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不良率下降背后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关键字:中信银行,不良贷款
  • 发布时间:2015-08-31 15:52

  不良贷款率环比下降,不良贷款余额环比仅微升,中信银行超预期的资产质量数据可能是因为核销的不良数量较高,它并不能改变经济下行周期中银行资产质量继续恶化的趋势。

  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201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股东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2.51%。中信银行表示,净利润增速的放缓是整个银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中信银行也不能独善其身。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下行周期不良资产风险未消,导致不良拨备计提增多。

  中报显示,中信银行上半年实现拨备前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13.84%;实现利息净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长9.05%;实现非利息净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23.05%。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能实现两位数的拨备前利润增长已属不易;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对未来不良风险爆发的担忧,维持较高的拨备计提却不可避免。

  截至上半年末,中信银行资产减值损失167亿元,同比增加51亿元;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154亿元,同比增加45亿元,增长41.02%。

  虽然在上半年,中信银行进一步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通过清收和核销等手段,消化不良贷款本金213亿元。但对于中信银行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对不良贷款的控制、处置和风险的化解,尽最大努力去减少拨备和核销,否则净利润增长的空间就会被吞噬。

  中银国际分析师魏涛认为,虽然中信银行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至226亿元,比预测的数据高1%,主要是因为非利息收入较高,经营费用较低,以及不良贷款率环比降低,但如果据此就得出中信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了好转迹象,现在来看并无充分的证据。

  魏涛仍然坚持自己先前的观点,即在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周期中判断资产质量好转为时过早。资产质量数据超预期可能是因为核销的不良数量较高。对银行业未来12个月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仍然需要保持谨慎,而不能迷失于季报或半年报的数据中。

  2015年二季度,中信银行的净息差从一季度的2.28%扩大至2.32%,主要是因为银行间资金成本降低及应收账款类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贷款收益率因定价优势依然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结合当前糟糕的经济环境来分析,净息差没有持续提高的经济基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降息和存款成本上升会导致净息差不断下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或许能更客观地分析二季度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背后的真实含义。数据显示,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一季度的1.35%降至6月末的1.32%,而不良贷款余额环比仅上升0.8%。这一数据可能会令一些投资者对中信银行的不良资产产生乐观情绪,甚至冀望其未来不良贷款增长率开始下降,但是现在就判断中信银行新不良贷款形成率出现拐点并不具备充分的理由。

  根据中银国际的估算,上半年,中信银行新不良贷款形成率从2014年的1.8%上升至2.13%。当前不良贷款余额基于213亿元的不良贷款拨回和转移,这相当于2014年全年拨回的81%。此外,截至6月末,中信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222亿元,关注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3.92%,较上年末上升0.8%。

  受经济下行影响,中信银行逾期贷款增加也较多。截至6月末,中信银行逾期贷款8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8亿元,占比为3.59%,较上年末上升0.12%。其中3个月以内短期性、临时性的逾期贷款占54.45%。关注类和逾期类贷款占比较高说明在当前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不良贷款余额进一步上升的概率仍然较大。

  上半年,中信银行贷款和存款分别同比增长8.9%和0.9%,总资产增速从12%降至5.8%。如果不是应收账款类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总资产增速或许会更低。由于预期证券资产类相关资产随股市低迷而缩水,因此,预测下半年中信银行的总资产增速将会持续下滑。

  数据显示,中信银行上半年手续费收入增长40%,高于一季度32%的增速,理财业务收入和代理收入是手续费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众所周知,大部分代理收入都来自于基金销售,部分理财产品也与股票市场相关,因此,三季度乃至下半年,中信银行的手续费收入极有可能会下滑。

  本刊特约作者 方斐/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