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道德经》的琭琭如玉

  如果把《道德经》比作一幅完美的拼图,那么这幅拼图在书中则是被分拆的

  公元前517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关令尹喜善观天象,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经过,已在此守候多时。尹喜再三恳求老子著书讲经,开示世人。无奈之下,老子随尹喜来到了终南山楼观,闭关著书。一年后,即公元前516年,《道德经》问世。

  2500年来,《道德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传,研究和注释此经的人不计其数。有从哲学角度的,有从治国治民角度的,有从养生角度的,也有从修行角度的。这些研究,使《道德经》的思想渗透到各家思想中,在诸子百家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此经的影响。就是禅宗高僧大德,受益于此经的也不在少数,这可以从《五灯会元》一书中看到。可一直以来,人们虽从各个方面感受《道德经》的深意,但其真正的光芒却被遮住了。

  如果把《道德经》比作一幅完美的拼图,那么这幅拼图在书中则是被分拆的!作者有意将一段完整的段落,甚至是一个句子,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在同一个章节中,表达多个意义,而每一部分又只是一个不完整的小片断。这样一来,如同未经冶炼的宝石矿,只能隐约地感受到宝光。《道德经》所用的语言十分平民化,如“有”、“无”、“知”等,易以常识化思维而忽略其深意。古文不用标点,不同的断句其意义可以截然不同,容易模糊道的真义。而全经多达百处的错简更使释义难上加难,仿如天书。

  只有在准确理解《道德经》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道”与“德”的真实含义,以及道德化自然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知”的含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将分散的片段拼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一旦各个不完整的片断回到它原来的位置,并使人完整理解其真实含义,呈现于世人面前的《道德经》便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要了解《道德经》的大义,先要清楚什么是“道”、“德”、“经”。

  什么是道?原书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其意是,天地未生之前,道就在了,道无生;如今虽有万千世界,道还是那个道,不增不减,独立而不改,周遍运行而不息,道无灭。道的这一特性是其核心要义之一,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又在第六十七章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其意是,道不像任何物,不是有为法。如此,则“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说法就是对道的极大误解,把道大大地矮化为有为法了。真实之名是大大,表示道出生四大种--天、地、人、空域,并使四大种充实而有光辉;是逝逝,表无常幻灭,真常现;是远远,表万物与道无距离。这才是道性。

  “知”是道的第一道光芒,是道所生。老子一句“天下皆知”震惊世人!正是由于道的知性,整个宇宙才能如此精妙地运行,大地也才能繁育出一系列的生物链。虽然如此,“天下皆知”这个结论对于一般人,甚至是常年的修行者都是难以理解的。但它却是《道德经》的一个重要概念,理解不了“知”,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道德经》。所以老子说:“不知知,病矣!”但千百年来,这一重要论断被忽视了。

  “德”是道的第二道光芒。第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从这段论述我们看到,万物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由道和德共同完成。那么其中“道生之”是怎么生的呢?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之功在最初瞬间,以后一切全是道所生的被称为“德”的作用。

  “德”是如何作用呢?再看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道之生物,必须有一阴一阳紧密配合,以气调和才行。所以德就是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或者说,德就是阴阳调和,或因缘合和。

  这样就更清楚了,道是先生出“德”,因为德的作用,负阴而抱阳然后生出万物。因此,经中这个句子就应该是这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是谓玄德--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原经中第十章末后一句与章意完全无关的句子,应该合并到这里。只有体会了道生德,道德合而生化万物,才有可能领会《道德经》的内涵。

  那么,什么是“经”呢?经即必由之路或必经之处。从道而生出知,生出德,从道、德、知又流出善之道、柔弱之道、长生久视之道、治国治民治兵之道、养生之道等等。明白了“道”、“德”、“经”的含义,也就了解了《道德经》的大略之义。

  把原来分散的八十一章,还原为完整拼图而成全新的六十四章《道德经》,原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完全体现在新版中。

  在新版《道德经》中,前三十二章为上篇道经,论述道的根本特征以及如何修道;后三十二章为下篇德经,论述德的作用。上下两篇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

  老子是这样说的:“我所说的有宗有旨,有根有据,容易知,也容易践行。”又接着说:“但天下人不能知,不能践行。”因为至简即是至深,因而难信难行。

  最后老子说:“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原来,流传于世的《道德经》就像未经冶炼的矿石,本来就是老子的安排!

  圣人就是圣人。如果当初没有给此经披上布衣,或许就没人能信其大宝光芒,此经也就早已被埋没。《道德经》一直以来以其“珞珞如石”示人,天下人以天书待之,却从中汲取了意想不到的营养,虽然每个人的理解或许与原经不一样。

  两千五百年过去了,还原《道德经》的“琭琭如玉”,此其时也!

  □普朗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