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支付蓬勃兴起,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移动支付,零售业,电子商务
  • 发布时间:2015-10-23 17:40

  移动支付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千亿美金市场。同时也是移动互联应用的重要入口,那么,移动支付到底有哪些细分市场,缘何如此重要?让我们且看专业分析。

  移动支付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千亿美金市场。根据Gartner的调查,2014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值将达到325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8%。而在中国,移动支付则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各类移动支付手段层出不穷。作为移动支付技术的终极发展方向,技术终将在千帆过尽后主导移动支付。NFC当前用户习惯逐渐转变,央行标准扫清障碍,“闪付”POS机迅速渗透,NFC手机加速出货,产业链各方合作共赢,中国NFC产业各项启动条件皆已成熟,只待展翅高飞。今年9月份,苹果如期推出iPhone6,并与我们事先的预期相符,是款具备NFC功能的智能手机。苹果进军NFC支付,必将给NFC全行业带来巨大正面影响。在iPhone6强劲需求的带动下,NFC手机设备有望加速普及,且将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手机标配。

  移动支付是移动互联应用的重要入口,移动支付趋势不可逆转。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相关的行业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各商家均意图趁行业变革之际,率先进入移动互联领域,争夺市场份额。其中,移动支付这块大蛋糕,涉及金融业、餐饮业、零售业等多类行业,支持从线上到线下支付的多种应用场景,是重要的移动互联应用入口。“得入口者得用户”拥有了用户便拥有了价值变现的可能。移动支付未来的变现方式有多种,比如在大数据时代,利用海量的用户支付数据,可以了解用户的消费偏好、消费能力和消费种类,以此为基础进行精准营销,可以获得任何时代都无法企及的高性价比营销收入。移动支付战略位置如此重要,因此也成为各商家争夺的重点。未来现金及银行卡交易将逐步被移动支付所取代已基本可以预见,未来移动支付趋势不可逆转。

  移动支付的三个发展阶段

  移动支付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O2O电子商务支付以及近场支付。其中,近场支付是移动支付发展的终极阶段,NFC支付将居于主导地位。

  1)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

  即基于移动互联网把PC端照搬过来的模式。典型代表为支付宝手机客户端、银行网银手机客户端等。

  备注:支付宝手机端是远程支付的典型代表2)O2O电子商务支付。

  目前互联网支付巨头纷纷针对这一领域推出一些创新支付形态,从而为移动支付产业带来一个短期的高速增长态势。该类支付技术的典型代表主要有四种,分别为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手机刷卡器支付和基于LBS技术的iBeacon。

  备注:二维码、声波、手机刷卡器和iBeacon是O2O电商支付技术的典型代表

  其中,二维码本身是一种可读性的条码,终端设备在扫描和识别了这些数据之后取得支付数据,并借助网络实现远程支付,过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因而应用最为广泛,但带来的问题是安全风险高;声波支付利用声波的传输,完成两个设备的近场识别,进而借助网络实现支付,目前支付宝钱包和中国银行“中银易商”客户端已运用该功能;手机刷卡器是读取磁条卡信息的外接设备,通过手机设备上的3.5mm音频插孔来传输数据,刷卡器本身没有支付功能,需借助支付软件的配合才能完成支付、收单功能,目前推出手机刷卡器产品的公司国外有Square,国内有拉卡拉、盒子支付等,但国内因收单方POS端受到管制,只能在个人客户中应用;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以iBeacon为代表,是基于蓝牙4.0低能耗版协议所开发的技术,商家可通过部署iBeacons基站实现室内定位,但定位精度最高只能达到1m,定位精度的不够从而导致其在支付领域困难重重,目前iBeacon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尚处构想状态。此外,O2O电商支付技术中的二维码、声波、手机刷卡器支付功能均需借助网络才能实现,因此其连接速度也受到网络限制,用户体验差强人意。

  2)近场支付。

  随着近场行业标准、受理环境、应用场景、应用内容等基础条件的逐步成熟,近场支付将会迎来市场的爆发式放量。典型代表即NFC支付技术,目前全球成功的案例为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推行的手机钱包业务“Osaifu-keitai,2013年其手机钱包用户渗透率已超过70%。”当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正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时期。

