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入选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在该血站的400例无偿献血者,均为初次献血者。所选对象均在献血前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相关生理指标正常者可实施无偿献血。上述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献血护理干预措施,无偿献血者来献血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采集血液,而后献血者离开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对象的献血前和献血后进行心理焦虑情绪评定,记录两组对象献血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后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反应189例,轻度反应8例,中度反应3例,重度反应0例。观察组中中度和重度反应所致比例为1.5%,对照组中无反应176例,轻度反应8例,中度反应14例,重度反应2例,对照组中中度和重度反应所致比例为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站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心理护理;无偿献血;护理效果

  献血对无偿献血者来说是一种应激,可能部分献血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及生理等方面反应。这可能与献血者的文化素质工作性质等有关,而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会影响献血者心理及献血过程的顺利进行,在献血者群体中部分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血站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献血者至关重要,该研究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血站无偿献血者400例,观察心理护理对其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400例无偿献血者均为初次献血者,所选对象均在献血前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相关生理指标正常者可实施无偿献血上述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0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5例和95例,年龄平均为30.4岁,年龄范围为18-43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本科学历共127例,中专及中学文化程度共49例,其他文化程度为24例,对照组200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7例和93例,年龄平均为29.6岁,年龄范围为18-41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本科学历共130例,中专及中学文化程度共51例,其他文化程度为1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献血护理干预措施无偿献血者来献血,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采集血液,告诉献血者献血后的简单注意事项。并对其进行献血前中后的心理护理支持,而后告诉献血者离开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1)献血前的心理护理首先对献血者进行献血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

  (2)献血中的心理护理干预。在献血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观察献血者的表情、眼神、心理状态的改变情况,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动作要娴熟,做到快而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穿刺对患者产生的伤害刺激,提高献血者对献血的安全感及信任感。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对象的献血前和献血后进行心理焦虑情绪评定,记录两组对象献血反应的发生例数,献血反应严重程度评定献血后献血者出现了心慌、头晕、疲乏等表现,献血者表示有主观不适。评定为轻度献血者献血后出血,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以及四肢厥冷等症状评定为中度献血者献血症状。除了以上心慌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外,患者有主观不适且有晕厥症状评定为重度。

  2 结果

  2.1 两组无偿献血对象献血和献血后的评量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19,p+0.7477,p>0.05),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692,p-0.0000,p<0.05)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后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804,p=0.0000,p<0.05)。

  3 讨论

  无偿献血已经在社会层面的影响下,逐渐增加,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不良情绪存在,可引起将要献血者的心理厌恶及反感,影响献血者顺利进行献血所以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对献血者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要对献血者从献血前献血中以及献血后进行心理支持,在献血前通过对献血者行健康教育,消除献血者对献血的误解。让献血者了解一定量的献血并不会影响身体状况,反而对机体血液系统产生良好影响,根据献血者产生的忧虑恐惧的情绪对其进行心理支持缓解。

  参考文献

  [1]刘晓江,郝晶茹.心理护理在连锁性献血反应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22:98-99.

  [2]段俊媛.浅谈护理工作在无偿献血招募与保留中的心理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1:44.

  王艳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