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10年内必有一战”之说如何出台

  中印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最大的问题是信任建立机制

  最近引起了中印两国政界和学界高度关注的所谓“中印10年内必有一战”之说,来自《印度斯坦时报》一篇不到300个英文词的报道。

  印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印度斯坦时报》3月26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印度军方担心2017年之前会有中印之战》的文章,大意是说,印度军方近日举行了一次为期三天、名为“神圣矩阵(Divine Matrix)”的秘密军事演习,以核邻国---中国为假想敌,认为中印之间十年之内必有一战---或许就是在2017年之前,中国有可能挑起战争。

  报道引用参与这次军事演习的印度军方官员的话说:“中国很可能在其能力范围内寻求在区域的霸权。中印之间将会有一场战争,不会是核战争,但会是一场快速的、短暂的战争,对印度造成极大威胁。”

  演习前,印度军方花了6个月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最后认为,中国将采用信息战(文中称为IW,information warfare),在发动正式攻势前就让印度“俯首称臣”。而信息战的方式,是利用黑客收集情报、破坏通信系统,进而摧毁对方的空中安全、金融系统和电力供应。“我们需要加强打信息战的能力,”印度军官表示。

  文章还评论说,这次演习也否定了之前的一个观点:中国将至少需要一个季度(或一年)时间来集结大部队,跨过印度东北部边界。参与演习的一位军官说:“西藏的基础设施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中国解放军可以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迅速组织一次进攻。”

  3月31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被问及对于这篇报道的看法时,明确表示“感到惊讶”,“中印两国领导人早已达成共识,中印两国互不构成威胁,而是互利合作的伙伴”。

  对于这篇报道,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干城认为,这是印度军方和一些鹰派人士没有根据的胡乱猜测,是“一派胡言”。他同时认为,一直以来,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是正面居多,而这次关于“未来十年将有中印之战”的文章,发表在印度颇具影响力的媒体上,《印度斯坦时报》有些“不负责任”。

  但这篇报道发表的时机却也值得关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南亚中亚研究所所长王德华告诉记者,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印度,关于“中国威胁”的观点一般发表在每年的3月份前后,因为4月份印度议会要决定下一年度的政府预算,而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表相关言论,是印度军方为了争取更多预算的一种惯用手法。

  而对于中国力量的增强,印度国内一直是有两种声音存在的:一种认为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新兴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具有很高的互补性,两国可以互利合作,中国的强大对印度是个机遇;另一种认为,中国崛起势必会在亚洲谋求霸权,以挤压印度的空间,因此中国的强大对印度是个威胁。这次《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显然属于第二种声音。

  王德华认为,中印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最大的问题是CBM(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信任建立机制)。

  这一切,让人想起一位印度资深外交官曾对中国媒体描述的他眼中的中印关系:时时让人感到它具有向前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希望,但不断出现负面嘈杂声音又令人特别沮丧。中印军队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一方面,两军之间在不断彼此表达善意并表示希望接近;另一方面,双方都对彼此的战略意图十分警觉,而印度作为昔日两军对垒的败方,更是喜欢处处拿中国作为对手加以防范。■

  破解“神圣矩阵”玄机

  印度军队不但模拟了这样一次推演,而且还“泄露”了出来,加上之前的所谓“封锁安达曼海”战略,和总统的“阿鲁纳恰尔邦”之行,就更耐人寻味了

  文 | 叶海林

  “神圣矩阵”(Divine Matrix),是印度军队2009年举行的一次秘密兵棋推演的代号,演习预想“中国将在2017年以前对印度发动军事进攻”。但同时据笔者考证,这也是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格雷格.布莱登在2007年出版的同名著作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承载整个宇宙的容器、连接所有事物的桥梁以及反映我们创造的事物的镜子”。

  听上去风马牛不相及,是吧?

  为什么印度军队会选择一个杂糅了量子物理学和弥赛亚思想的新潮概念,作为机密军事演习的代号?为了保密吗?

  不过,似乎就效果而言,“神圣矩阵”并没能在保密方面帮上多大忙。推演结束没多久,《印度斯坦时报》就把情况原原本本地刊登了出来,详细到仿佛能听到印军的参谋人员在逐字逐句向记者口述。

  就在这十几天里,印度政府和媒体关于中国的互动着实不少,先是有学者在报纸上大谈印度如何在印度洋对中国拥有绝对优势,在安达曼海切断中国的海上运输线之类,然后就是这次蹊跷的秘密推演泄露消息事件。连对军队事务没什么发言权的印度总统也参与进来,破天荒地跑到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阿鲁纳恰尔邦”给印军士兵打气。

  在安全领域怎么理解“巧合”这个词?缜密的防务观察家们根本就不承认有“巧合”这么一回事儿。“一次事件可能是巧合,两次可能是意外事件,三次就一定是对方的行动”。

  那么,“神圣矩阵”到底暗含怎样的玄机?是什么心态使印度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招?所谓“中印10年内必有一战”的预言是可能的吗?