  备注:近场支付是移动支付发展的方向

  常见的近场支付技术还包括NFC、蓝牙、红外线等,NFC支付优势明显,未来将居于主导地位。在能耗方面,相对于低能耗蓝牙比红外线低,NFC对能耗要求更低,即使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具有NFC功能的手机依然可以通过其射频模块激发来完成电子支付。在便捷性方面,红外线信号具有方向性,低能耗蓝牙建立时间很短,NFC所需的建立时间也非常短,尤其适合地铁、公交等快速通过类应用场景。在传输距离方面,NFC小于0.1m,达到厘米级,而蓝牙和红外线的传输距离都在米级甚至十米级,较短的控制距离使NFC精确度较高,在近场支付中独具优势。另外,在安全性方面,红外线保密性差,蓝牙通过软件加密,而NFC的卡或终端内置SE安全芯片,通过密钥认证来保证安全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功耗、还是便捷性、精确度、甚至还有安全性,NFC都是目前最适合近场支付的一种技术,从技术评估的角度,NFC将会成为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

  关于移动支付的政策及标准

  1)央行统一标准,中国近场支付政策障碍彻底扫清

  标准之争曾经是阻碍中国近场支付大规模应用的拦路虎。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中,银联与运营商各自均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但却在移动支付标准上存在着分歧。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和移动主导的2.4GHz标准之争历时多年,严重阻碍了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进程。在具体解决方案上,包括移动主推2.4GHZ的RF-SIM方案,电信提出的SIM-PASS方案,以及NFC手机方案。三种方案各有优势,却由于银行、运营商两大阵营势均力敌,中国近场支付市场一直处于混乱状态。

  央行强势出击,中国近场支付标准之争尘埃落定。2012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2.4GHZ付系列技术标准,明确提出金融行业标准以13.56MHZ作为近场支付非接触通信技术的基础,只可在封闭环境比如城市公交或校园网内继续试点使用,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近场支付标准之争终于得以平息。

  现实中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大部分线上业务已经不走银联通道。按照发改委最新下调后的费率计算,以费率居中的一般类为例,包含百货、批发、培训、中介等,刷卡手续费达0.78%,其中,发卡行服务费为0.55%,银行卡清算组织网络服务费0.08%,收单服务费为0.15%。而费率较高的餐饮娱乐类,包括餐饮、酒店、娱乐、珠宝首饰、房地产、汽车销售,刷卡手续费合计高达1.25%。而目前支付宝、财付通的二维码支付费率只有0.6%左右,自然受到商家的欢迎,但其中支付费率的分成只有两方——第三方支付企业和银行。二维码支付受挫可能是缘于动了银联的蛋糕。如果扫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快速铺设推广,银联在线下市场将被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所绕过,银联失去的不仅是线上支付的新增蛋糕,甚至线下支付的原有主导地位也将岌岌可危。互联网金融的强大爆发能力已使银联深刻感受到威胁的紧迫感,因此,央行暂停扫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除了安全因素外,仍有蛋糕将被分食的因素可循。

  NFC支付延用传统支付的分成方式,不动任何一方的原有利益。而在银行、银联、运营商确定的NFC合作模式中,银行及银联延续传统POS机时代发卡行、收单行及跨行手续费的分成比例。“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面对互联网系的咄咄逼人,金融系及运营商系合作意愿将显著加强。

  中国移动在NFC布局的五大要素

  1)手机终端。

  中移动在2014年3月发布的《TD定制终端产品白皮书》显示,2014年计划销售NFC终端3000万台;除此以外,中国移动4月22日表示,为普及NFC终端,每卖一台NFC手机,中国移动总部会给30元的补贴,由此估计,中移动计划2014年NFC手机销售3000万部,每部补贴30元,中国移动将向手机设备制造商补贴9亿元;中国联通2013年9月也表示今后2000元以上的集采产品都将支持NFC功能;中国电信自2014年1月起,新上市的3G终端将逐步实现全部机型支持NFC,且4G天翼终端将全部支持NFC,预计2014年支持手机钱包的天翼手机机型超过40款。

  2)NFC-SIM卡。

  2014年中移动总部发文要求,4G卡默认要绑定NFC-SIM卡;2013年12月,中国电信公告集采的1300万张4GLTE卡和5000万张NFC-SWP卡均支持NFC功能,采购规模大幅超出之前3000万张的采购计划。

  3)相关应用。

  TSM平台是为实现行业合作,支持“一卡多应用”提供的一种安全的发卡管理服务平台,是手机钱包业务开展的核心。其主要功能为应用发布、应用删除、应用锁定或解锁、用户和应用提供商相关信息管理及SIM卡空间管理。目前运营商正在联合银联合力推广TSM平台建设,移动的手机钱包TSM管理平台中集成了银联的TSM专区,通过统一的模式提供行业级的解决方案。备注:TSM多应用开放平台是NFC手机钱包业务的核心

