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理财师面临大考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6-12 11:16
“不久前我做一个理财师竞赛的评委,看到进入决赛的选手很多还不到30岁,虽然充满活力,但提出的理财建议却大多是让客户拿出一半的积蓄去买黄金,卖掉父母房子供小孩出国留学之类。”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裁徐菲,对此评价:急功近利,缺乏人文关怀。
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不是个案。“我私下去一家颇有知名度的理财培训机构听课,发现一堂课老师大部分时间讲的竟然是如何选股。”
“上海银行业被称为理财师的从业人员中,年龄超过30岁、本科以上学历、相关工作满3年的比例都不到30%,去年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一些国外专家就指出,上海和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主要差距就在于金融服务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徐菲说。
粗放发展之后,理财师行业已到了必须培养职业精神、通过行业自律控制那些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的时候了。
2004年起,徐菲作为专家参加了上海市“金融理财师”专业技术水平认证项目的前期论证,后受上海市金融工委和职业能力考试院的委托,担任全套考试用书的主编。
“这个项目的目的不仅在于开展执业能力认证,而且要建立金融理财行业自律组织,制定和推广与金融理财有关的执业规范。”她说。
“真正的理财师,应该为客户管理资产,再进一步,就是资产管理师,也就是国际上所说的私人银行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中国的本土私人银行家,如何能够诞生?
只有9%有足够专业知识
2006年,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等部门发布理财师专业技术水平认证暂行办法,正式面向社会开展金融理财师专业技术水平认证。
“首先是要让理财师掌握一些综合性、专业性的知识,包括了解金融市场的各类主体和各种理财产品的属性特点。比如客户需要买一种保险,你要知道哪几家公司这种产品做得好,哪家公司曾经在这个方面受过处罚,哪家公司的理赔服务对客户更有利。客户要买基金,你也要说得出来这些内容。”徐菲说。
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在中国金融业长期分业经营的背景下,却很难做到。曾经在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都担任过理财师的陈耀华告诉本刊记者。
“保险公司一般就规定这个理财师代理哪几种投连险,基金公司就只给理财师几个基金种类,最后甚至细化到,这个理财师只代理偏股型基金产品,那个理财师只代理债券型基金产品。所以,保险公司的理财师只知道卖保险,证券公司的理财师只知道叫你开户。”陈耀华说,这种理财师是目前市场中的主流,“我们出去一说自己是理财师,客户马上就问,你是卖保险还是卖基金?”
目前市场上的理财师,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被称为“理财产品销售员”。这正是陈耀华处境尴尬的原因。
直到2008年五六月间,上海市金融系统文明办进行“上海金融理财服务队伍现状及职业能力建设情况调查”时,情况仍未好转。在此前的2008年一季度,中国的理财产品销售额已达9100亿,超过2007年全年总额,其中,上海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达850亿。
调查以上海16家中资银行为主,“只有15%的银行理财人员在介绍理财产品时明确提示过产品风险,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银行理财人员存在误导性宣传,过于强调收益而故意淡化风险。有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一些银行理财师只是为了完成业绩指标并获得高额提成而一味推销。”
甚至,只有9%的客户认为这些理财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讲解清楚明了”。从客户调查情况来看,对理财产品的收益,只有33.71%的人表示符合或超出预期,高达42.69%的人表示低于预期,更有5.55%和18.14%的客户是零收益和负收益。
上海目前理财客户来源中有65%是“在柜台说服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只有35%是老客户介绍的新客户。
在理财业成熟的市场,通常以理财师长期维护的客户人数及资产总规模为指标,考核其业务能力。而国内银行却普遍将薪酬和激励机制与某单一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挂钩,客观上导致了理财师因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集体“短视”。
对此,不仅客户不满意,就连理财师中也有78%的人对行业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感觉“一般或不太满意”。对于所供职银行的管理,也只有28%的人“满意”。
“这已经不是单个金融机构靠自身努力可以改正的了。”徐菲说。
考CFP就像镀金
在上海出台技术水平认证之前,金融系统内企业自身以及一些独立机构,也曾经做出过类似的努力。但尴尬的是,就算此前国内最权威的CFP认证,其实也是一个“美国标准”。
CFP是“特许金融理财师”的简称,指从事金融理财、达到国际CFP组织所规定的教育、考试、从业经验和职业道德标准,并取得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士。CFP起源于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发展成一个国际金融执业认证体系。2006年,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获得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授权,在中国进行CFP认证。
