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6-12 10:25
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也推出在即。在2009年3月底国务院公布的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先行先试”具体政策中,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被列在首位。有消息透露,上海及广东都将成为此项业务的试点区域,中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建行广州分行及招商银行则入选首批试点行。
4月3日,央行新闻处处长白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关于开展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的细则将在未来几周内确定。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人民币国际化征程开始审慎地提速。
国际化初起步
“货币国际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货币在周边地区的现钞流通和使用;二是货币成为周边地区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值、结算和流通货币,即货币的区域化,这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三是货币成为储备货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性货币,首先应争取被用于国际结算。”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有消息称,交通银行已位列人民币国际结算首批试点行。
国际结算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首先,企业是直接的受惠者,用人民币来结算让他们规避了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此外,以前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结算主要使用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国际货币,他们为控制汇率风险而进行外币衍生产品的交易,这需要负担很大一笔费用,会大大削减其收益。”连平对本刊记者说。
“虽然目前人民币离真正的国际化还很远,但国际结算业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先稳固推进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是首要的,也是较易实现的。”焦瑾璞认为。
研究表明,早在2003年之前,我国大陆与周边一些国家地区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就已被广泛接受为结算和支付货币,在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全境通用。2005年,印度储备银行将人民币纳入了汇率指数的一篮子货币当中。
“当前人民币还处于区域化的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这样判断,他自2002年起开始着手这一问题的研究。
曹红辉曾深入边境实地调查人民币的流通状况,他告诉本刊记者,人民币主要在周边地区的边境贸易、跨境劳务与旅游消费等方面流通,集中在港澳地区及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区域,蒙古和台湾地区也有少量流通。“2008年的数据表明,人民币在境外的总存量也远非某些估算那样庞大,大体应在150亿~200亿元之间。”
“由于银行结算等服务项目效率不高、出口退税等影响,加上越南、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大多货币币值不太稳定,边境贸易的支付结算出现了依赖非正规金融体系的状况,例如云南的地下钱庄、广西越南交界地区的地摊银行等。而在香港,主要通过历史悠久的找换店形式流通。”曹红辉介绍说。
政策渐进
货币国际化不仅意味着占据了国际竞争的高地,而且可以获得巨额收益,其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益,以及运用境外储备投资的金融业收益。
政府可以不需任何补偿地用纸制货币向自己的居民换取实际经济资源,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这部分由货币发行主体垄断性地享受“通货币面价值超出生产成本”的收益,就被定义为铸币税。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2005年的研究表明:可计量的美元国际化利益,至2002年底已累计高达9530亿美元。同时估算,若2010年实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则在10年内可获得近7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国际化利益。
2008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这是公开的官方高层文件中首次提及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官方层面尤其是央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考虑早在2004年就在进行了,不过由于种种复杂的因素,国内外的、政治的、经济的,包括国内货币金融体制上的因素,推进得一直比较缓慢。”一位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
“实际上,央行这几年来一直在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开辟渠道。”焦瑾璞说。
早在1993年,央行就和8个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央行签署了边贸本币结算协定;2003年,央行分别为香港和澳门的银行开办的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2004年底,央行出资2.22亿美元储备资产,认购了亚洲债券基金二期,利用其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启动了国外央行间接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2007年,又允许中资金融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2008年12月底,国务院正式提出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同时,中国又开始频繁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货币互换从本质上来说主要是缓解对方流动性不足,其目的不在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我们通过支持和援助对方,也把人民币推了出去,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国际化的一个推动力。”焦瑾璞分析说。
“从这一轮紧密的货币互换协议前后的声明内容,可以看出政府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本刊记者。
2008年12月12日,在与韩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时,央行明确表示:“该互换协议的目的是向两个基本面和运行情况良好的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这表示,这只是在对方缺乏本币流动性的情况下,为其提供的一个应急性的支持,暗示着还是一个非常规融资的举措,而不是日常行为。”鲁政委分析说。
2009年1月20日与香港金管局签约时,央行表示“这将加强外界对香港金融稳定的信心,促进地区金融稳定,以及推动两地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
“最明确的是在今年3月29日和阿根廷签订的协议,双方同意以人民币作为彼此贸易结算的货币,这可以看出,政策是一步步变得清楚,以前是把它当成一个应急举措,现在它则越来越日常。”鲁政委说。
2009年3月,央行副行长易纲在谈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时曾表示:“公众对人民币国际化应该保持平常心,避免‘超车心态’,要互利共赢。从客观上说,危机有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可能,但并不需要刻意推动。”
他强调:“虽然我们不会丧失机遇,但中国最重要的还是认真地把自己的事办好。”
他山之石
人民币国际化究竟要通过怎样的路径?经济大国本币的国际化进程或许可以提供重要参照系。
目前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美元模式,依托全球性货币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一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挂钩的国际储备货币;二是欧元模式,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让渡货币主权最终形成区域共同体单一货币;第三种则是日元模式,通过外汇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经常账户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利率与金融市场自由化,使日元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比较普遍使用的货币。
“美元模式基本上是无法复制的。从历史来看,一国货币成为全球主要的本位币不仅是经济,还要有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的支撑。英镑成为国际主导货币跟它在全球建立的“日不落”帝国有很大关系,而美元能取得霸主地位,这跟布雷顿森林体系签订的时候美国的综合实力居于世界霸主地位紧密相关。当时那些欧洲国家基本上都被战争打趴下了,需要美国大量的输血和援助,他们不敢说不。”连平说。
焦瑾璞认为,相对来说,日元的国际化模式有更大的借鉴性。“中日两国实现货币国际化的背景和条件较为相像,都是在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中,依托本国经济发展、政策稳定,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推进金融深化改革与发展。”
但是日元国际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数据表明,不论从‘作为国际货币日元地位的上升’的角度,还是从‘日本对外贸易、金融交易中日元使用比率的提高’的角度来看,都不算成功。”焦瑾璞说。
“日本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是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太低,而且日元的币值也不够稳定。”他告诉本刊记者。
“政治因素也很重要,日元的国际化缺乏亚洲地区的理解与支持。由于历史原因及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放任日元大幅贬值的不负责任做法,失去了亚洲国家的信任。”
焦瑾璞认为,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汲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必须完善国内金融体系。“本币国际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相辅相成的过程。”
其次是建立健全一系列政策以稳定国内金融秩序。“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及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方面,要坚持主动性,稳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延缓进程影响大局。”
然后是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国际货币职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条件,是以贸易和直接投资形成的交易系统或网络,在这个范围内,一国货币使用频率增加,交易量扩大,形成一种交易惯性,才能逐步发展为国际货币。”
“具体来说,国际结算应该是第一步。当年日本也是第一步就是这样做的。”连平说,“同时稳步推进区域化,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认为,人民币的货币影响力主要在亚洲。因此,立足于亚洲,特别是东亚,是一种现实的稳妥选择。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是推动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内贸易支付结算功能,同时应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作为一种替代性选择,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开辟投资渠道。从长远来看,可通过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下可兑换、发展国内资本市场、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举措,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充分条件。
曹红辉则认为,短期内,人民币主要是成为中国与亚洲各国及其他地区国家中贸易密切国家之间的广泛使用货币,成为贸易及投资的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并成为货币互换的主要币种之一,逐步发展起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为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创造市场条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