  4)客户端。

  客户端建设为用户提供手机钱包业务统一入口、实现TSM与SIM卡间空中下载的代理。中国移动推出的“和包”是基于SIM卡的手机支付应用。利用NFC手机可将银行卡、公交地铁卡、会员卡、积分卡、企业门禁卡等集成到SIM卡里,为用户提供多卡合一、一卡多用的服务。

  4)受理环境。

  与银行、银联等机构合作加快受理环境建设,扩大收单环境覆盖。中国移动携手银联改造POS机,与20多个城市公交地铁达成合作,与社会代理渠道合作加速商圈覆盖,并将继续加大与金融、公交、地铁、各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力度。

  银行负责POS机终端的安装和维护,聚集受理网络和商户。银联正着力推进与NFC手机相适应的受理终端——“闪付”POS机。根据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全国“闪付”终端近300万台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手机支付受理,这一设备主要是对直联收单领域的POS机功能进行改造,每台费用补贴在300到500元,银联此项投入已达9亿到15亿。此外,已有近20家商业银行进入银联的移动支付平台,另有近30家银行已完成签约或即将上线。

  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虽然NFC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客观条件均已逐步成熟,但业务的盈利性仍然是能否大规模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协商与探索,目前NFC支付产业链各方已经初步达成了利益的协调,具体来看:运营商可凭借SIM卡空间为基础,搭建多应用开放平台,向银行、第三方应用机构提供租赁或应用服务以获得收入,同时提升用户粘性,保障并促进主营业务收入。运营商推行NFC的主要动力来自于NFC为其主业带来的贡献。以中移动为例,第一,可以提高用户粘性,因为用户一旦使用手机钱包,就很少会离网。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手机深圳通”用户离网率为0.63%,相较于全网用户3.19%的离网率下降非常明显;中国移动北京“手机钱包”用户的离网率在0.5%以下,而中移动北京用户的平均离网率是3%;中国电信2012年开展刷手机加油优惠活动,离网率从2.39%降到0.2%。

  其中卡空间租赁服务主要针对银行,即运营商定制大容量的SIM卡,银行通过租赁SIM卡空间用于加载金融应用开展合作。该模式是双方合作最简单的方式,商业银行仅向运营商支付空间租赁费,其支付所得全部归自己所有。目前日韩运营商NFC业务采取了这一收费方式,参考收费标准为0.002元至0.005元/KB/月/用户,每个用户每年花费约2到3元。银行体系可凭借移动支付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手续费收入,并可以通过金融电子化降低发卡、运营成本。首先,在线下支付领域,银行体系对商户刷卡手续费分成方式为发卡机构、收单机构、银联7:2:1,而在NFC支付领域,银行体系延用线下支付分成方式不变,运营商不参与“721”分成,原属银行的利益不会发生转移。其次,地铁、公交等小额支付环境具有封闭性特点,原本是银行无法企及的领域,但由于NFC支付具有开放性,可将地铁、公交刷卡这些场景都容纳进NFC的受理环境,银行可借此扩大市场蛋糕,提高揽储能力。此外,银联与中移动共同基于移动支付建立的跨行业TSM平台,用户可以实现“空中”申办金融IC卡,用户可将新申办的金融IC卡账户信息直接下载至中国移动SIM卡中。

  SIM卡即相当于金融IC卡,比银行柜面、邮寄等传统办卡方式更简便,也可以节约银行的发卡成本。根据央行的预计,2014年金融IC卡的净增量将达到5亿张,而目前每张金融IC卡价格为9到10元,若办卡全部转移至“空中”可为银行节省近50亿发卡成本,可见其中利润之巨大。

  POS机:短期内有一定市场空间NFC产业链首先收益的将是涉及到受理环境改造的相关POS机厂商。我国POS终端发货总量呈增长态势,2013年底,境内联网POS终端首次突破1000万台,同比增长49%。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POS终端的渗透率仍属偏低状态,目前我国每千人拥有7台POS机,而欧美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POS机30台,美国甚至达到每千人35台;此外,2013年底我国每台POS机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396张,而2005年底欧盟平均每台POS机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94张。未来我国POS终端发货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主要标杆企业:新开普、新大陆、天喻信息新开普:借移动支付浪潮,向互联网平台运营商转型新开普专注于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平台软、应用软件及智能终端的研发、生产、集成、销售和服务。目前,公司以已形成了6大平台系统,40多个应用功能子系统以及260多种不同型号规格的智能终端系列产品。

  文/符健 陈宝健 平安证券研究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