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行业同盟:让招聘更高效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HR行业同盟
  • 发布时间:2010-10-27 09:21
  近来,笔者发现HR圈子越来越细分,比如房地产业、生产制造业、外贸业等这些同类企业的HR常常以不同的形式聚在一起,我们姑且称之为“HR行业同盟”,除了探讨专业话题外,一个独特的招聘平台也正在悄然形成。

  HR行业同盟的主要模式

  1 QQ群等网络在线组织

  这种模式由业内具有号召力的人士发起,借助HsN、QQ群、专业性网站、论坛、BBS等,把同行凝聚起来。通过平时的在线交流,传递信息、探讨心得。这种模式因为不受时空限制,加入方式简单,越来越受到HR同行的喜欢,不管是探讨问题,还是在互动的群里发布与获取信息,经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研讨会等线下活动

  这类模式基本上是组织方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等方式,以某一主题发起同行聚会和研讨,为HR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但可以围绕某项专题进行讨论,还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职场人脉。

  3 沙龙或俱乐部等不定期活动

  此类方式主要依托某些组织方,让圈内同盟会员定期聚集,围绕各自的专业性话题展开深入交流,相对上面的两种形式显得规模更小,但会员层次更高,探讨的问题也更有针对性。

  行业同盟招聘平台的优势

  我们所知道传统的招聘渠道无外乎: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报纸平面媒体、劳务市场、猎头公司、内部推荐等,而HR们仍然感觉有效的简历太少,渠道太窄,尤其凸显在专业性强的中高端人才招聘上,猎头费用不仅高,效果却不一定好,其他渠道又很难收集到合适的简历,真是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话题逐渐在大大小小的HR行业同盟中流行起来,行业同盟似乎在招聘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A公司需要一个工程师。而行业同盟里B公司的HR得到这个信息后,发现自己的朋友正打算换份工作,条件也基本符合,便推荐过去,这种模式往往成功率很高。总结下来,利用行业同盟作为招聘平台的优势在于以下几方面:

  1 有助于找到特殊岗位人才

  Y集团的招聘经理刘先生最近为一项工作任务急红了眼,由于Y集团业务的迅速拓展,急需招聘两名锅炉工程师,刘先生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人才,市场上几乎没有这类简历,眼看新项目即将上马,总经理施加给刘先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为此想尽了办法,朋友邵经理得知后向他出谋划策:“锅炉工程师在一些机械制造或者能源企业会比较多,要不我介绍你加入他们的群吧。”于是刘先生加入了一个本地区的能源行业HR群,发布了自己的招聘信息,最终依托上百群友的人脉资源,在一个月内将急需的人才招聘到位,棘手的难题得以解决。如果你能进入拥有特殊技术性人才资源的HR行业同盟,那便等于打开了一扇接触本行业人才的大门。因为大部分专业人才往往是在本行业内部流动,利用行业同盟往往能找到一些特殊岗位的人才。

  2 能充分认知人才需求或推荐的人才情况

  由于HR行业同盟中的成员均是行业内的HR,对于拟招人才岗位的要求,或者自己要推荐的人才,均有较好的认知。L公司的员工流动率很高,负责招聘工作的小窦疲于奔命,尤其是在生产旺季的时候,生产一线的管理岗位员工离职,更让小窦焦头烂额。于是小窦想起不久前参加一个研讨会上结识的一些同行HR朋友,他把自己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公司的情况等详细地向这些朋友做了介绍。其中有位HR正好有个朋友是做生产管理的,最近打算跳槽,这个候选人性格沉稳,能承受压力,并且以前也在家族式企业里工作过,但对薪水有较高的要求。小窦得到信息后,向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做了汇报,在多方权衡后,公司决定在薪水上满足这一候选人的要求,经过面试,双方都很满意,最终达成一致。

  HR既招人也推荐人才,对于劳资双方的利弊都很清晰,在把握入岗匹配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此外,行业同盟中的HR通过经常交流,彼此之间比较熟悉,在招聘或推荐的沟通过程中,坦诚相见、没有避讳,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为日后的磨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才在企业的“成活率”也会大幅提高。

  3 能一定程度上抵御其他企业的恶意挖人

  在猎头行业,竞争对手或者客户的员工是不能挖的,前者是约定成俗,后者是有协议规定。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能与不能,要看这一举动对破坏规则的损失和收益之间如何衡量,当破坏规则的收益足够大的时候,规则将不称其为规则,规则的约束力将变得异乎平常的苍白。例如H与L两家公司一直是国内日化企业的死对头,H公司为了打击对方,让猎头公司对L进行挖角;而L公司得知后,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巧合的是,在一次HR沙龙上,H和L两家公司的HRD同时出席,在组织方的协调下,双方开诚布公,与会者也纷纷帮助分析和规劝,使双方认识到这样互相挖来挖去,结果只会两败俱伤,最后双方握手言和,彼此约定不再互相挖角。

