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评判之外——南宋秦桧其人其书小议

  • 来源:中国书画
  • 关键字:秦桧,书法
  • 发布时间:2015-10-29 19:10

  2011年9月8日,南京市江宁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在新馆的《千秋江宁》展厅中,一尊坐着的秦桧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秦桧一坐”激起千层浪,此举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大讨论。许多网友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随意改变,秦桧不可翻案;但也有网友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尊重历史史实,不能只看表面。抛开道德问题不论,在南宋早期的经济、文化发展上,应该说,秦桧是有很大功劳的,尤其是在文化和书艺上,有着自已独有的贡献。

  秦桧(1090-1155),字会之,南京江宁人。他出生于一个汉族地主家庭,父亲当过静江府古县(今广西永福县境内)县令。年轻时,秦桧做过乡村教师,但他对这个职业并不满意,曾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可见当时他的志向不甚远大。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秦桧考上了进士,初任太学学正,后任御史中丞,曾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靖康年间,他与宋徽宗和宋钦宗一同被俘北方。南归之初,他升任礼部尚书,后两任宰相,前后执政18年。众所周知,宋高宗力主对金妥协,遂与秦桧君臣合计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主战的岳飞,秦桧由此为世人所唾弃,遗臭万年。

  南宋虽偏安江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其理学、文学、史学等领域都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朱熹、陆九渊等理学集大成者,也有像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辛弃疾、陈亮、文天祥等这样杰出的诗人。南宋书坛一百多年,虽然没有出现过苏、黄、米、蔡这样一流的大书家,但也不乏能书者。吴说、吴琚、张即之等当年都曾以书法名世,而秦桧、赵构、岳飞则都是南宋初期的书法高手。史载,宋高宗赵构写六经与《论语》《孟子》之书毕,“秦桧因请刊石于国子监,仍颁墨本赐诸路州学。诏可,刻于石者有翰墨志一卷,真草、孝经一卷,御临历代帝王名臣法帖十卷、草书千字文一卷,真书小楷千字文数本,赐州学六经刻石。各州往往建阁储藏。”(事见董史《皇宗书录》)此举虽有马屁逢迎之嫌,但客观上讲却是对当时书法事业的发展的推动。当时书家,学苏者最众,学米者次之,学黄者更次之。秦桧也不例外,但更为高明,他以“学书必以锺、王为法,然后出入变化,自成一家”为指导思想,故终能独树一帜,形成自已的特色,成为南宋最具个性的书家之一。

  同时,秦桧热爱收藏,尤其是书画的收藏。清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记载,秦桧的书斋名为“一德格天阁”,并于此中存蓄古物。明朱存理《铁网珊瑚·书品》载,宋代范仲淹所书《伯夷颂》曾为秦桧收藏。《伯夷颂》为文学家韩愈代表作,旨在赞伯夷精神,严厉批评当世之士的处世态度。范仲淹写此颂亦借古说今,秦桧则在《伯夷颂》后书有题诗。至元代,柯九思曾观赏此帖。明詹景凤《詹东图玄览编》又载,秦桧曾藏有文与可所画梅竹一幅,且画上有宋高宗所题“乘鸾仙子付秦桧”字样。此外,明王世贞《古今法书苑》、清沈辰《书画像》以及《书画史》等都录有秦桧小传。

  围绕对秦桧的褒贬,南宋还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书画作品和书画家。相关手札如《胡邦衡札子》《赵忠简辞郡帖》《韩蕲王总领帖》《翟参政宣抚帖》,以及记有秦桧用事的陆放翁《跋傅给事帖》等。人物如画家扬无咎,书家胡寅、胡宏等,他们均因反对秦桧而声名益彰,名将岳飞就更不用说了。

  秦桧是佞臣,虽颇擅笔翰,但留存于世的书作却出奇得少。这显然是受“以人定字”“字如其人”的评价标准影响,恶其人者便秽其书。文献中就有秦桧书法被后世裁剪、磨灭、损毁的记载。如《珊瑚网》记载,《胡邦衡台慈分赐札子》上因有秦桧题批,后被人裁去。《宣圣及七十二子赞碑》立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十二月,后有秦桧题跋。明宣德二年(1427),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吴讷令人磨去秦桧跋,并自为文识其本末(事见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陶宗仪《书史会要》亦记:“(秦)桧能篆,尝见金陵文庙中栏上刻其所书‘玉兔泉’三字,亦颇有可观。”此外,据载,永嘉本《兰亭序》后亦有秦桧题识。今天,这些与秦桧相关的题跋、题字均已不见踪影。

  就笔者所知,今天仍能见到的秦桧书迹有《凤墅帖》中所录的《都骑已临帖》和《别纸勤恳帖》,以及网上所传的《深心帖》。《别纸勤恳帖》为行楷书,共计十行。其字形笔意多受黄庭坚影响,用笔舒展,结构峻拔右上角,暗合了黄字笔画的以欹侧取势。但秦桧此帖字似又少了黄字的中宫敛结、四周发散的“辐射式”结构,比起黄字来,其中宫更加宽疏,因而显得温和大度、儒雅温文。

  《都骑已临帖》为行书,六行。此帖字形字意多有米书之意,尤其是欹侧之势,尤为相似。如帖中的“骑”“余”“甚”字等,都一如米字,但整帖缺乏米字的“神气飞扬,筋骨雄毅”之势,更缺乏米字的侧锋取势、八面俱备、无穷变化和出神入化之境。另一方面,秦桧此帖又多了些许苏轼行楷的萧散与沉着。至于网上盛传的《深心帖》,按其所书落款的年月,为害死岳飞的第二年,也正是他被册封为太师魏国公之后的第三个月所书。此帖为行书,二十二行。与《都骑已临帖》相比,此帖写得较为放纵,笔意相去较远,多有明人意趣。因此帖收藏和来源不明,有待进一步查实研究,姑且存疑。

  此外,秦桧的贡献还在于他对宋体字的创立和推广。据说,秦桧在处理公文中发现所用字体率意而缺乏规范,遂潜心研究,在仿照赵佶“瘦金体”字体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字体。它工整划一,简便易学,这便是著名的宋体字。后经宋徽宗批准,宋体字成为当时公文的规范用字。时至今日,宋体字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字体。就此而言,秦桧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也是不可忽略的,应视作对后世有影响的书家之一。

  赵洪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