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曼翁书画篆刻辑评

  • 来源:中国书画
  • 关键字:沙曼翁,书画
  • 发布时间:2015-10-29 18:47

  林老(林散之)长曼翁18岁,忘年相契,相互切磋,艺愈精而谊愈深。多年前,林散之第一次收到沙曼翁书写的一幅分书对联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不但高悬壁上,而且倍加推崇,使逆境未除的沙老更增添了施展艺术才干的信心。对艺术的共同追求,继承传统和勇于创新的共同见解,使两位分居两地的书法家在感情上达到了“心有灵犀”的田地。林老提出,“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书法之变,尤为显著”;曼翁则主张法古而不泥古,不为古人奴,反对活人写死字。他们都身体力行,在作品中除尽俗气霸味,达到炉火纯青、心手双畅的高度。

  ——张增泰

  先生治印不喜整饬工细,故于印内,取法多在秦汉印中质朴、浑厚、富有金石气一路。先生善书石鼓、秦诏版、汉篆、汉简,注重笔墨情趣,故于印外,则印从书出,以自家风格的篆书入印。印内与印外之结合本晚清诸大家成功之关键,而其中先生显见受吴昌硕影响最大。观其印作,涉猎广泛,气象正大,既立定秦汉印,又广涉古玺、封泥、砖瓦、造象、元押,以宏其趣。顾其视野,似正源于吴昌硕而拓展也。然先生印内与印外皆能不落蹊径,脱尽流俗,既得古趣又有书写之意,印从书出,遒劲尔雅,一仼自然,似从胸中流出,故能度越吴昌硕弟子流亚,自成一家风范。纵观当代印坛,先生乃卓然为一大家也。

  先生晚年治印渐趋平淡,称“平平淡淡中有真味也,浅人不解,要奇要怪,实属下乘”。又云:“作书作印,拘于点画之齐整,失之于笔墨与气韵,终属工匠伎俩,为人所不取也。”当今印人,多染时风,浮躁刺激。用刀激励者有之,用字奇怪者有之,花俏装饰者有之,唯缺先生所言平淡天真且富笔墨气韵之境界也。奇怪花俏可夺人眼目,然久则可厌;平淡天真是为大雅,大雅之美,愈久愈深。故先生之印可作治时病之良药也。

  ——黄惇在网师园喝茶时,沙老与我大谈“正路”,如作篆须通古文字学,不可杜造;学书须打好正书底子,学唐碑或北魏墓志;学隶书要以汉碑为基础;学篆刻要在秦汉印上下功夫等等。同时他又大斥“野道”,如妄自造篆,用笔故作老态,结字故作变形,耍小聪明、做小动作等矫揉造作之习,并点名批评了某些名家及其作品。我听了大为吃惊,但又觉得他说得甚为在理。从那次听了他的这番议论后,更坚定了我广泛、深入地钻研书法、篆刻传统的信心。在苏州期间,我多次去沙老家,每次的话题都会很自然地落到“正路”与“野道”的问题上。除了交谈,他还多次当面作书、刻印,给予我很宝贵的观摩学习的机会,我意识到这正是他以其艺术实践给我示范什么是“正路”。

  沙老运刀十分贯气爽畅,使我感悟到前人篆刻强调“使刀如使笔”的道理。而其刻出的笔画有粗有细,有虚有实,皆是在干净利落的连贯运刀中实现的,不是靠反复修刻做出来的,给我的审美印象正应验着赵之谦所谓“有笔又有墨”的道理,还使我感到这里同时表现出了古印剥蚀的趣味所造成的特有的美感。沙老的篆刻钻研秦汉印很深,真正可谓得其神髓,又兼融着吴昌硕印风的一定因素。

  ——徐利明

  说到绘画,沙先生自认他的画属于文人画一类。事实确乎如此,他的画多以水墨为主,不画大红大绿,不趋势媚俗;笔墨简括、冷峭、孤高,讲究“以我之少少许,胜人之多多许”;表现手法上不重勾勒填色、工笔重彩的技法,而侧重以书法艺术中灵动的笔墨去绘制物象,即通常所说的“以书法入画”,画面布局上则重视题跋,即通常所说的书、画、印、诗的和谐统一,其书章的比重往往与画各半。所以欣赏沙先生的画,一方面他的画本身笔墨不多,但“意到便成”,极富意趣,自有一种清新、淡雅、秀逸的境界;另一方面,其无画处亦自有画,一种空灵、透气可以排除人之郁闷之感觉。此外大段的题跋,不仅内容富有书卷气,而且精美的书法印章艺术也使画作平添了无限的情趣。

  ——孙逊

  沙先生不愧为篆刻大家,所治印章变化多端,操刀不激不厉,蕴藉而有韵致,高大而不粗野,十分令人心仪。他的书法兼擅篆、隶、行、楷。篆书得乃师萧退庵先生真传,隶书则吸收竹简木牍的萧散,轻松而不流滑。行书题款也常常有其萧师遗风。小楷则清气袭人,无半点俗气。

  沙先生待人真诚,对我们晚辈关爱有加,常告诫我们搞书画篆刻必须多读书,搞篆刻更须通小学。由于笔者特别欣赏沙先生治印,故忍不住向他索印,他有时答应把印石留下,日后再刻,偶尔也在我提供的印石作篆,然后让我带回去自己刻。还有一次是由他篆写后,交谭以文刻就,再给我,现在回想起来,沙老实际上通过这样的做法来培养、提高我们的刻印水平,真是“教育无痕”啊。

  ——葛鸿桢

  一个篆刻家必须是书法家。虽不一定是古文字学家,但必须涉猎古文字的源流正变。虽不一定是画家,但必须懂画。虽不一定是文学家,但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虽不一定是历史学家,但必须对印史、印论,书史、书论,画史、画论有所研究,有所见解。不仅要有艺术修养,更要有道德品质修养。这就是我拜读沙曼翁先生印论所留下的最深刻的总体记忆。

  ——刘云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