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罗城古镇 山顶上的“中国诺亚方舟”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罗城,茶馆,中国诺亚方舟
  • 发布时间:2015-09-21 09:46

  在古代为求雨而专门修建一座城镇的,只有罗城这一处。以民居建筑来布局出的长街,像船又像梭。人们叹为观止的同时,也试图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船”里的罗城人,一天从茶馆开始,又从茶馆结束。只要往船形街的凉厅子里一坐,不仅能看到众生百态,还能为内心找到一丝平静。在遥远的澳洲,被誉为“中国诺亚方舟”的罗城有一个“孪生兄弟”,那是20世纪时澳大利亚人在洛克斯市仿造的船形街。罗城也因此启航驶向世界。

  明朝崇祯元年,在遥远的西南边陲有一处耕牛交易的“调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以物品交换耕牛的场所规模越来越大,四面八方的农民、商人都开始交汇于此,于是逐渐形成了客栈云集、房屋林立的“幺店子”。因为做生意的人来自东南西北,而古时候人们又称东南西北为“四维”,上下四维组合为“羅”(罗),故而这个集市被取名为“罗城”。然而,当时的罗城还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物资集散地,直到有一天它等来了一个秀才……

  某日,一张姓秀才途经罗城,见茶馆里的人个个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临走时还把茶碗里的水喝得一滴不剩,便向身旁的老者询问缘由。老者说,罗城远离江河,气候干旱,因此常年缺水,做生意的人都是匆匆而过,不愿久留,民间甚至有顺口溜这样形容:“罗城旱码头,滴水贵如油”。张秀才灵机一动回道:“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要得不缺水,罗城修成舟。舟在水中行,有舟必有水。”众人听后鼓掌称好,为了求得风调雨顺,大家一致推举张秀才带头“造船”。于是罗城人花了3年时间大兴土木,结合数百名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一条大船形状的长街终于荣登历史舞台。

  虽然“造船”求雨的愿望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故事也不一定就是“船形街”形成的真正起因,但这些因素完全没有影响这条“大船”在300多年后扬帆启航,以昂扬的姿态驶向世界。

  山顶一只船,云中一把梭

  建筑布局上的奇观

  罗城镇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东北部一座椭圆形的山丘上,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至今仍未改变其船形格局。在镇中的广场石碑上,刻着一篇洋洋洒洒的《罗城赋》:“一个船儿,泊在山之巅。修七百尺,广二十丈,青石面舱,青瓦覆舷。戏台石坊居中,宛似舰桥,更有舵楼镇尾,高居灵官。如梭身云,述求天庭,欲兴帆桨,何来波澜……”文中将罗城比作一艘“停泊在山顶的大船”、“一把云中的梭子”,生动地描绘了匠心独运的建筑规划。

  从高处俯瞰,只见两边弧形的民居建筑,将主街夹出一把梭子的形状,长有200多米,宽约10米,极像一艘巨型渔船的船底。不但如此,这艘“大船”的各种设施也非常齐备:屹立在老街西头的清真寺,正好处于“船舵”的位置,它负责掌控“大船”前进的方向;中部四角攒尖宝顶下面的戏台子,好像热闹的“船舱”,这里也是老街的文娱中心,常年聚集的人最多;东面镇尾,香火鼎盛的灵官庙是古镇最高的建筑,很像是庇护“船舱”和人们的“船篷”;而灵官庙旁边的天灯石柱挂着红灯笼,宛如扬着风帆的“大船桅杆”……据说在战争年代,“船头船尾”都有守门人,每晚8点以后,“船尾”就会点亮灯笼,“船头”收到信号便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进出,以此保障罗城的治安。

  然而,这条船形街最令人拍案称奇的是两侧的“船舷”。鸟瞰罗城时,很难想象大片大片的青瓦下,仅有100多根高耸的圆木支撑着偌大的生活空间。它们全都采用“穿斗木”结构,每一排柱子都靠穿透柱身而贯穿起来,凑近一看,竟没有一颗铆钉,但稳固性却极好,甚至在抗震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

  有趣的是,独具匠心的罗城在布局上并没有遵从对称的美学。船形街两边的屋檐高低不齐,街面完全不平整,戏台也不是绝对的中间点,连“船尾”的灵官庙也不在主街的中心轴线上……因此有学者质疑:“罗城一开始就不是按照船形来修建的,这只不过是人们思维定式的拟设。”但这种质疑的声音,并没有影响它的名声,人们依然趋之若鹜,船形街形成的真相反而有了神秘感,吸引了更多人前来解读、膜拜。

  “船”里的人生百态

  老四川的茶馆文化

  当然,这艘“大船”不单是建筑规划上的奇观,它的宜居性也同样出色。就拿沿街长廊“凉厅子”来说,自古被誉为罗城的“晴雨市场”——并不是指它能预测晴雨,而是指无论天晴下雨,人们都能照常在廊下作息活动。临街一面的屋檐十分宽大,廊下足有一间屋子的宽度,即便再毒辣的阳光也晒不进来;又因为主街两边屋檐的高度不同,即便是斜风细雨也无法淋湿屋檐下的街面,因此夏天处于庇荫中,冬天寒风吹不进,可谓冬暖夏凉。在这样的环境里,古镇居民穿街而过,观星听雨,终日优哉游哉地喝茶聊天,天气变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正街的一家茶馆门口,我遇到一个抽着叶子烟的耄耋老人。他倚靠在竹椅上,手握一根长杆烟枪,一圈一圈的白烟从唇齿间吐出来,那副享受神游的模样,完全没有跟任何来客交谈的意思。走完古镇我才明白,这位老人简直就是所有罗城人的代表——不为斗升之米烦恼,只愿做一只安逸的闲云野鹤。在他们看来,风雨是静止的,日月交替、星辰陨落也是静止的。走在罗城的老街上,你会觉得历史的脚步在这里戛然而止,时光也悄无声息地静止了。

