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的生死劫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6-12 09:58
靠“木头财政”、“煤炭财政”等单一资源发展的模式已经被淘汰,在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的同时,人才、科技、品牌等社会资源也要加以利用
44座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近似的成长轨迹:“矿业兴则城市兴,矿业竭则城市衰”。
当城市随着矿业兴起时,它们被冠以“汞都”、“煤都”、“石油之城”等美誉;经过十几年甚至上百年开采后,它们濒临绝境:经济结构失衡、产业单一、失业和贫困人口增多、替代产业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
究竟有多少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带给它们的生死劫?
至今,不同部委和学术组织,因没有统一的资源城市评定标准,在资源型城市的数目上仍无法达成共识。但是,所有资源型城市要想改变“矿竭城衰”的轨迹,必须早做打算。
2007年12月,国务院出台文件《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业界称之为“38号文件”,其中提出了5大任务和6大政策措施。
“在国家扶持的基础上,资源型城市最终还是要自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沈镭对本刊说。
范围在扩大
“万山特区入选,值得拍手叫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一公布,中国矿业联合会研究员胡魁看到,贵州省铜仁地区万山特区,以及他的家乡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都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
地处贵州东部的万山,汞资源丰富,开采始自唐朝。汞,俗称水银,新中国成立后,万山成为国内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曾因汞资源储量居亚洲之首、产量居世界第三而被称为中国的“汞都”。
胡魁介绍说,1950年汞矿建成投产,“一五”、“二五”期间,先后有三家中央和省属企业集中在万山勘探、开采和冶炼。为尽快偿还苏联的外债,万山采取了“采富弃贫”的强化掠夺式开采,年产水银曾突破1300吨,成为当时唯一的有色金属年产超千吨的地方。
1966年2月,万山被国务院批准成立为我国第一个县级行政特区---万山特区。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近40年期间,万山生产的汞和朱砂产品,占全国同期产品的60%以上,工商矿税占特区的55%以上,最高时达到88%,是特区的财源支柱,累计上缴国家利税15亿多元。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形势急剧下滑。汞资源逐渐枯竭,汞矿面临闭坑,2000年底,贵州汞矿累计亏损近亿元,特区人均财力仅93元,吃饭都成问题,不少矿工迫于生计,偷盗、乞讨、卖血??
汞矿开采过程中,大量木材被砍伐支撑坑道,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65%下降到17%,水土流失严重。汞矿冶炼过程中排放出的有毒废烟、废水、废石、弃渣,污染了水源、土壤、空气,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从1995年起,堵路、卧轨、请愿等群体性事件发生20多起,矛盾积累到2000年,发生了数次千人规模的上访,“要工作、要吃饭”的生存压力导致社会治安紊乱。
这次万山特区列入资源枯竭城市,让胡魁看到,资源型城市的范围在扩大。
“因为是特区,行政区划上不算县,万山错过了国家‘贫困县’的扶贫计划;因为不是地级城市,2008年3月,万山又落选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胡魁认为,万山独特的行政区划,错失了国家推出的好几拨政策优惠。
“不同于第一批名单的是,第二批名单中,像万山特区这样的县级市一共有17个,市辖区有6个,范围超出发改委之前列出的118个资源型城市中的50座资源枯竭城市,却都包含在矿业联合会之前统计的426座矿业城镇范围内。”
标准不一
像万山这样“矿竭城衰”的城镇究竟有多少?占资源型城市多大的比例?什么样的城市算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后城市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应该是178个资源型城市。”沈镭对本刊说,“发改委在我们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压缩成118座城市。”
2002年,国家发改委《资源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确定了全国共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属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森工城市21座、其他城市5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4亿。
课题组称,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90座矿城中有50座城市资源衰竭,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
而中国矿业联合会的胡魁,得出的数据是全国有426座矿业城镇。
“到目前为止,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并没有公认统一的标准。”沈镭表示,对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的不同,对资源枯竭衡量的不同,导致了数据的不一致。
他表示,资源型城市的叫法,是由矿业城市演变而来。他借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哈里斯的观点,界定“矿业城市”:一是矿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0%,二是矿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5%。
