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新能源汽车热议话题

  • 来源:家用汽车
  •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热议
  • 发布时间:2016-08-10 11:23

  新能源汽车承载着一种节能环保的理念,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众多车企也积极参与到研发和制造新能源汽车的热潮中。这是一种潮流,这其中有许多矛盾,自然也拥有众多话题。

  1.混动or纯电

  热议指数:☆☆☆☆☆

  “混动还是纯电动,两种都是新能源汽车,我到底该选择哪种好呢?”这是许多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的困惑。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划分为“混动”和“纯电”两大阵营,其中“混动”分为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也分为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关于“混动”与“纯电”孰强孰弱的争议,是汽车业内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有人说地方政策会促使你选择纯电动,因为混动不能享受政策优惠;有人说混动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渡阶段最合适的选择,基础设施不完善让你不得不面对电量随时用尽的焦虑和烦恼。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已经在全世界所有汽车企业范围内得到了共识,两者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基础配套体系能否得到真正落实。

  2.特斯拉遭遇“排放门”

  热议指数:☆☆☆☆☆

  什么?特斯拉?!有没有搞错,纯电动汽车还有排放污染?超标更是不可思议,何况还是行业内领军技术前沿、我们心中的神车特斯拉?

  还真有这么有意思的事儿。

  前不久,新加坡一位特斯拉Model S车主因“排放过多二氧化碳”,被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开了罚单。根据LTA的计算,特斯拉 Model S“相当于”排放222g/公里的二氧化碳,属于“重度污染”范畴。原来,他们使用的计算标准计算了电动车使用的电量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即便汽车没有排放废气。

  特斯拉重度污染,电动车排放超标,这两件稀奇事儿加起来掀起了新能源行业的极大思考——纯电动汽车真的环保吗?

  是计算标准出了问题还是探讨它是否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一时间相关的讨论就像吵翻了锅。

  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看电动车的环保价值,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3.“骗补”风波

  热议指数:☆☆☆☆☆

  骗补现象的出现,其实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前所未有的高额补贴和不够严格的监督机制,直接催生了大量“骗补”者。

  2016年1月,经济观察报的一篇深度调查将其公之于众,让我们明白这个看似阳光的行业里隐藏的黑暗。

  一石激起千层浪,骗补话题很快便席卷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圈,媒体相继聚焦、公众谴责、行业召开会议且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

  4.不断下调的“补贴”

  热议指数:☆☆☆☆☆

  新能源汽车市场高歌猛进,但政府补贴的红潮却逐渐退去。

  从2016年起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国家补贴额度将在五年内退坡两次,同时,补贴标准还将逐步提高。提高了行业壁垒后,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和品质、降低成本。

  这是给火热的新能源市场“降温”的宏观调控手段,还是盼望孩子快点长大的逐渐撒手?

  我们不禁有些疑问和担心。

  担心企业研发生产的积极性会因此下降,消费者对于目前尚未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还能否动心,是否会因此错失领军国际的良机。

  但冷静下来思考,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确实亟待扶持;但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能茁壮成长么?当补贴大潮退去后,方知谁在裸泳,谁在潜伏。

  5.超高增长率

  热议指数:☆☆☆☆☆

  有着国家大力政策支持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和销量数据正在“起飞”。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4月新能源汽车生产4.7万台,同比增长135%;销量为2.07万辆,环比增长149%。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3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为6923辆。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强劲。而相比之下传统汽车只有SUV能达到50%左右的增长,轿车则呈现下滑趋势。

  那么,新能源汽车如此高增长,背后是否埋藏着隐忧呢?骗补给鼓励政策投下阴影,补贴逐步退坡,人们开始担心新能源汽车能否延续势头。

  这样浮躁的单纯关注数据的态度显然缺乏理性。消费者和业界其实更关心的是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盈利模式的探索,不然,这些好看的数据只能变成政绩的谈资。

  6.电池技术发展

  热议指数:☆☆☆☆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新能源汽车也一样,勤劳的科学家在不停地为人类清洁能源汽车的核心鞠躬尽瘁。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其核心技术——能源存储装置电池的技术发展。想要在新能源市场这片蓝海抢滩登陆,掌握电池技术的研发是下一个机会。

  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目前主要用于乘用车及物流车领域,是未来动力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北汽、比亚迪等大型新能源整车厂已开始向三元锂电池倾斜,发展前景也越发清晰。参照锂电池的炒作路径,上游的钴资源、镍资源、锰资源等都将率先受益。

  7.基础设施建设滞缓

  热议指数:☆☆☆☆

  这是一个尴尬、无奈又心酸的话题。

  尴尬的是近些年来国家不断推出充电设施奖励政策,各方谏言,各方努力,一片大好前景,但几年过去了,阶段性的充电设施建设却仍是空中楼阁,落实的没有多少。

  无奈的是许多城市在建设时没有充电站的项目,标准、设计及验收标准基本空白,建设审批时的管理部门和方式方法没有明确规定,经营起来收益也十分困难,目前只有公共交通的充电收入差不多能弥补支出,再加上与停车位空间相矛盾,充电桩建设举步维艰。

  心酸的是私家车车主有地儿没法安,有一部分车主所在的小区因建设年代久远,小区排线复杂,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许多车主只能克服困难,买来超长的充电线从自己家接电。

  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这还将是大家重点关注的话题,因为它是大面积、广范围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前提。有了后勤保障,才能安心使用嘛。

  8.三“不”政策

  热议指数:☆☆☆☆

  三“不”政策指的是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无需参加摇号、不受到限行限制、不需缴纳车辆购置税。

  在购车流程、购置费用和日常使用在三个方面都给予了新能源汽车政策性的绿灯,这是促使一部分消费者做出决定的推动性因素,是一部分苦等摇号却始终没有幸运女神降临而又亟待使用汽车的消费者的福音。所以各地消费者在决定购买新能源汽车之前都会查看地方的相关推广政策,看看是否符合让人心动的标准。

  9.公共交通、政务用车推广

  热议指数:☆☆☆☆

  纯电动车交付出租车司机、新能源车入驻中南海,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尤其是自主品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先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主要在公共交通领域开展,作为试点,政府在扶持产品的同时也会兼顾考虑采购相对可靠、有竞争力的产品。

  目前普及纯电动车在公共交通领域似乎有些不太顺利。家用汽车编辑在调查后发现,相应的车型选择、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应用新能源汽车后所面临需要的新型盈利模式依然存在诸多挑战。

  推广受挫,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10.自燃的“电动车”

  热议指数:☆☆☆

  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简单的逆向研发便能加入新能源这令人心潮澎湃的大潮。电池装置的安全自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好奇着它是否可靠。

  对于新生事物,消费者往往会拿出更加严苛的要求来审视。尽管纯电动车自燃的比例很低,却可以因为个别事件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这是电动车天生的缺陷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