考一个CFP资格证书并不容易,首先学费和培训费就有3万元左右,不仅培训是强制的,还必须先考过AFP(金融理财师)。
“考CFP就像镀金,之后十有八九会升职,所以在银行系统里,考CFP几乎就是平步青云的代名词。”但尴尬在于,“拿了CFP证书的人,又怎么可能再在一线为客户理财呢?”交通银行上海一家支行的经理李珍(化名)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在银行系统内,持有CFP证书的“基本都是中高级干部”。
根据上海市金融工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6月,上海各银行营业网点柜面员工总数21838人,其中专业理财人员3994人,占18.29%,平均每个网点只有1.7人。
其中,“从业年限在3年以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9%;获得CFP 、AFP及其他专业水平证书的从业人员,仅占总人数的17.3%,其余人员仅经过银行内部培训获得上岗证,或是尚未获得任何专业认证。”徐菲说。
徐菲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本土化认证体系,才能在考试和资格认证之外,实现行业自律和监管。
“私人银行家”须等十年
目前,上海金融系统正在筹建金融理财师行业协会,以确立技术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最先出台的,将是一些量化的流程规范,“比如,规定理财师听客户讲话的时间,必须占双方交流时间的3/4,我们将会推出一个专门的表格,表格填完以后,客户爱不爱出去玩、是不是胆小、工作忙不忙、家庭状况怎么样,都会很清楚,理财师再根据这些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徐菲说。接下来,还应该建立面向社会的行业自律监督体系,“公开每个理财师的投诉及处罚情况,也公开所有理财产品的投诉情况。”
“私人银行”在欧美早已是一种成熟的理财形式。在美国的银行系统内,这些业务为银行带来的平均利润率超过35%,而一般银行零售业务只有10%左右。此外,还有大量的专门理财机构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甚至帮助客户购买游艇、房产,为在海外留学或旅行的客人提供服务,甚至为设立遗嘱提供建议。
东亚银行总经理兼财富管理主管李民斌告诉本刊记者,从2005年开始,这种“私人银行”作为一项新的服务内容,由外资银行引入中国。
“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以产品为导向,私人银行家却是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设计什么样的产品。”孙立坚说,目前在国内“根本就找不到本土的私人银行家”,“独立于银行之外的理财机构更加没有存在的土壤”。
从2007年筹备到2008年开业,从海外分行调集人才、从其他银行“挖人”,再加上从本行内部选拔,东亚银行搜罗到的私人银行家,也不过10多人。
孙立坚认为,“没有十年,中国本土的私人银行家将难以成熟”。
……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裁徐菲,对此评价:急功近利,缺乏人文关怀。
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不是个案。“我私下去一家颇有知名度的理财培训机构听课,发现一堂课老师大部分时间讲的竟然是如何选股。”
“上海银行业被称为理财师的从业人员中,年龄超过30岁、本科以上学历、相关工作满3年的比例都不到30%,去年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一些国外专家就指出,上海和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主要差距就在于金融服务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徐菲说。
粗放发展之后,理财师行业已到了必须培养职业精神、通过行业自律控制那些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的时候了。
2004年起,徐菲作为专家参加了上海市“金融理财师”专业技术水平认证项目的前期论证,后受上海市金融工委和职业能力考试院的委托,担任全套考试用书的主编。
“这个项目的目的不仅在于开展执业能力认证,而且要建立金融理财行业自律组织,制定和推广与金融理财有关的执业规范。”她说。
“真正的理财师,应该为客户管理资产,再进一步,就是资产管理师,也就是国际上所说的私人银行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中国的本土私人银行家,如何能够诞生?
只有9%有足够专业知识
2006年,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等部门发布理财师专业技术水平认证暂行办法,正式面向社会开展金融理财师专业技术水平认证。
“首先是要让理财师掌握一些综合性、专业性的知识,包括了解金融市场的各类主体和各种理财产品的属性特点。比如客户需要买一种保险,你要知道哪几家公司这种产品做得好,哪家公司曾经在这个方面受过处罚,哪家公司的理赔服务对客户更有利。客户要买基金,你也要说得出来这些内容。”徐菲说。
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在中国金融业长期分业经营的背景下,却很难做到。曾经在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都担任过理财师的陈耀华告诉本刊记者。
“保险公司一般就规定这个理财师代理哪几种投连险,基金公司就只给理财师几个基金种类,最后甚至细化到,这个理财师只代理偏股型基金产品,那个理财师只代理债券型基金产品。所以,保险公司的理财师只知道卖保险,证券公司的理财师只知道叫你开户。”陈耀华说,这种理财师是目前市场中的主流,“我们出去一说自己是理财师,客户马上就问,你是卖保险还是卖基金?”