所谓“枯竭”,一般是指主体资源生产能力下降(产能型枯竭),或者主体资源产品价值下降(经济型枯竭),或者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功能缺失(环境型枯竭)。用数字表示,主体资源的累计采出量占可采储量的3/4,更形象地说,如果一个城市资源的寿命为100岁,那么枯竭城市的“年龄”是50~70岁。
按照以上指标,沈镭认为178个资源型城市中有20多个城市资源开始枯竭,其中矿业城市18个,森工等其他类型城市七八个。
胡魁的标准则是:地级行政区矿业产值大于l亿元,县级和镇级矿业产值大于4500万元;矿业产值占GDP大于5%;矿业从业人员大于6000人等等,最后得出中国有矿业城镇426座。
统计标准和数字的争议,并不影响学术界在资源城市转型上达成共识:所有资源型城市要想改变“矿竭城衰”的轨迹,必须及早转型。
转型越早越好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正处于高消耗期,这无疑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带来需求压力。
“改革开放前,我国每年的矿产开采总量为二三亿吨,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50亿吨。”沈镭说,资源开发速度越来越快,强度越来越大,是很明显的。
“资源消耗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呈现倒U字型态势,工业发展初期,资源消耗量和需求量增大,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资源消耗量到达顶点,后工业化时代,资源消耗逐渐下降。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阶段,资源消耗居于高位,有学者认为,这个U字型拐点的标准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
“我国正处于需要大量资源的高速发展期,未来20年,这种趋势将减缓。”沈镭分析说。
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加重了高消耗。“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8,德国的1/6,发达国家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资源消耗自然低不下来。”
资源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越早越好。一些城市已在尝试:
一种转型是,保持原有资源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接续产业,到外围找矿,深部找矿,沈镭称之为“蝌蚪模式”。像甘肃白银向更深地层找铜,甘肃玉门等到中亚地区找石油,铜陵把单纯采铜的产业链做大做长,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
第二种转型是,退出传统的资源性产业,进入以生态、信息、电子、服务等产业为主的第一、第三产业,如河南焦作发展旅游业,大庆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还有一种是弃城式发展。青海盛产石棉的芒崖镇,在资源枯竭之后整体搬迁到了敦煌。
专家提醒,靠“木头财政”、“煤炭财政”等单一资源发展的模式已经被淘汰,在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的同时,人才、科技、品牌等社会资源也要加以利用。
“资源型城市的数目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胡魁强调,“随着新的矿产资源探明发现,或者实现了异地找矿、延长产业链等等转型后,资源枯竭型城市随时可以成为新资源城市。”
……
44座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近似的成长轨迹:“矿业兴则城市兴,矿业竭则城市衰”。
当城市随着矿业兴起时,它们被冠以“汞都”、“煤都”、“石油之城”等美誉;经过十几年甚至上百年开采后,它们濒临绝境:经济结构失衡、产业单一、失业和贫困人口增多、替代产业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
究竟有多少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带给它们的生死劫?
至今,不同部委和学术组织,因没有统一的资源城市评定标准,在资源型城市的数目上仍无法达成共识。但是,所有资源型城市要想改变“矿竭城衰”的轨迹,必须早做打算。
2007年12月,国务院出台文件《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业界称之为“38号文件”,其中提出了5大任务和6大政策措施。
“在国家扶持的基础上,资源型城市最终还是要自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沈镭对本刊说。
范围在扩大
“万山特区入选,值得拍手叫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一公布,中国矿业联合会研究员胡魁看到,贵州省铜仁地区万山特区,以及他的家乡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都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
地处贵州东部的万山,汞资源丰富,开采始自唐朝。汞,俗称水银,新中国成立后,万山成为国内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曾因汞资源储量居亚洲之首、产量居世界第三而被称为中国的“汞都”。
胡魁介绍说,1950年汞矿建成投产,“一五”、“二五”期间,先后有三家中央和省属企业集中在万山勘探、开采和冶炼。为尽快偿还苏联的外债,万山采取了“采富弃贫”的强化掠夺式开采,年产水银曾突破1300吨,成为当时唯一的有色金属年产超千吨的地方。
1966年2月,万山被国务院批准成立为我国第一个县级行政特区---万山特区。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近40年期间,万山生产的汞和朱砂产品,占全国同期产品的60%以上,工商矿税占特区的55%以上,最高时达到88%,是特区的财源支柱,累计上缴国家利税15亿多元。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形势急剧下滑。汞资源逐渐枯竭,汞矿面临闭坑,2000年底,贵州汞矿累计亏损近亿元,特区人均财力仅93元,吃饭都成问题,不少矿工迫于生计,偷盗、乞讨、卖血??
