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巴尼的成长小说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马修·巴尼,成长小说
  • 发布时间:2016-09-06 10:06

  近日,一个名为“Bildungsroman”(成长小说)的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个展正在挪威奥斯陆Astrup Fearnley Museet举行。1967年出生于旧金山的马修·巴尼无疑是一个奇才,年轻的巴尼自步出校门便迅速走红,1990年起,他几乎参加了全世界所有最重要的展览,包括1991年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的个展,1992年的卡塞尔文献展,1995年的伦敦泰特美术馆个展,他还于1996年获得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的Hugo Boss奖,而让他的艺术造诣进入大众视野的,也许是他与著名冰岛歌手比约克(Bejork)的相恋。在本次展览并不是一个以量取胜的回顾展,相反,展览中的作品显得相当精炼,但是能从马修·巴尼繁杂交错的创作系统中理清线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的各个创作单品是此与彼相连分不开的,即使只讨论《挣脱》系列,却不得不研究《悬丝》系列,观赏《挣脱9》这部电影,也必须好好阅读《挣脱1》至《挣脱8》的转变过程。这时,馆方聪明地使用了“成长小说”这个通常处理主人公成长经历的文学术语,将《降落设备》(Facility of Decline,1991)、《悬丝》系列(The Cremaster Cycle,1994-2002)、《挣脱9》(Drawing Restraint 9,2005)和歌剧影片《重生之河》(River of Fundament,2014)等马修·巴尼在各个阶段的代表作之剧照、作为场域(The Field)的雕塑及影像规划展陈,以这个新的布局叙述艺术家发展成熟的历练过程,希冀带领观者清晰地进入马修·巴尼繁杂的创作脉络中。

  马修·巴尼集作家、导演、雕塑家、影像艺术家等身份于一身,他的作品更以怪诞和色情闻名,并呈现出神话、医学、身体经验等问题较差相错的复杂图景。他那些把媒体和叙事结构混为一谈的电影作品,便是其观念的具体呈现,这些电影的画面令人眼花缭乱、神奇却又使人困惑,每个故事、每幅场景以及每个角色和物件似乎都有特殊的意义,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象征意涵却犹如无底洞般深邃。在这里,不得不提到马修·巴尼式的创作逻辑,或者说美学系统——他在创作中把自身的知识背景、身体经验与观念想法成为其作品线性思考的起点,在观念中穿插各种附加延伸的寓意,单一观念加上一层层的文化背景、神话传说、经典人物或是媒材溯源,多层元素和概念交叠相乘,不断向外延伸,成为树枝状甚至网状的思考体系,而随着路径的不断循环和酝酿消化,元素与概念也越来越复杂。但是,巴尼的作品尽管结构庞大,细节繁复,却有两个比较清晰的线索:运动及医学知识,这源于巴尼的运动体验和曾经研修医学知识的经历——在青年时期,他非常痴迷于体育运动,在高中时就曾加入校内摔跤队,还担任学校橄榄球队的进攻领袖,1989年,马修·巴尼毕业于耶鲁大学艺术系,在转读艺术专业之前,他曾是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在一次采访中,他曾提到把拥有过的经验纳入作品是“出于本能”。

  马修·巴尼在80年代的早期作品以行为和表演为主,他鲜少在观众面前表演,而是结合录像纪录、绘画、摄影、雕塑与文件等多样方式整合出一体的装置作品,其早期的录像装置其实应该算作是行为表演的记录,呈现了他迷恋于超越人类物理、身体与性的局限,例如本次展览中所展示的作品《降落设备》(1991),以及其他早期以“身体”为主题的作品,如《吉姆·奥托家具》(The Jim Otto Suite,1991)、《奥托轴》(OTT Oshaft,1992)、《射线钻孔机》(Radial Drill,1991)等,都是以录像的形式记录在密闭空间中进行的身体行为试验。他发现形体在形成过程中,只有与阻力发生对抗才会成形并变得强壮,如在体育运动中,肌肉组织遭遇强大阻力时会变得肿胀,甚至拉伤,但在痊愈过程中身体又逐渐强壮。巴尼在作品中对此进行了象征性的描述,如始于1987年的《挣脱》系列。在作品《挣脱1-6》中,巴尼在美术馆或画廊的密闭室内空间里陈设多组健身器材作为装置,艺术家通过穿戴滑冰鞋等方式与这些体育器械发生链接,来增加绘画过程中的阻力与难度。整个过程极为艰难,巴尼除了要抵抗来自外界的作用力,还要奋力突破人体本身的体能极限,这整个行为过程即为“绘画”。

