团的阈值降低或兴奋性增高,导致机能亢进和过敏。该过程均由周围神经系统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引起,而不单是神经环路的异常活动所致。

  2.2 激素、中枢神经递质对耳鸣的影响

  听觉系统外周部分的损伤引起由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介导的、传入下丘的抑制作用的减弱,这样从听皮层脱逸出的异常信号被感觉成耳鸣。此假说能解释一些耳鸣现象,如随着年龄的老化,GABA能神经元的死亡率高于兴奋性神经元的死亡率,由此可能造成下丘内GABA能抑制作用的减弱,导致耳鸣的发病率随年龄的老化而增加

  在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改善耳鸣症状的疗效时发现:治疗的有效率女性高于男性,究其原因可能与性激素有关。已知生殖激素刺激GABA分泌,妇女的月经周期内ABR各波的潜伏期有变化,推测女性生殖激素可能影响脑干听觉通路的抑制和兴奋。

  3 耳鸣的治疗

  鉴于耳鸣起源、形成机制的多样性,对本地区耳鸣患者的治疗也是多种方法。

  3.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多数耳鸣患者对耳鸣认知度差,心情抑郁,部分患者由于耳鸣带来了极大的烦恼,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严重者有自杀念头。故要求耳科医师对患者进行耐心解释,消除心理障碍,将耳鸣障碍的恶性循环链切断。可以对患者这样说:“本病病因复杂,没有特效药物,但不等于没有办法治疗,半数耳鸣心情愉快可减轻,心情抑郁则加重。”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耳鸣,有助于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减轻耳鸣。

  3.2 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是指患者生物状态或是身体状态的某些信息反馈给自己,使其转移或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以打破耳鸣的恶性循环,使症状得到缓解。这种疗法在国外应用多[5]。

  3.3 掩蔽疗法

  是利用外界声刺激来抑制耳蜗或听神经的自发兴奋增强的活动。机制可能是抑制病变以上的中枢神经径路,因此掩蔽在同侧、对侧均有一定的作用。目前有耳鸣掩蔽器、音乐掩蔽器。助听器掩蔽既有提高听力的功效,又能消减耳鸣。另外有其他的掩蔽法:如超声波掩蔽法、振动觉掩蔽法等。

  3.4 药物疗法

  常用的药物有血管扩张剂、抗心律失常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精神安定药、镇静剂、神经营养药、钙离子拮抗剂、中医中药等。

  a.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治疗耳鸣。Lewy1937年首先报道,随后经众多的实验证明,利多卡因及其衍生物对耳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常用量1~2mg/kg,国外文献报道最高剂量可用到5mg/kg。笔者用到3mg/kg。

  b.抗癫痫药与抗中枢痛药物:是基于把耳鸣认为是“感觉性癫痫”的一种形式来应用此类药物。常用的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c.谷氨酸钠:谷氨酸钠60~80ml稀释于100ml5%葡萄糖溶液中行静脉滴注,4~6ml/min。谷氨酸钠口服简便易行,成人3g日服3次。儿童年龄乘1g的日总量分3次口服。

  d.改善内耳组织能量的药物,常用的有三磷酸腺苷、辅酶A、具有激活组织呼吸改善循环系统的作用,对早期耳蜗病变所致的耳鸣有一定疗效。

  e.改善耳蜗血供、血液供应不良的药物,如血管痉挛、血管栓塞是影响耳蜗功能的常见原因。应用血管扩张剂可改善耳蜗、内耳血液循环,达到治疗耳疾病、消减耳鸣。常用的药物有银杏叶制剂、前列地尔、川芎嗪、丹参注射液等。

  f.钙离子拮抗剂:该药可选择性地阻滞细胞脂质双层膜中的钙离子通道,防止细胞液中的钙离子过度的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液免受高钙离子带来的损害。常用的有氟桂利嗪5mg日服1次,可减轻部分患者的耳鸣响度。

  g.中医中药:常用的药物有黄芪、枣仁、川芎、龙胆草、甘草等。

  3.5 手术治疗

  (1)颈交感神经封闭术;

  (2)鼓室神经丛切断术;

  (3)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注射术;

  (4)人工耳蜗植入术。

  3.6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优势在于能够运用中医理论整体认识,辨证施治,主要方法包括补益肝肾、聪耳醒窍等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针药结合、穴位注射及中医按摩导引等。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和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耳鸣是临床耳科医生最常见的症状,占耳科门诊80%,结合临床实践工作经验总结更多更好更实用地治疗方法减轻耳鸣患者病痛。

  参考文献

  [1]刘蓬,李明,王洪田等.原发性耳鸣诌议[J].听力学及语言疾病杂志,2010,18(2):99-101.

  [2]张丕华,陈明,耳鸣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

  初绍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