  兵棋推演深具美式风范

  “神圣矩阵”推演模拟了2017年之前印度与“核武邻居”中国爆发的军事冲突,假定渴望成为“地区唯一强权”的中国对印度采取非核的、“短暂而迅猛”的军事行动,导致印度遭受严重损失。

  据报道,印军在举行兵棋推演之前,已经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多种情境模拟,推断中国将对印度发动“信息战”,利用自己的信息战部队发动黑客袭击,进行军事间谍和信息搜集活动,瘫痪印度通信系统,干扰机场安全,破坏银行系统和电站。

  听上去让人毛骨悚然,不由使人想起1962年印度在考尔将军麾下部队溃散后的惊慌失措。那时候,时任国防部长梅农说:“他们(中国军队)打得那么猛,跑得那么快,要到哪里就能到哪里。”

  不过,“神圣矩阵”模拟的溃败和1962年印军第4军的崩溃之间存在着一个本质差异,40多年前的恐慌是因为中国边防部队打开了通向印度腹地的大门后,印军已经无力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体系,仗打到这个分儿上,不慌神儿是很不容易的;而这一次,并没有任何人对印度发动打击,所有的失败都是印度人自己臆想出来的。

  虽说印度军队在传统上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更大,兵棋推演却深具美式风范。美国军队一向喜欢在演习中夸大对手的实力,比如中国发动网络战瘫痪五角大楼指挥体系,操控“杀手卫星”让美军太空部队失明,以及用一枚战术核武器摧毁美军航母特混编队等等。其实,美国人心里很清楚,这些猜想一点依据都没有,中国根本不可能像一些业余军迷鼓吹的那样挑战美军的军事霸权。

  之所以还要这样假设,理由有两条:一、防务战略分析总是要建立在最坏结果预计基础上的,军队必须能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作战。这是军事规律的要求;二、不把敌人夸大,怎么能让自己的金主、也就是那些议员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仔细地考察一下“神圣矩阵”,不难发现,这两条理由同样适用于印度军队。

  首先,未来战争从信息战开始是毫无疑问的,和其他任何军队一样,不为此做出充分准备,印度军队就是不负责任;其次,信息能力建设是很昂贵的,印度军队如果要强化网络和信息战能力,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假想敌,这实际上是个财务问题,而不是战略问题。

  “我们需要在信息战能力建设方面花费更多”,“泄露”消息的印度军官如是说,从而印证了这种推断。

  客观地说,印度军队举行应对信息战的演习并不奇怪,甚至以中国为假想敌也不奇怪。军队以任何可能的国家为假想敌制定作战计划无可厚非,这本来就是军人该干的事情。实际上,如果可能的话,打开任何一个国家总参谋部的档案柜,让人惊异的作战计划肯定比比皆是,比“中印10年必有一战”更加耸动的预言不会少。

  计划中的假想敌并不必然意味着事实上的敌人。然而问题在于,印度军队不但模拟了这样一次推演,而且还“泄露”了出来,加上之前的所谓“封锁安达曼海”战略,和总统的“阿鲁纳恰尔邦”之行,这可就不那么正常或正当了。

  孤立地看三起事件,可以为印度辩护说每一起都不反映印度的对华政策,但既然“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而防务分析又不承认“巧合”的存在,那么结论就只能是:即使“神圣矩阵”不意味着印度准备和中国兵戎相见,至少也折射出了印度对华心态中某些不让人放心的部分。

  正是这种心态导致印度---至少是一部分印度人---得出了“10年一战”的结论。

  “大小国情结”

  分析一个人的心态是很困难的,分析一个国家的心态显然更为困难。

  在谈论印度的对华心态时,首先要明确的是这里并不是要为所有的印度人进行一次心理咨询,更不是断言所有的印度人都持同样心态。在印度,主张对华友好的大有人在,这是毫无疑问的。这里只是梳理一下“泄露”“10年必有一战”预言的、怂恿总统到“阿鲁纳恰尔邦”一游的和鼓吹“封锁安达曼海”的那部分印度人的对华心态。

  这部分印度人的对华心态混杂着“大国情结”和“小国心理”:

  其一,南亚大国情绪。印度自认为是南亚地区的头号强国,不愿意看到其他国家在南亚发挥影响。而中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双多边合作以及对印度洋事务的参与,在印度的理解中,就成了和印度争夺影响力。

