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0%,小于观察组(97.0%),P<0.05,差异显著;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8.0%,小于观察组(97.0%),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护理糖尿病患者时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疗效显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作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病理特征主要是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发病原因为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1]。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糖尿病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患者除了会受到各种并发症的困扰,生活质量显著降低,还存在致死的可能性,为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我院采用了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患者,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与有关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即餐后血糖不低于11.1mol/L,空腹血糖不低于7.8mol/L,并且经过临床检查确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包括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8~77岁,平均(47.6±5.2)岁;病程0.5~16年,平均(6.5±1.4)年;Ⅰ型糖尿病16例,Ⅱ型糖尿病84例。观察组包括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9~75岁,平均(48.2±3.9)岁;病程1~16年,平均(6.3±1.3)年;Ⅰ型糖尿病13例,Ⅱ型糖尿病87例。年龄、病程、性别等基本资料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控制、对症治疗、体育运动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环境护理。

  (2)药物护理。

  (3)健康宣教。

  (4)沟通技巧。

  1.3 评价指标与方法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评价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为:治疗前后,患者的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未得到明显改善或降低幅度小于10%的为无效;患者的患者的餐后2h血糖降低幅度在10%~30%之间或者低于10mmol/L,空腹血糖降低幅度在10%~30%之间或者低于8.3mmol/L的为有效;患者的患者的餐后2h血糖降低幅度超过30%或者低于8.3mmol/L,空腹血糖降低幅度超过30%或者低于7.2mmol/L的为显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按照分数可分为以下4级:0~59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8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均数±平均差)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其组间比较,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计数资料,并用X2检验其组间比较。如果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为:对照组无效11例,有效42例,显效47例,总有效率为89.0%;观察组无效3例,有效38例,显效59例,总有效率为97.0%,远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为:对照组不满意9例,一般13例,满意51例,非常满意27例,满意度为78.0%;观察组一般3例,满意35例,非常满意62例,满意度为97.0%,远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不仅病程长,而且尚无法治愈,必须长期采用药物控制血糖水平,所以患者很容易产生烦躁、绝望等消极心理,心理压力过大,治疗依从性差,难以获得良好疗效[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维权意识的增强,在求医治病过程中对于护理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性化护理模式逐渐得到了推广普及。采用该模式护理糖尿病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充分考虑患者的自尊、心理和生理三大方面,通过交流、沟通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改善临床疗效[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0%,小于观察组(97.0%),P<0.05,差异显著;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8.0%,小于观察组(97.0%),P<0.05,差异显著。说明在护理糖尿病患者时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疗效显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静.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30):228-229.

  [2]范玉霞.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31(27):68.

  [3]王司娥,赵在玉.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26(20):170-171.

  汪伟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