  岁月流逝,并没有带走这一份安静,如今的罗城没有衰败破旧的冷清,也没有游客匆匆的商业气息,几百年来的生活似乎都没有太多变化。船形街两边的凉厅子中店铺林立,茶馆里座无虚席,喝茶的、打牌的、卖菜的、嬉闹的、发呆的……那堪称壮观的景象,是旅游景点的门票根本换不来的。尤其是那数以百计的牌桌,密密麻麻布满了檐下长廊。在四川的茶馆文化里,喝茶不只是端着一碗盖碗茶侃天侃地地闲聊,而是还有打麻将、玩纸牌等消遣博弈。所谓“小赌怡情”,罗城人可是将这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只要驻足倾耳一听,就知道谁和谁又为了牌桌上的几块几毛钱叽叽歪歪起来,但第二天,他们还是会兴高采烈地约好一起打牌,大有“百年修得同‘船’渡,今朝有牌且打之”的旷达豪迈。

  外地人来此总会奇怪,泡在茶馆里整整一天,上午喝茶下午打牌,整个镇子的人都不用工作吗?罗城人习惯了慢生活的调子,他们总能挤出零碎的时间到茶馆里享受片刻悠闲。不管是交友会客、打牌喝茶,还是搓背掏耳、发呆小憩,总是少不了一张方桌、一把竹椅。相比船形街的一砖一瓦,凉厅子里的市井百态更具意义,即便是外来者,只要置身其中,一种惬意祥和感也油然而生。

  泡一壶好茶,往廊下竹椅一坐,从青瓦乌檐望向天空出神,耳边时不时飘来几句咿咿呀呀的温婉哼唱,这份触动心底的安逸还带有一点“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窃喜。再探头一望,原来是外边戏台子上来了几名青衣和花旦。这座雕花笼空的高台戏楼与灵官庙遥相对望,在古时被称为“万年台”,上面挂着“神听和平”的匾额,两边的柱子上分别写着上下联“昆高胡弹灯曲绕黄粱”、“生旦净末丑功出梨园”。还来不及琢磨字里行间的意思,抑扬顿挫的唱腔就响了起来,让人瞬间跌入魂牵梦萦的境界,分不清今夕何夕……

  聚满美食的闲逸生活

  “中国诺亚方舟”驶向世界

  来罗城之前,我就专门查找过相关资料,有人介绍过罗城名小吃“香脆豆腐干”,于是到了罗城后,我没有找间餐馆坐下,而是直奔街口的豆腐干店。这家铺子只在上午营业,最后一批排成长龙的顾客暗自庆幸起来。小摊内侧,老板拿着长长的筷子熟稔地煎炸豆腐块,老板娘则将炸好的豆腐干切出一道小口子,又将萝卜丝、黄豆、芝麻、花生等配料塞进豆腐干,最后浸泡在佐料锅里数秒,香飘几里的酸辣豆腐干就完成了。热腾腾的豆腐干含在嘴里,轻咬一口,就有浓郁的酱汁流出来,让人直呼爽快。心满意足之余还不忘问一问老板娘最后一道工序里的佐料有什么玄机。老板娘慷慨地打开旁边的调料盒,那里排列着白糖、老醋、辣椒油、核桃芝麻油等普通调料。

  后来,有本地人告诉我,罗城名头最响的美食其实是牛肉,有牛肉豆腐脑、粉蒸牛肉、干巴牛肉、焦巴牛肉、灯影牛肉丝等系列,是整条船形街饭馆最大的特色。其中以焦巴牛肉的名声最大,光是看着它那别致的摆盘就会让人食欲大增:被切成薄片的牛腿肉,每一片都“藕断丝连”,然后平铺成一个荷花形状。轻轻一嗅,既有烘烤的香脆,又有麻辣的滋味,夹一片放在嘴里,花椒、胡椒、麻油迅速刺激味蕾。这样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也是罗城人日常的下酒菜,只要走进凉厅子,就能看到那些戴着六角帽、抿着老白干的老汉们,旁边都必定搁着一盘焦巴牛肉。

  包括焦巴牛肉在内,“三大炮”、“干牛肉”、“熨斗粑”、“八宝粥”、“盐酥饼”、“白中白泡粑”、“羊肉汤”共同组成罗城的八大名菜。一天之内吃下其中之四已是酒足饭饱,急不可耐地想到镇外的山野田埂散步,消消饱胀。罗城外边的景色更为淳朴,晚霞中的池塘倒映着茶树,犁田的水牛悠闲地哞哞而叫,三三两两的农民在收拾农具准备回家。在这里,内心的浮躁和喧嚣都可以化为宁静和惬意。

  2010年,罗城成为乐山市唯一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小城镇,这个隐匿在西南小山村的世外桃源逐渐为世人所知。但实际上,这艘山顶的“大船”早就已经驶向世界了——在2001年,有联合国官员惊叹于罗城独具匠心的建筑布局,称其为“中国诺亚方舟”;而在更早一些的上世纪80年代,在澳大利亚洛克斯市,就出现了一条仿造的船形街,这座“中国城”占地9公顷,完全依照罗城的构造布局,让当地华侨倍感亲切,也让罗城成了中国的骄傲。

  文 渝南子 图 史为 黄启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