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文笔感人心 一身傲骨留清名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朱自清,故居
  • 发布时间:2016-08-09 17:27

  朱自清故居寻迹

  他选“自清”做名,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他的作品《背影》,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他淡淡的笔墨中,流露着深情,没有半点矫饰,却蕴藏着动人心弦的力量。如今,朱自清去世已68年,而他笔下那位在南京浦口火车站捧着橘子的父亲,却久久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朱自清出生时,作为苏东坡铁杆粉丝的父亲朱鸿钧从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得到灵感,给孩子取名“自华”。朱自清的祖父和父亲在江浙一带做个小官,家道算是小康。朱自清5岁时,全家迁至扬州,在这里他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朱自清自幼在私塾受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考入扬州两淮中学,毕业时被授予品学兼优奖状。1916年夏,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寒假,他遵父母之命回扬州与扬州名医武威三先生的女儿武钟谦完婚。这年冬天,父亲赋闲,原本较宽裕的家庭经济逐渐拮据,他自觉应当尽早分担家庭责任,遂改名“自清”自励。“清”者“清账”、“清偿”、“清楚”也。后来,他跳级报考北京大学本科,1917年被录取为哲学系的学生。为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取《韩非子·观行》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的典故,为自己取字“佩弦”。他进入哲学系后加倍刻苦,于1920年提前毕业。

  与清华的半生缘

  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朱自清当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如今校园中的自清亭、朱自清塑像,记载了他作为学者、教育家的一生,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写照。朱自清短暂的人生中,近一半的时光是在清华度过的。

  在水木清华荷花池北畔,已有一道粗裂纹的朱自清汉白玉雕像,面对着一塘荷花若有所思。在荷花池东畔,有一座古式四角方亭,原名“迤东亭”,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改名“自清亭”。因亭子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亦源于此地,但其实《荷塘月色》的“原址”在近春园荷塘的西北隅。1927年夏,朱自清夜赏这片荷塘,写下了《荷塘月色》。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这里处处都留有他的痕迹。朱自清在此任教时,曾经居住过清华古月堂、南院(照澜院)18号、西院45号、北院9号和16号。

  建于清道光二年前后的古月堂,应该算是简朴的朱自清住过的最豪华的宅子了。古月堂的垂花门,至今保存完好,院内的松树掩映得院子更添了几分神韵。这古建庭院最初为清华园园主的书房,朱自清《背影》一文,就在古月堂润泽的灯光下写成的。

  离开古月堂后,朱自清迁至南院18号单身宿舍,与陈寅恪等为邻。南院建成于1921年,由10所西式丹顶洋房和10所中式四合院组成,是清华以前的教授住宅群。1934年以后改称旧南院。1946年抗战胜利清华复校后,由朱自清提议将“旧南院”的称呼按谐音改称“照澜院”。如今的照澜院18号,成了个眼镜店,眼镜店店主应该也想不到,在这些灰色老房子里藏匿着清华厚重的历史吧!

  1927年初,朱自清将妻儿接到清华园,迁居至西院45号。那是一大片爬满南瓜藤、边上种了菜的青砖老房。西院于1924年和1933年分别落成,是清华改办大学和作为国立大学迅速发展时期建成的教职员住宅区之一。这里原本坐落的是一片整齐的平房,散落着几十户院落。一座座不起眼的房子里,曾经居住和聚集着许多清华名人,可以说它是清华历史的见证。

  1933年1月,朱自清一家搬进北院9号,后又迁往北院16号。1948年,他离世之前,一直住在北院16号。

  寻找朱自清住过的北院,如今已基本消失,竹林深处的遗址,只剩一块石碑诉说着北院的历史。北院16号是北院唯一保存下来的老建筑,位于北院东南角,现在是清华大学物业管理中心。北院住宅区建成于1911年,与清华学堂同期,是清华最早的教员住宅区。2000年,清华在北院遗址的基础上建成景区,为纪念历史,景区沿用“北院”旧称。

  七次跳槽 跳进清华

  任教清华之前,从1920年6月到1925年8月的五年间,朱自清走马灯般地换了七个学校,最终才跳进清华。

  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经校长蒋梦麟推荐,来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对于初登讲台的朱自清,其学生魏金枝后来回忆说:“说话呢,打的扬州官话,听来不甚好懂,但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由于他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及至学生提问,他更是手足无措。糟糕的表现令初出茅庐的朱自清十分尴尬。一个月后,朱自清坚决要求辞职。第二年夏天,经好友介绍,朱自清回到了母校扬州省立第八中学任教务主任。朱自清虽为人谦和,但秉性耿直,到任不久便和校方发生了争执。同年9月,经朋友介绍,他来到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书。初来乍到,他便遭遇到了中国公学的学潮,朱自清被解聘了,之后他又回到了杭州第一师范学校。经过两年的历练,朱自清已经“渐渐为同学们所认识,成为信仰中的新人物”。

  《背影》背后的故事

  1928年10月,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背影》的出版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望。文中那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

  然而朱自清在《背影》的最后写道: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透过这段文字,不难发现,朱自清和他的父亲之前一定闹过别扭,发生过不小的冲突。

  1917年,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在徐州失业后,生活逐渐困顿。朱家是书香门第,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

  但朱鸿钧毕竟是封建式家长,为了维护传统的家庭伦理,捍卫父亲对儿子的绝对权威,他做出了一些令朱自清无法接受的事。最初是朱自清在1921年任扬州省立八中教务主任时,朱鸿钧凭借与校长的私交,直接拿走了朱自清当月的全部薪水。这种专制的家长行为与朱自清追求自由的个性产生了冲突。于是,朱自清愤然离开扬州,到宁波、温州等地执教。1921年冬天,朱自清从老家接出妻儿,在杭州建立了小家庭。朱鸿钧感到自己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竟然在翅膀硬了后想抛弃自己和家庭,父子从此失和。

  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北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飞涨,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可是,以朱自清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1948年8月12日,就在他签下不领美国面粉宣言之后不到两个月,朱自清严重的胃溃疡最终导致胃穿孔,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文/陆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