  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在人才的竞争上也是一样,HR需要将精力用在内功修炼上,帮助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人才的吸引机制,而绝非相互恶意挖人。在这点上HR行业同盟功不可没,它能让大家聚在一起,成为朋友,从行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从竞争对手到互助双赢。

  4 背景调查变得轻松

  背景调查怎么做?很多HR苦恼不已,往往给拟聘员工曾经工作公司的HR打电话,对方可能不理会,即便理会了,出于种种原因得到的结果是否又是真实的呢?当HR行业同盟内部有个交流平台后,背景调查变得很轻松了,甚至有些同盟还将自己企业中离职的一些涉及商业犯罪、欺诈、心理疾病等方面的“问题人员”,分享给行业其他HR,这样形成一个黑名单,避免同行在招聘时会无意中录用这些“问题人员”。

  利用行业同盟招聘应注意的弊端

  1 受人情左右

  HR行业同盟的成员在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时,是否会言过其实,或者利用私交让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被录用?即使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人之常情,但对企业的人员配置会起到负面的作用,甚至是影响后续的工作推进,以及HR在员工中的形象。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笔者认为,HR首先要用一种客观公正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岗位及人才,不要因为是亲朋而违背规则。同时,HR行业同盟成员可以定下规矩并共同遵守,不要因同盟成员推荐便放松审核。对于日后出现被淘汰、不适岗的情况,也要在行业同盟内通报,使得大家都遵守这个准则,维护行业同盟的公信力。

  2 信息覆盖面有限

  公司是否愿意透露自身人才需求?由于某些岗位可能反映出公司的发展战略或者人员调整,公司从全局考虑,这些信息的覆盖面可能有限。笔者认为,在参与行业同盟这件事上,大多数企业的老板都会鼓励,毕竟可以借鉴他人优势,也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但在核心人才战略和组织架构调整,以及薪酬大面积调整等一些重大事项上的信息披露上,需要HR多和高层沟通,以控制不可预知的风险。

  当下,对于人才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阶段,HR的工作压力日益加重。HR行业同盟的兴起也正是这种诉求的集中爆发,大家对于人脉的关注上升到新的高度,尽管目前仍然属于小规模、管理松散的阶段,但随着从中收获越来越多,HR行业同盟的这个招聘渠道显得高效准确、成本低廉,因而越来越受到关注与利用。职场新人的“公主病”

  朱 蒂

  你的办公室里有这样的人吗?生于“85后”,打扮“卡哇伊”,说话娃娃腔;没事就玩“人间蒸发”,下班就去抱团诉苦;不懂事的一副理所当然,爱逞能的一脸学术高深……如果你的同事里有符合以上几条者,很不幸通知阁下,你已经遭遇了时下职场最“生猛”,且有高传染性的职场“公主病”?

  脾气乖张性子急

  在单位,小美是一个聪明、机灵又能干的员工,领导对她十分信任。不管什么任务,只要交到她的手中,就绝对不用担心了。因为好强,单位同事背后都叫她“小强”。不过,小美在单位呆了三四年,和她同时进来的同事或多或少都已当上了小小芝麻官,而她却依然还是个办事员,小美对此很是郁闷。

  当然,这并非是小美的工作能力不行,究根结底,是她的“公主”脾气太坏给她拖了后腿。她向来心直口快,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还有,要是哪天工作忙一点,小美的心情就会急剧恶化,在办公室里茶杯都可以摔起来,如果哪个同事这时刚好进来,只会得到她的冷漠对待。一些和她搭档办事的人,只要有任何小地方做得不好,都会被她劈头盖脸地喝斥一通。但顾及同事的面子和她办事的能力,大家都默默隐忍。后来大家都尽量绕着她走,有事时才找她。

  诊断:像小美这样的“公主”们有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坏脾气,很少顾及他人感受。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公主”们的辞海里却没有“忍”这个字。一切的一切,都得围着她们转。直来直去不是缺点,肆无忌惮地表达意见和展露个性就有点让其他人难以接受了。张牙舞爪、口无遮拦是个潜在隐患,大家也许碍于某些原因不想计较,可如果秋后算起账来,这些“公主”们浑身都是“小辫子”。

