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水救谁”论婆媳关系 婆婆与媳妇,注定不能和睦?

  “母亲和女友同时落水,你会先救谁?”近年来,这样一个十分虐心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各种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之中,几乎每次都能引起一番热烈讨论。如今,这道“雷人”的题目摆在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的数十万考生面前,只是考题把情景由“落水”改为“火海”。此后,司法部网站公布了该题的参考答案:在火灾之际,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构成“不作为犯罪”。

  虽然参考答案显得有点以偏概全,但这个问题深刻反映了我们一种集体焦虑,即:母亲和伴侣,谁更能获得男人的关注和保护?他最重视谁?谁排在第一位呢?这一连串的提问,折射出中国婆媳长久以来的三角关系,两个女人都想成为胜利者,而男人则求神拜佛祈求“姑奶奶,拜托你们不要再争了。”

  这样的三角关系,存在于许多家庭之中,深陷其中的人们,难免对异曲同工的“落水救谁”问题产生深深的兴趣和共鸣。我们也不妨借此深入探讨一下,当今越演越烈的“婆媳矛盾”该如何解决。

  【事例直击】

  现实版“妻子和妈掉水里救谁”

  妈妈老婆一起掉河里

  小伙先救妻被父亲责怪

  放假期间,郭某带妻子小青回老家。郭某父母农闲时会到河中下网打鱼,家中有两条小渔船。郭母提出,陪小夫妻俩一起到河里看看。三人坐一条小渔船向河中划去。郭母在船的一角下网。小青好奇地走到船尾去看郭母下网,结果船发生倾斜。小青在船尾站不稳,惊吓地大喊起来,身体向河一侧倒去,郭母想上前抱住小青,郭某也急了,想过来拉两人。小船顷刻失衡,三人同时落水。三人中只有郭某会游泳,郭某当时也没有多想,只觉得小青离他近一点,所以就向她游过去,幸亏船就在旁边,郭某拖着小青游到船边,让她拉住船边的环子,随后转身去救妈妈。当他游到妈妈跟前时,妈妈几乎已经没有了气力,身体也没有反应了。郭某一边拉着船,一边拖着妈妈,大概游了五六分钟,才到岸边。幸好三人都逃过了一劫。

  郭母亲醒来后,并没有责怪儿子:“要不是儿子,我这老命就丢在河里了。”郭爸爸却对儿子先救媳妇的事有些不满,“他妈都要没气了,他还拖着船,就怕媳妇危险,媳妇都拉住船的铁环了,还有什么危险?!这时候当然应该先救他妈,等他妈安全了再去将船拉上来。”

  妻子和妈掉水里救谁?

  苏州男子先救了妈

  近日,苏州的一位男子的妻子和母亲发生争吵,婆媳争执不下,妻子一气之下从小区旁边的河上跳了下去,没想到婆婆随后竟然也跟着跳了下去。那么问题来了,先救哪一个呢?据现场群众说,儿子跳下去先救了自己的妈。那老婆怎么办?还是多亏了隔壁一位热心大哥。据目击的邻居称,是隔壁楼一位水性不错的大哥出手相助,把妻子拖了上来,这才化解了这一难题,避免了悲剧发生。消息在社交网络走红后,网友们很快分成了“该先救媳妇”和“该先救娘”派,针锋相对地辩论了起来。

  这位男子的妻子和母亲是在吵架时跳的河,气头之上的冲动行为并不可取。而作为这名男子,夹在两个最爱的女人中间,听她们的争吵也不可能不冲动。气头上的争吵总是有伤和气,其妻子首先跳河也就是先做出了错误的选择。男子在气头上选择先救母亲可能是因为之前的口头之争,也可能是因为气妻子轻生的错误选择,也可能是危急中来不及选择就近救母。因此,在其理智和清醒的情况下,不一定会如此选择。

  如果这位男子危难中救的是妻子,不知道今天的新闻会不会让其接受更多的指责。

  【社会调查】

  婆媳关系依旧难处

  现在的婆媳矛盾越发容易激化

  某知名婚恋网站一项逾7.5万人参与的调查表明,46%的媳妇对婆媳关系表示“顾虑”。另一项有110位年轻媳妇参与的调查则显示,15%的媳妇认为婆媳关系融洽;46%的媳妇认为与婆婆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双方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22%的媳妇认为与婆婆有一些矛盾,平时尽量减少跟婆婆接触;还有17%的媳妇认为与婆婆“水火不容”。

  华南脱单联盟创始人段叔(段峰岭)对记者表示,婆媳矛盾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首先,婆婆儿媳本就是陌生人,只是通过儿子作为桥梁连接起来,本质上并不了解。面对生活琐事,成长背景不同的两人难免有相互看不惯的时候,容易出现矛盾。其次,新一代年轻人的个性比老一辈更强烈,随着女性意识崛起,现代女性大多更注重事业,家务能力相对较弱。而这一代的老人大多仍秉持着女性应该持家带孩子等老观念,未能与时俱进,总是用老眼光来看问题,与现代媳妇之间的冲突不断。此外,现代社会中的男性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挣钱、买房、购车、孝敬老人等等,处理家庭事务的能力就会下降,所花费的精力也不足,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调和婆媳矛盾,也是造成婆媳关系紧张的一大原因。