目前市场上的理财师,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被称为“理财产品销售员”。这正是陈耀华处境尴尬的原因。
直到2008年五六月间,上海市金融系统文明办进行“上海金融理财服务队伍现状及职业能力建设情况调查”时,情况仍未好转。在此前的2008年一季度,中国的理财产品销售额已达9100亿,超过2007年全年总额,其中,上海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达850亿。
调查以上海16家中资银行为主,“只有15%的银行理财人员在介绍理财产品时明确提示过产品风险,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银行理财人员存在误导性宣传,过于强调收益而故意淡化风险。有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一些银行理财师只是为了完成业绩指标并获得高额提成而一味推销。”
甚至,只有9%的客户认为这些理财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讲解清楚明了”。从客户调查情况来看,对理财产品的收益,只有33.71%的人表示符合或超出预期,高达42.69%的人表示低于预期,更有5.55%和18.14%的客户是零收益和负收益。
上海目前理财客户来源中有65%是“在柜台说服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只有35%是老客户介绍的新客户。
在理财业成熟的市场,通常以理财师长期维护的客户人数及资产总规模为指标,考核其业务能力。而国内银行却普遍将薪酬和激励机制与某单一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挂钩,客观上导致了理财师因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集体“短视”。
对此,不仅客户不满意,就连理财师中也有78%的人对行业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感觉“一般或不太满意”。对于所供职银行的管理,也只有28%的人“满意”。
“这已经不是单个金融机构靠自身努力可以改正的了。”徐菲说。
考CFP就像镀金
在上海出台技术水平认证之前,金融系统内企业自身以及一些独立机构,也曾经做出过类似的努力。但尴尬的是,就算此前国内最权威的CFP认证,其实也是一个“美国标准”。
CFP是“特许金融理财师”的简称,指从事金融理财、达到国际CFP组织所规定的教育、考试、从业经验和职业道德标准,并取得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士。CFP起源于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发展成一个国际金融执业认证体系。2006年,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获得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授权,在中国进行CFP认证。
考一个CFP资格证书并不容易,首先学费和培训费就有3万元左右,不仅培训是强制的,还必须先考过AFP(金融理财师)。
“考CFP就像镀金,之后十有八九会升职,所以在银行系统里,考CFP几乎就是平步青云的代名词。”但尴尬在于,“拿了CFP证书的人,又怎么可能再在一线为客户理财呢?”交通银行上海一家支行的经理李珍(化名)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在银行系统内,持有CFP证书的“基本都是中高级干部”。
根据上海市金融工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6月,上海各银行营业网点柜面员工总数21838人,其中专业理财人员3994人,占18.29%,平均每个网点只有1.7人。
其中,“从业年限在3年以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9%;获得CFP 、AFP及其他专业水平证书的从业人员,仅占总人数的17.3%,其余人员仅经过银行内部培训获得上岗证,或是尚未获得任何专业认证。”徐菲说。
徐菲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本土化认证体系,才能在考试和资格认证之外,实现行业自律和监管。
“私人银行家”须等十年
目前,上海金融系统正在筹建金融理财师行业协会,以确立技术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最先出台的,将是一些量化的流程规范,“比如,规定理财师听客户讲话的时间,必须占双方交流时间的3/4,我们将会推出一个专门的表格,表格填完以后,客户爱不爱出去玩、是不是胆小、工作忙不忙、家庭状况怎么样,都会很清楚,理财师再根据这些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徐菲说。接下来,还应该建立面向社会的行业自律监督体系,“公开每个理财师的投诉及处罚情况,也公开所有理财产品的投诉情况。”
“私人银行”在欧美早已是一种成熟的理财形式。在美国的银行系统内,这些业务为银行带来的平均利润率超过35%,而一般银行零售业务只有10%左右。此外,还有大量的专门理财机构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甚至帮助客户购买游艇、房产,为在海外留学或旅行的客人提供服务,甚至为设立遗嘱提供建议。
东亚银行总经理兼财富管理主管李民斌告诉本刊记者,从2005年开始,这种“私人银行”作为一项新的服务内容,由外资银行引入中国。
“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以产品为导向,私人银行家却是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设计什么样的产品。”孙立坚说,目前在国内“根本就找不到本土的私人银行家”,“独立于银行之外的理财机构更加没有存在的土壤”。
从2007年筹备到2008年开业,从海外分行调集人才、从其他银行“挖人”,再加上从本行内部选拔,东亚银行搜罗到的私人银行家,也不过10多人。
孙立坚认为,“没有十年,中国本土的私人银行家将难以成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