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为将之道”提升领导力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领导力
  • 发布时间:2010-08-26 11:07
  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42岁,10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0岁。在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为7-8岁,而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岁,与欧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平均寿命7年相比,差距很大。有专家指出,企业寿命也是评估领导力的标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领导力是否匹配企业的发展阶段,能否得到有效提升,将影响着企业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那么,如何提升领导者的能力呢?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子在“为将之道”中,要求为将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或许能给现代企业领导者一些启发。

  “智”为先修炼领导力

  “为将之道”中,“智”居五德之首,包括智慧、智谋、知识三个不同层面修炼。

  智慧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企业领导者要对市场有高度的敏感性去发现商机,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或事后补救。能够事前预防的,是智者:能有效掌控事态发展的趋势、做好事中控制的,是能者;能够事后改之的,是强者,因为只有强者才能去扭转不利的局面。所以“智”的修炼不仅要求领导者在能力上既是智者,也是能者与强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宏观的经济环境、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清晰企业生存环境,捕捉在行业中的发展机会,根据企业情况,做到运筹帷幄与未雨绸缪。这是企业领导者日常经营能力的必修课。

  智谋要求领导者能够在经营与管理中因势而动,有如孙子的战争策略“十倍于敌人围之,五倍于敌人攻之”。在处理问题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透过表象去看本质,避免片面对待或者轻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要因势组合运用策略与战术,来达到经营或管理目的。有的企业盲目模仿西方国家的先进管理方法却换来失败,是因为不清晰自己企业的现实情况而照搬套用,要善于因人、因事而异,适合自己企业的才是最好的。

  知识伴随领导者管理生涯并需不断充实。领导者要“智随职迁”,即智力必须随职位的提升而得到相应的提高。只有不断获取知识,才能为企业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提升自己及企业的竞争力。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经历,提拔了忠诚于企业的优秀员工或技术人才去做管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有企业人才培训的原因,更说明作为管理者必须具有“智随职迁”的意识与眼光。否则可能会成为印证法国成语的佐证,“在第二位时光芒四射,而到了第一位时却黯然失色”。

  有些领导者职务可能很多年不会有变化,但能力随环境、时间变化却有不同的要求,如随着业务调整、人员变化,需要领导者调整管理策略或管理方式。所以领导者在职位没有变化时,仍要有危机意识,通过学习新知识来匹配不同时期的能力要求,做到“智随时迁”。

  “信”的修炼是领导者的立身之本

  诚信是领导者立身之本。C公司的营销总监离职令人非常惊诧!这个与企业风雨同舟十年的创业者为何要舍弃他的团队呢?接到C公司老板留人的重托后,我约见了这位在行业内叱咤风云的经理人,沟通后了解到引发这位营销总监离职的原因。当初这位老板承诺企业做到一定销售额时,给他期权并且调薪,可是企业销售额从几十万元做到几千万时,老板却没有兑现承诺。营销总监在苦等多年后,最终希望变成失望。在他与老板沟通调薪一事时,老板对他又提出新的要求,并且说多年来是公司培养了他。老板的话将营销总监的失望变成了绝望。营销总监既感慨又无奈。最后带走了公司的销售骨干,合伙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这个企业的领导者因不守承诺,失信于人,最后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来分享原有的市场蛋糕,导致业务日益萎缩。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一个领导者没有诚信,就会失去民心,团队就会没有向心力。

  信仰是团队中的核心凝聚力,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信仰的修炼,就无法塑造团队的灵魂,也就会失去感召力、影响力与向心力。领导者要明确团队前进的方向、团队的价值观,引导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自愿去奋斗。另外对于信仰的修炼还必须落实到行动与具体策略或方法上,让团队成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向目标迈进的快乐与成就感,让信仰成为团队成员的精神家园,从而凭借共同的信仰同风雨共命运

  “仁”是领导者打造团队向心力的法宝

  “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可以激发战士与将心心相印。企业经营需要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员工才会与管理者上下同心,为了组织的目标将个人利益置于企业或团队利益之后。战国时期将军吴起吮脓疮感动下属为其战死沙场的事件,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认为经营企业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全力将企业打造成员工心目中认可的好企业。他“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使其在40年间创造出京资集团与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与松下、索尼、本田齐名的大企业。所以,领导者要有仁爱之心,并用行动去关心团队中的每位成员。

  “勇”是领导者个人魅力修炼的重点之一

  “勇”即领导者必须有胆识,勇于承担责任,对于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要把握市场机会,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某医药投资公司基于企业上市战略计划收购一家药厂,在收购的过程中,始终关注拟收购药厂的经营销售细节及企业历史,在长达半年的调研与谈判后,最终放弃了收购。因正逢所在行业发展处于旺盛时期,不到一年的药厂收购价比原来上调了50%,而企业从战略考虑又想收购药厂,结果企业面临两难处境。这个医药公司在收购药厂的过程中,过分关注药厂某些方面的细节,而影响了最终决定,没能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推进,不仅企业从投资回报中收益减少,还错过了企业上市的时间机会与快速发展机遇。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善决策、会决策的胆量,在风险与收益共存时,勇于抉择,并为决策去承担责任而不是瞻前顾后。勇于决策,并不是盲目决策,是具有智慧与胆识的决策,识是指理性地找到决策的依据,是否遵循了决策的程序,是否做了全面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尤其在做风险决策时,一定要兼顾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

  “严”是领导打造团队执行力的保障

  严以治军是千年不变的古训,也有孙子在吴国练兵时杀吴王爱姬的美谈。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在团队中创造一个“严”的环境,做到建立制度有法可依,执行制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来保障团队的执行力。领导者的“严”并不是只对下属,自己要率先垂范。企业制度不仅是约束员工,领导者更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不能成为制度的践踏者。

  孙子除了对于“为将之道”在“德”方面的五个修炼外,还强调“为将五危”的修炼。“五危”是指: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就是说将帅有五个致命的弱点:只知硬拼,就有被杀的危险;贪生怕死,就有被掳的危险;性格忿激,就可能被敌人的侮辱所激怒,因而急躁冒进,招致失败:清廉自好,就有被污辱的危险;宽仁爱民,就有被烦扰的危险。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必死,可杀也”提醒领导者要兼顾全局、掌握全局,运用智谋才有可能让企业生存发展。“必生,可虏也”提醒领导者不要为了稳而过于胆小谨慎,因怕失败而失去了很多机会,最后使企业发展受挫。“忿速,可侮也”告诫领导者不能为了一时之气,一味求成绩,而忽视客观事实,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廉洁,可辱也”提醒领导者不要因为一时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开始浮躁追求名利,最后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爱民,可烦也”提醒领导者要以企业与团队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因一时仁爱,感情用事,对员工的错误姑息放纵,否则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士气。如刘备在失荆州后,带着所有的老百姓撤退,结果被曹操率3D00精兵快速追上,刘备决策时不能从长远利益与全局利益出发,最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