汞矿开采过程中,大量木材被砍伐支撑坑道,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65%下降到17%,水土流失严重。汞矿冶炼过程中排放出的有毒废烟、废水、废石、弃渣,污染了水源、土壤、空气,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从1995年起,堵路、卧轨、请愿等群体性事件发生20多起,矛盾积累到2000年,发生了数次千人规模的上访,“要工作、要吃饭”的生存压力导致社会治安紊乱。
这次万山特区列入资源枯竭城市,让胡魁看到,资源型城市的范围在扩大。
“因为是特区,行政区划上不算县,万山错过了国家‘贫困县’的扶贫计划;因为不是地级城市,2008年3月,万山又落选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胡魁认为,万山独特的行政区划,错失了国家推出的好几拨政策优惠。
“不同于第一批名单的是,第二批名单中,像万山特区这样的县级市一共有17个,市辖区有6个,范围超出发改委之前列出的118个资源型城市中的50座资源枯竭城市,却都包含在矿业联合会之前统计的426座矿业城镇范围内。”
标准不一
像万山这样“矿竭城衰”的城镇究竟有多少?占资源型城市多大的比例?什么样的城市算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后城市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应该是178个资源型城市。”沈镭对本刊说,“发改委在我们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压缩成118座城市。”
2002年,国家发改委《资源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确定了全国共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属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森工城市21座、其他城市5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4亿。
课题组称,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90座矿城中有50座城市资源衰竭,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
而中国矿业联合会的胡魁,得出的数据是全国有426座矿业城镇。
“到目前为止,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并没有公认统一的标准。”沈镭表示,对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的不同,对资源枯竭衡量的不同,导致了数据的不一致。
他表示,资源型城市的叫法,是由矿业城市演变而来。他借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哈里斯的观点,界定“矿业城市”:一是矿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0%,二是矿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5%。
所谓“枯竭”,一般是指主体资源生产能力下降(产能型枯竭),或者主体资源产品价值下降(经济型枯竭),或者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功能缺失(环境型枯竭)。用数字表示,主体资源的累计采出量占可采储量的3/4,更形象地说,如果一个城市资源的寿命为100岁,那么枯竭城市的“年龄”是50~70岁。
按照以上指标,沈镭认为178个资源型城市中有20多个城市资源开始枯竭,其中矿业城市18个,森工等其他类型城市七八个。
胡魁的标准则是:地级行政区矿业产值大于l亿元,县级和镇级矿业产值大于4500万元;矿业产值占GDP大于5%;矿业从业人员大于6000人等等,最后得出中国有矿业城镇426座。
统计标准和数字的争议,并不影响学术界在资源城市转型上达成共识:所有资源型城市要想改变“矿竭城衰”的轨迹,必须及早转型。
转型越早越好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正处于高消耗期,这无疑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带来需求压力。
“改革开放前,我国每年的矿产开采总量为二三亿吨,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50亿吨。”沈镭说,资源开发速度越来越快,强度越来越大,是很明显的。
“资源消耗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呈现倒U字型态势,工业发展初期,资源消耗量和需求量增大,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资源消耗量到达顶点,后工业化时代,资源消耗逐渐下降。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阶段,资源消耗居于高位,有学者认为,这个U字型拐点的标准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
“我国正处于需要大量资源的高速发展期,未来20年,这种趋势将减缓。”沈镭分析说。
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加重了高消耗。“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8,德国的1/6,发达国家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资源消耗自然低不下来。”
资源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越早越好。一些城市已在尝试:
一种转型是,保持原有资源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接续产业,到外围找矿,深部找矿,沈镭称之为“蝌蚪模式”。像甘肃白银向更深地层找铜,甘肃玉门等到中亚地区找石油,铜陵把单纯采铜的产业链做大做长,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
第二种转型是,退出传统的资源性产业,进入以生态、信息、电子、服务等产业为主的第一、第三产业,如河南焦作发展旅游业,大庆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还有一种是弃城式发展。青海盛产石棉的芒崖镇,在资源枯竭之后整体搬迁到了敦煌。
专家提醒,靠“木头财政”、“煤炭财政”等单一资源发展的模式已经被淘汰,在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的同时,人才、科技、品牌等社会资源也要加以利用。
“资源型城市的数目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胡魁强调,“随着新的矿产资源探明发现,或者实现了异地找矿、延长产业链等等转型后,资源枯竭型城市随时可以成为新资源城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