  在《挣脱7》与《挣脱9》中,巴尼加入了叙事性的电影元素,突出叙事,直面一个追求精神和生理双重超越的人所体验到的内心冲突。《挣脱9》结合了巴尼前十年进行的《挣脱》创作观念,片中不但持续巴尼式的诡异华丽风格,画面结构成熟完整的摄影,也首次纳入东方文化为背景,还有比约克的演出与配乐。巴尼把《挣脱9》的内容设定为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日本日新丸号船上,电影分两个故事轴相互交替穿插剪辑:船员正在灌入大量的凡士林制作“场域”雕塑,来自不同地方的一男一女(由巴尼与比约克扮演)在船上相遇、相恋,解放欲望,与甲板上解体中的“场域”相互呼应。凡士林这种材质在巴尼的创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学生时代开始,巴尼作品里都处处可见这黏腻的媒材,它可因温度操作而产生凝态与液态的物理变化,也因本身便是大量使用在表皮疮伤的医疗物与润滑剂,更与艺术家的运动员以及医学背景成为直接联想。

  《悬丝》是巴尼最广为人知的影像作品,曾于2002年时由古根汉美术馆策划特展。《悬丝》由五部影片构成,总长7小时,这个作品有如史诗般浩大,评论家甚至认为这个由视觉图像编码的多重符号系统,故事复杂,“和圣经一样充满无限阐释可能性”。“Cremaster”指控制睾丸因气温变化而升降的一条肌肉,中文称为提睾肌,受刺激或愈冷时,提睾肌会收缩把睾丸向上从阴囊拉至腹股沟,在作品中它表达了根据规则发展的思想。这个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挣脱》系列里绘画在受约束的情况下能够形成系统。系统开始于有性区别的地方,称作“位置”,这里控制运动的主动与被动的先天构造,可称为“条件”,最后“生产”就是是通过两个出口的连接输出,形成一个循环系统。巴尼曾经和一位医生谈起了这个“系统”的想法,他建议巴尼最好去仔细观察一下睾提肌。而“悬丝”的故事在一个性体系中进行,悬丝似乎操纵了一切,某种约束力下的成长与发展构成了“悬丝”系列的主题。巴尼避开传统的编序习惯,自1994年开始制作《悬丝4》,在8年间陆续完成《悬丝1》(1995)、《悬丝5》(1997)、《悬丝2》(1999),以及《悬丝3》(2002),巴尼不但自编自导,也同时参与影片中诸多的角色演出,随着整体计划的进行,巴尼同时制作与电影相关的雕塑、绘画、装置与摄影作品等等。《悬丝》系列则奠定了巴尼的影像风格,雕塑伴随着行为、影像而出现,作品里面视觉相当丰富,艺术化的化妆、着装华丽的模特、难以确定形状的合成物质、由凡士林做成的油腻腻的物体、呼啸而来的赛车、头上长着角的色情狂,其创作的呈现方向与企图,让人联想到十九世纪的音乐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提出的“总体艺术”概念,广义地解读巴尼的作品,其跨越与结合种种创作领域,成为一个大体,因此被理解为总体艺术也是理所当然。

  以非传统形式的歌剧和现场表演作为电影的《重生之河》相对来说是艺术家比较近期的作品,影片中除了包含大量古埃及神话典故,还充斥着粪便、体液、腐烂的动物尸体和怪诞的性爱场景。该作品的灵感来自已故美国作家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创作于1983年的小说《远古的夜晚》(Ancient Evenings)。对巴尼来说,梅勒显然是个极具魅力的人物,在《重生之河》中,巴尼将主人公变成了梅勒,讲述了他的三次重生的过程,每次重生的时候,主人公都要爬过一条充满污秽之物的长河,而巴尼通过演绎这种“轮回转世”的循环,把三次重生分别放在美国三大城市——洛杉矶、底特律以及纽约的情景之下,与美国汽车历史联系起来,在美国工业环境下以当代歌剧的形式探讨了生存与死亡的当代寓言。不少好莱坞著名演员都参演了此片,例如保罗·吉亚玛提(Paul Giamatti)、玛吉·吉伦哈尔(Maggie Gyllenhaal)和在2014年夏天去世的伊莲妮·斯楚奇(Elaine Stritch)等,巴尼则在片中扮演梅勒的灵魂。这部长达6个小时的作品延续了巴尼一贯的叙事风格,但展映后却引起了批评家的猛烈抨击,人们对作品里事物间关联性的想象似乎失去了耐性,认为这部作品冗长并且没有意义,或许是别有用心,巴尼所创造出的人物角色、深层仪式意函的场景与物件、相互交错的场景与人物的不连贯和拖沓只会使人精疲力尽,以致默许这部片子是天才之作。然而巴尼则坦言这部影片对自己的重大意义,“我近期在做的是将电影与现场的行为表演相结合,而这些现场表演有着歌剧的所有因素……当我开始拍摄《重生之河》时,我开始搭设场景并拍摄它们。最后的影片是纪实摄影和电影摄影的结合。这与我之前的所有作品都很不一样。”他称这种新的结合使自己重新找回了对电影制作的兴趣。

  文 陈颖;图 奥斯陆美术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