  七成受访者认为婆媳关系可调和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20人中,有8个受访者表示婆媳矛盾产生主要是因为价值观不同,包括家庭财务、消费状况、子女教育的矛盾;2人表示主要原因是对丈夫(儿子)的争相关怀,嫌弃对方的照顾不够周到;1人称主要原因是双方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不为对方考虑;1人称婆媳彼此认为对方是“外人”,总拿对方与自己的妈妈(女儿)进行比较;3人表示因为婆婆尊卑地位观念强;1人称媳妇嫌弃老人行动不方便;4人认为是由家务活的分配以及完成质量决定。

  虽然每一位受访者都认为婆媳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但是有14位受访者都认为婆媳关系可以改善,公务员张小姐说:“我和婆婆在价值观上存在不少分歧,不过她说出她的观点时我尽量不反对,不顶撞她,这样我们还是能和睦相处的。”已经有两个外孙的何女士表示:“我和媳妇带孩子时在换尿布、喂米糊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意见,有时挺生气的,不过最后儿子都会哄回我。”

  此外,针对发生矛盾时谁应该先让步这一问题,10%的受访者选择婆婆,30%的人选择媳妇,40%的人选择谁错了谁让步,20%的人选择交给老公(儿子)去调和。

  婆媳关系总体上看明显改善

  此外,在受访者眼中,一个合格的婆婆或者丈母娘必须具备理解包容、热情、会说话、尊重且不干涉子女等新的综合素质,一言以蔽之就是“理解万岁”;而“帮助带孩子”、“帮忙承担家务”等传统需求在逐渐淡化。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在由大家族向小家庭转变的中国家庭结构变迁中,小夫妻们对婆婆和丈母娘的预期和态度同样出现了变化。

  而上述调查也显示,现在中国城市中的婆媳关系中,“水火不容”和“胜似母女”的两个极端状况很少见,绝大多数的婆媳关系属于“求大同存小异”的基本和睦状况,总体上看明显改善。

  【街谈巷议】

  婆媳,永远的冤家?

  婆媳的心态是矛盾根源

  东莞理工学院的王老师认为,婆媳关系的矛盾和媳妇、婆婆的心态有关。很多媳妇虽然不会把婆婆当外人,但会把婆婆当做她和老公小家庭之外的人,总会觉得婆婆就是不喜欢自己,觉得老人毛病多。

  而在婆婆眼里,媳妇就是“别人家的姑娘”,是一个外来人口,她永远拿不出对待自己女儿的心态来对待媳妇。如果这个婆婆不挑剔,她顶多也就认为这个媳妇是家里一个不重要的人物。如果婆婆能把媳妇当亲女儿看,媳妇把婆婆当亲妈看,关系自然就好了。

  养老体制不健全激化婆媳矛盾

  广州大学的刘教授表示,婆媳关系紧张的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养老体制问题。“养儿防老”这是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固有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同时老百姓也没有其它养老体制保障下,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儿子。这种寄托不仅是单方面要求儿子怎么做、达到什么孝顺标准,同时也把这些标准加在儿媳身上。另一方面,因为“养儿”的成本太高了,18岁成年的儿子一般还处在高中阶段,完全没有自我养活的资本,之后的四年大学是一个家庭物质付出的一个高峰,但最高峰还是出现在结婚买房、疏通关系找工作等。即使不上大学,提早参加工作的人,房子车子等也是父母资助。可以说一般家庭的父母,都是几十年省吃俭用,委屈自己,把全部积蓄花在孩子身上。在这种前提下,巨大的付出是要有对等的回报的,所以,有意无意地,父母对儿子的要求、对儿媳的要求就会高,各种矛盾就容易激发。

  婆媳间应多交流沟通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陈老师认为:婆媳之间缺少沟通会引发矛盾,多交流沟通是调和婆媳关系的法宝。沟通在任何一种关系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不仅夫妻间需要交流,父母与孩子间需要交流,婆媳间更应该多交流沟通。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本来婆媳间就存在距离,她们的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生活阅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婆婆作为长辈,自然希望媳妇能够主动和她们亲近,因为在她们眼里,媳妇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二是因为婆婆也需要倾诉,有些事情只能说给女人听,若是没有女儿的婆婆,一般都会选择和媳妇说说,以此来减轻自己心理的负担。尤其是年纪大了,儿子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听母亲说家长里短,如果媳妇可以多陪陪婆婆,将婆婆当成自己的母亲那样对待,就会发现婆婆其实没有那么挑剔了。

