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一线

  “过去没有人知道淮河是可以徒涉的,那一次刚涨起来的水又落下去了,伯承亲自去踏踩,恰好就是那个时候能徒涉”

  历史上的杰出将帅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刻亲临前线,通过细心的观察,果断把握战机,一举扭转不利局面,奠定最终的胜利。

  1947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战争引向蒋管区,以扭转解放区长期作战的艰难局面。要求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进军中原。刘邓大军作为中路主力,南下大别山,几万人马开始了千里跃进的征程。

  一路上,通过了黄泛区、沙河、颍河、洪河、汝河。在泥泞中艰苦跋涉。8月底前进到淮河北岸。当时,国民党统帅部才察觉到解放军的意图,命令各路部队利用铁路、公路运输在后面尾追。到淮河边时,与追兵相距也就一两天路程。如何尽快渡过淮河,成为决定刘邓大军生死存亡的关键。

  在息县县城以南的淮河渡口,刘邓在一间独立小屋开会,研究如何渡过淮河。邓小平提出:刘司令员先过去指挥部队作战,李达参谋长留在北岸指挥部队过河,他自己指挥后卫部队阻击尾追的敌军。刘伯承说:“政委的话就是决定,立即行动。”

  淮河,河道宽数百米,又没有现成的桥梁。首先过河的部队想架浮桥,因河面太宽,又突然涨水,部队只找到十几条小船,一批一批摆渡,进度很慢。李达到了河边,找到部队的旅长和政委,说追兵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彭店,距我军仅三十里,要求部队尽快渡河。旅长和政委表示他们已经抓紧时间,但天亮之前恐怕渡不完。

  大家一起来到指挥所见刘伯承。刘伯承沉思片刻,问:“河水真的不能徒涉吗?到处都一样,都不能徒涉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又问:“你们实地侦察过没有?有没有多找几个老乡问一问?老乡怎么说?”旅政委解释说先头团已经侦察了,情况就是那样。刘伯承决定到河边去亲自考察一下。

  到河边的时候,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天将破晓。刘伯承拿着一根竹竿上了船,黑暗中隐隐约约看着他的身影在船边晃动。突然,刘伯承在河中心大喊起来:“能架桥呀!我试了许多地方水都不大深!”原来他在亲自测量河水的深度。过了一会儿,刘伯承派人送过来一个条子:“河水不深,流速甚缓,告诉李(达)参谋长可以架桥。”

  北岸顿时活跃起来。工兵开始忙着架桥。见到旅政委,刘伯承很严肃:“粗枝大叶就要害死人,就要害死人!同志,越是到紧要关头,领导干部越要亲自动手实地侦察!”

  天色渐亮,刘伯承又派人给北岸送来一封信,写着:“我亲眼看见上游有人牵马过河,证明完全可以徒涉。立即转告李参谋长,不要架桥了,全军立即徒涉。”李达迅速下达命令,一个白天,全军几万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徒涉淮河。

  河水只有齐腰深,水流也不湍急,连个子矮小的女文工团员都安全地过河了。与此同时,右路的部队自包信集南下渡过淮河,进入潢川县境。左路的部队也从息县与正阳县交界处顺利渡过淮河,进入光山县境内。南下大别山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淮河,居然在一天之内就顺利通过了。

  次日,当刘邓后卫部队全部渡河后,国民党军的两个师追赶到淮河北岸。也许是天意,上游的降雨导致淮河水位突然暴涨,滚滚的急流无法架桥。国民党军一时找不到足够的船只,只好眼睁睁看着解放军南去大别山。这样的巧合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甚至水文专家的预测也没有这么准。但如果没有刘伯承亲临一线的细心侦察,这个偶然机遇就把握不住。

  多年之后,邓小平回忆跃进大别山的行军,仍然激动不已:“过去没有人知道淮河是可以徒涉的,那一次刚涨起来的水又落下去了,伯承亲自去踏踩,恰好就是那个时候能徒涉,这就非常顺利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