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一部怎样的民法典经

  •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 关键字:民法典,社会文明
  • 发布时间:2016-08-11 10:16

  过几十年的期盼、等待,2016年6月27日召开的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备受关注的民法总则草案终于出炉。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这句话,准确、形象地说明了民法之于人们社会生活的重大价值和重要作用。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民法典就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摇篮到坟墓,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正因此,在世人眼中,编纂一部民法典,已不仅仅是一项纯粹专业范畴的法律行动,还是法治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历史上,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2年四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但囿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都没有成功。在此背景下,此番民法总则草案的出台,自然备受瞩目。本期杂志的封面专题,我们就聚焦民法典,围绕民法总则草案的目标、任务以及相关特色、亮点等,予以深入解读。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张力在《中国民法典编纂:目标、任务与路径》一文中指出,此番民法典编纂的目标不是在一张法制白纸上全新立法,也不是将现有民事法律法规简单汇编为法规“数据库”。借助民法典的制定和颁行及其配套性传播普及活动,促使以“权利神圣”等为代表的传统民法之“权利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中国精神”,以及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在社会各阶层中形成观念碰撞与融合,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法治精神的重要启蒙。

  毋须讳言,尽管民法典与公民的个人权益密切相关,但对民法典编纂的社会价值以及基本内容,恐怕许多人都不甚了解。对于这种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从基本法视角看民法典编纂》一文中强调,必须从国家治理的基本法的角度来理解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因为依法治国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经济发展和民众权利保护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民法来解决的。

  今年入汛以来,中国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洪水来势迅猛,部分城市内涝严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员副研究员王海东的《科学应对暴雨洪水》一文认为,造成近期全球和中国气候异常的主要推手是始于2014年9月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尽管这是20世纪以来出现的最强厄尔尼诺,但也的确暴露出中国防洪排涝的一些薄弱环节,必须高度警惕,尽快完善相关应对机制和措施。

  “雨季一来,城市看海”,形象反映了不少城市脆弱的排水能力。俞孔坚、李雷的《缓解内涝需营造“海绵城市”》一文认为,城市需要探寻与水共生的和谐方式,时下流行的“海绵城市”概念,提供了“化刚为柔”的治水方式,把水患威胁转化成了城市改造的契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控制雨水径流、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是缓解城市内涝的根本所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