  具体到对外话语中,这种心态体现为念念不忘中巴关系,以及设想在安达曼岛海军基地架设导弹,以备不时之需。

  其二,相对于中国的小国心理。印度在国力上还处在中国的下风,一些印度政要对中国的发展不是没有嫉妒心理的,同时也存在很强的戒心。一些印度分析家担忧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只是策略而不是原则。这种往往是小国才有的狐疑心态导致了印度和某些东南亚国家一样,对和中国的争端问题采取蚕食政策,利用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不断用切香肠的战术将一些争议问题既成事实化。逻辑是能占一点就多占一点,反正现在不下手,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

  其三,利用与中国的争端牟利的投机心理。中国是一个强国,但世界上还有另外更大的强权存在,而且这个强权对中国注定是要采取遏制政策的,那么如果能在中美博弈中占到一些便宜,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印度很可能会主动采取一些激化矛盾的行为,从而受到美国更大的重视,谋求一些实际利益。毕竟,经验告诉人们,虽然美国从来不会为别人两肋插刀,但在美国需要的时候甘为前驱,有时还是能收到回报的。

  这三种并不健康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就有可能导致悲剧性的结果。新德里发动1962年军事冒险的那批人的心态,就和现在一些印度人非常相似,或许他们应该想一想,历史有时候真是会循环的。

  如何突破安全困境

  当然,把这三起甚至更多的负面事件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是我们神经过敏。在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大国里,不管多么荒诞不经的言论都可能存在。在中印关系当中,还是要“看大局”、“看主流”。

  这个逻辑在道义上肯定是正确的,也很光明磊落,然而问题在于,和印度一样,中国的战略分析、特别是防务分析,如果不建立在应对最坏可能的基础上,也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而从最坏情境出发制定应对方案的思维模式,不但会造成资源的巨大耗费---为很可能不发生的事情作准备总是很费钱的,也会使双边互动陷入向下循环的安全困境,或者说向上循环的防务竞赛。

  中印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到底如何才能防止安全困境导致悲剧性后果呢?

  首先,要客观地看待对方。中印两国应该相互承认对方正在崛起这个事实,企图中断对方的“崛起”进程是会引起严重后果的。

  “崛起”本身就意味着利益的扩展,不管印度愿不愿意,中国都不可能退回到喜马拉雅山以南,对次大陆和印度洋事务不闻不问。而中国也要承认印度在南亚地区的特殊地位---领土、人口、实力超过其他所有南亚国家总和的印度,对南亚和印度洋的秩序建构负有特殊责任。

  其次,要准确界定双边关系的性质。50年前常挂在嘴边的“印地秦尼巴伊巴伊”(印中人民是兄弟)已经不再,“坚固篱笆带来好邻居”,这句话在国际关系领域同样适用。同时,中印关系也不应该像30年前那样剑拔弩张,这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准确地说,中印关系并不需要一定“能到哪里去”。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印度很重要,因此要稳定和推动中印关系的发展。其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判断。印度很重要,就此引申出来的结论最多也只能是“中印关系很重要”,但重要的双边关系和稳定的双边关系是两个概念,在对抗与合作中达成平衡的双边关系可能也是重要的。

  在明确了上述两个问题的基础上,中印两国要做的事情还有两件:第一,要增强透明度,明确对对方的要求,防止出现战略误判。战略模糊的确能带来更大的行动空间,但也会增加风险,因为对方在无法明确知道什么才是“红线”的情况下,跨越“红线”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在博弈当中,弱者才需要保持战略模糊,而制定规则的强者需要做的是将游戏规则明确化。既然至少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仍然在大部分领域领先于印度,这个工作就应该由中国来完成。

  第二,中印双方都要承认安全困境的必然性,不要奢望中印之间能通过某种“一揽子协议”解决所有问题。对于两个存在领土争端、贸易分歧、地缘冲突、意识形态差异的大国而言,“一笑泯恩仇”是不现实的。安全困境在任何两个相关的行为体当中都存在,不见得是一种异常状态。安全困境所需要的是“管控”,而不一定是“解决”。能够控制困境就已经足够了,当然控制困境需要的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一是善意,二是支持善意的实力。

  具体到前面引述的三次“孤立事件”,中国应该采取的态度似乎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对于所谓“封锁安达曼海”的主张---印度能向东,中国为什么不能向西?对于印度总统的“阿鲁纳恰尔邦”之行---告诉新德里,我们不高兴;对于“神圣矩阵”推演---关我们什么事?所谓兵棋推演翻译成英文,不就是“战争游戏”吗?

  而对于所谓“10年必有一战”的说法,或许中国应该请这个预言的支持者回顾一下历史。6年以前,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即将打响的时候,纽约的抗议者们打出了横幅“Making Love, Not Making War”,意思是说要做爱,不要作战。其实战争和爱情的最大区别在于,爱情一定要你情我愿才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而战争,只要一方“有情有意”就足够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