  不把工作当回事

  刘总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去年,有个业务伙伴说他家女儿小玮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成天在家闲着,想让女儿适应社会,便托刘总把女儿安排到他公司。刘总安排她做一些简单的行政工作。可半个月下来,小玮整天在公司游手好闲。刘总觉得由她这样继续混下去,会影响到公司其他员工的情绪,于是找了个机会用尽量委婉和不伤自尊的方式告诉她:这家公司不适合她。不料小玮却说: “我来这里工作都是我爸的意思,我自己一点都不想工作,现在既然你叫我走了。我绝不会怪你,你大可放下心理负担。”最后。小玮还主动和瞠目结舌的刘总握了一下手说:“刘总,山不转水转,我们后会有期。”听说后来,小玮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小酒吧,但经营不到几个月就关门大吉了,原因是小玮这种富家女根本不把钱当钱……

  诊断: “公主”们,自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愁吃喝。在她们眼中,工作不过是消遣的手段,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只有工作适应她,没有她去适应工作的道理,一旦干得不顺心,拍拍屁股就优雅地走人了,留下一副烂摊子给同事们。

  本病由先天家庭环境影响加后天性格培育不良所致,先天锦衣玉食的家庭环境,加上后天捧在手里的抚养方式,“公主”们自然无法体会钱财来之不易,也不会主动去承担社会责任和工作责任。她们觉得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就是过着挥霍无度、不愁吃穿的日子。

  不咸不淡不争气

  小彦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第一天上班留给同事们的印象挺不错。她总是不急不躁的,跟她说什么她都点头应允,说话也文文静静,大家都说这个小姑娘性子挺好。

  在后来的工作中,小彦每天工作按时完成,从不迟到早退,但也绝不加班。开会的时候从来不声不响;办公室里其他同事闲聊,她从不参与;同事聚餐或者计划着一起出游邀请她,她总是笑笑,然后很认真地说自己不太喜欢出门,希望他们玩得开心;当同事们为了某个评优名额明争暗斗的时候,主管问她要不要填一份报名表,她却回答: “不用了吧,好麻烦。”当大家为了年终评选的好名次绞尽脑汁的时候。她对着来拉关系的同事笑了笑,随后表格上全部清一色地勾了“优秀”。

  大家都挑不出她的毛病,可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渐渐地,大家习惯了聚餐不叫她,平时说笑也很少提起她。连开会的时候主任也不再叫她发言。有一天一个同事带来一个消息,说小彦的家庭背景很不错,算得上是“富二代”。大家才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这个小姑娘如此“与世无争”。

  诊断:工作上的事点到即止, “公主”们不习惯为了自己的理想打拼,也不会主动去争取什么。习惯了衣食无忧的安定,事事抢尽先机对她们来说是太费神的事情。于是,别人做出成绩的时候, “公主”们依旧是不咸不淡的伪新人——工作了几年,一点进步也没有,背着老员工的名号,却依旧是新人的作派。

  “公主病”可以不治而愈

  早在2006年,韩国就有“公主病”、“王子病”的说法,虽然难以准确定义何为“公主病”,但大致意思是:某些女孩自以为是公主,所以自认应该受到公主般的待遇。

  “公主”又可分为真公主与伪公主。真公主条件优越,备受呵护宠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不食人间烟火,因此也不懂人情世故。伪公主则未必有真公主的出身,却一样有公主的骄傲,特别是很多自恃长得漂亮的女孩子尤为严重。但无论是真公主还是伪公主,这些习惯多是由父母、家庭的溺爱与过度保护造成的。

  因为从小就被照顾惯了,这些公主在工作上的抗压性都很低,一有压力就打退堂鼓;不能承担压力,自然也无法承担责任,所以缺乏责任感;最要命的是在工作中马虎敷衍,由于个人失误而给公司带来不少的麻烦和损失。

  “公主病”实际上是彼得潘症候群(不愿长大的大男孩)的女版。她们是自信心过盛、在任何场合都要求获得公主般待遇的女性。她们的特质有显著的自恋倾向,心理年龄小,对自我评价失衡,过高地膨胀自我角色,遇到问题经常归于外因,遇到困难往往选择逃避抱怨,做错了事希望别人为自己埋单。由于动手能力弱,眼高手低缺乏责任感,感受他人情绪及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弱,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在环境适应、工作、婚姻等方面问题多多。

  对“公主病”也不必太过忧心,在心理医师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为“病”。成人的世界里, “小公主”一定会因为自己不成熟而付出代价,如果她们能在生活经验中、挫折中不逃避,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与稚嫩,并愿意发展自我、成熟自我,就可以将“公主”状态加以转变。

  年轻的职场女性要考量“我是谁”,在不同的环境中我的角色应当是什么。要学会管理自我角色,发展自己的角色技能及成熟的心理,在工作中、在两性交往关系中,培养自己的情商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提升自己对工作的承受性与责任心,为自己的人生幸福打下基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