  【市民心声】

  母爱和爱情之间能否有“两全法”

  婆婆看媳妇

  女人就要勤快一些

  与媳妇已同住8年的关女士认为,媳妇应该要勤快一些,多做家务。“我媳妇是独生女,以前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她刚嫁过来的时候连饭都不会做,后来被我逼着她学做饭。但是我觉得她平时还是懒了点,比如如果她早下班做饭也不积极,洗碗的时候感觉她也不乐意,还有就是衣服几天才洗一次。平时都是我接孙子放学已经帮她减轻负担啦,我觉得她应该更积极一点做家务。”

  不过,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刚当婆婆不久的女士说,其实她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相处。汤女士说:“其实很多新的观念和想法我都能接受和理解,所以我和媳妇都有共识,要互相尊重、乐于倾听对方的意见。”

  媳妇看婆婆

  保持距离便可融洽

  银行职员曾女士表示,和婆婆保持一定距离是融洽相处的好方法。“其实我婆婆有一些很传统很奇怪的思想,刚开始我们同住时,有一次我把内裤晾在阳台的最外面,婆婆看到后说这样子是风骚的表现,要我马上把内裤晾在最里面;还有一次我的内裤晾在较高的衣架上,老公内裤的位置比我的低,婆婆说我想驾驭老公。我觉得这些想法有点无理取闹,最后和老公商量供房子搬出去住,现在只要知道婆婆准备来我们家,我就会提前处理好晾衣服的问题,避免矛盾发生。”

  自由职业者马女士表示自己是比较尊重婆婆的人,“老人家难免有些传统思想,她始终辛苦养育我的老公,我觉得有些时候即使我不同意她的观点,但还是应该考虑她的感受。我们比她们要多读一点书,更能接受新鲜事物,也应该更能接受不同的观点,孝顺长辈是基本素养。”

  儿子看老婆老妈

  男人的夹板之痛

  在老婆和老妈之间,男人成了夹芯板,正所谓“手背是肉,手心也是肉”,如何兼顾好两方有时真令年轻丈夫感到头疼。

  周先生说:“婆媳间发生矛盾时,我经常是两面受气。如果是一些有明显对错之分的问题,我会‘帮理不帮亲’,如果是无法分对错的问题,我通常会先让妻子让让我妈,事后再哄妻子。”古先生则认为两个女人都是因为在乎他和孩子所以才起矛盾,所以每次都会积极做好调和工作,“我两边都会哄哄,有时她们闹完矛盾,我会马上到街上买点小礼物回来哄她们。”

  【权威声音】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先救谁”

  (广东天旗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刘开正)

  “落水救谁”这个问题,司法部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为救女友而未救母亲,构成“不作为犯罪”。那是因为母亲是家庭成员,而女友没有得到法律上的认定关系。根据《婚姻与家庭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存在互相救助的强制义务,所以如果把女友换成妻子,那么妻子和母亲一样都是家庭成员,都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

  这时候回到“落水救谁”的问题,救人是一种紧急的情况,我觉得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母亲和妻子落水,母亲距离自己很远,妻子距离自己很近,母亲更危险,生还的希望不大,那么救妻子会更有意义,如果为了舆论压力而先去救母亲,可能到最后连妻子都救不了;反之亦然。

  媳妇要谦让婆婆不要太强势

  (广东时事评论员 一鸣)

  事实上,“落水救谁”是个到现在都没有标准答案的事情,尤其在中国,婆媳关系是几千年都无法解决的难题。“救妈还是救女友”考题引起全国关注说明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给予我们的帮助、指导很有限,做婆婆的和做媳妇的都很无奈,而家中男人夹杂在两个女人中间,成为“双面胶”,两头受气。

  在此,我提几个建议供大家参考:一,年轻人如果有条件,不要和父母同住,可以住楼上楼下或者附近,既能照顾老人,又不会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二,老人最好不要在儿女的家庭生活中扮演太强势的角色。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将你几十年的经验当成准则,如果你强加给他自己的经验,只会让他们心生反感。三,对年轻人而言,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在一些琐碎的生活细节上要学会谦让、容忍老人。

  【小结】

  学会自救 不要给老公出难题

  “落水救谁”其实是一个主要针对女人的“千古难题”。孔子说过:“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女人是弱者,永远需要求助。英雄救美,这是男权社会一个“总的世界观”。母亲和妻子女友同时落水,决不是偶然的,它代表了女人始终被社会潜意识视为一个麻烦。奇怪的是,很多女人似乎很享受自己的这种需要救助的地位。

  在现代风险社会,男人和女人都得学点生存技能。把自己设定在弱者的地位,老是等着男神的救援,这靠谱吗?就算男神降临,他还得在老婆、女友与自己的亲娘之间作出选择,女人注定了要为此纠结伤神。聪明的媳妇,应学会自救(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危难关头),尽可能不给老公出难题。

  文/钟紫燕 谢恩恩 莫莲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