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热火朝天的基金募集、项目投资、IPO,造就了一批崭新的明星企业,成就一个个新的亿万富翁;另一方面,“全民PE”、“PE乱象”、“PE腐败”等浮出水面。
专家认为,疯狂的PE浪潮目前已把IPO前估值推高至15-25倍的市盈率,未来可能导致巨大的风险。
不追成长只追上市
“有没有要上市的项目让我投点?”东方富海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最近经常接到有钱人这样的电话。
越来越多的钱不断涌入PE行业,有钱的实业界老板、年轻的“富二代”纷纷进入PE投资队伍,非专业投资者远多于专业投资者成了PE行业的典型特点。在PE行业,一个优秀的基金管理人需要5-10年的投资经验积累,而现在做投资的管理人员好些是刚入行,并没有什么专业优势。
“贵和乱”,这是嘉富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锦桥对目前PE市场的评价,很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去做投资只是上市前的投资,在企业快上市之前通过各种关系获得这样的投资机会,快速赚取1、2级市场的差价。
“我遇到若干个企业,只能去看材料,不能给复印件,甚至有的企业只让看复印件,不让看原件,但有的同行依旧给这样的企业投资了。”东方富海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程厚博说,在投资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非理性因素,有些企业甚至不让投资者进行比较充分的调查。
这种局面确实为PE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很多投资机构,不在企业的成长性和行业上下工夫,而在企业能否上市上下工夫,这就背离投资公司的本源了。”东方富海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说。
事实上,在Pre-IPO项目里,投资公司追求的是短期内高收益,至于“投资服务”,并为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价值增值,这种投资公司的本质在这里已看不到。
上述情况显然与我国A股新股发行中市场化机制的缺失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位PE机构业内人士感叹,在美国等成熟的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投资者愿意申购,股票才能发行成功,“而我国A股新股发行中市场化机制的缺失却使得中小盘股票几乎‘不愁卖’,其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当然会被抬高,而且高得离谱!”
关系寻租与融资环节
目前,Pre-IPO项目被疯狂争抢,谁有关系,谁就能拿到项目。陈玮说:“我个人觉得,在国内人民币基金里,现在‘关系’可能比‘品牌’重要。”
媒体评论员叶檀甚至称“PE式腐败的嫌疑到处都是”。最明显的例证是,创业板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过会前6个月内进行增资扩股或控股股东转让股份的情形;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与国信证券的“直投承销”模式;IPO公司存在着蒙面股东代持规避监管等现象,复杂的股权结构掩盖着关联交易。
一位证券投行高层也告诉记者,尽管目前Pre-IPO项目的普遍估值高达15倍市盈率,但是券商却可以拿到估值5-6倍市盈率的项目。在这些交易里,券商“直投保荐”模式起了关键作用,企业为顺利IPO,让出部分利益给券商。而券商投资这些公司股权1年即可通过上市退出来兑现收益,稳赚不赔。有业内人士做过估算,Pre-IPO项目券商直投公司的账面回报大都在3倍以上。
另外一个问题也值得引起警惕,就是融资环节,很多私募股权基金利用银行、信托、甚至保险这种渠道,变相的向一些不合格的投资者募集资金。这种现象应该说是很可怕的,要制止这种情况,需要对私募行为有比较严格的法律界定,让PE管理人在融资的时候一定要标识的非常清楚,对投资者有严格的筛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