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先锋:大师马列维奇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马列维奇,文艺复兴,至上主义
  • 发布时间:2016-09-06 10:11

  贝加莫现当代艺术馆(Galleriad’Arte Modernae Contemporanea,GAMeC)为庆祝至上主义百年诞辰,特邀贾琴托·迪·皮耶特拉托尼奥(Giacinto Di Pietrantonio)和艾珍妮娅·派特洛瓦(Eugenia Petrova)策划了一场盛大的马列维奇回顾展。

  贝加莫现当代艺术馆近期对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的创新之路进行了回顾。从创作之初到斯大林大清洗,直至最后他隐约显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作品。

  上世纪20年代,俄国境内动荡不安,十月革命的爆发,加上人民对于推翻传统旧制度的急迫心理,推动了俄国前卫艺术的孵出。俄国的先锋艺术家们积极否定传统艺术,强调精神世界及内心的真实体验,恰好符合当时反传统的政治革命精神。列宁死后,苏维埃政府掌权,现实主义社会党人指责形式主义,并积极支持这一艺术流派的发展,而马列维奇作为当时活跃的艺术家也因此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2015年6月24日,在伦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拍卖中,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第18号构造》以2142.9万英镑(约2.0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位列第二。此前在2008年的纽约拍卖会上,《至上主义构图》拍出了6000万美金的价格。

  此次展出的七十幅作品重现了这位传奇艺术家的整个艺术生涯。在现代绘画史上,马列维奇是第一位创作纯粹几何图形的抽象画家。这位先锋人物在二十世纪初就在俄国艺术圈被称为大师。他的追随者无处不在,他们甚至在袖子上画着最著名的马列维奇同名画作——一个黑色的小方块,他们会为之感到骄傲。

  马列维奇被称作至上主义奠基人,二十世纪抽象艺术的开拓者。这在当时意味着具象绘画的终结,并在同一时间开启了全新的绘画概念。不同于新原始主义的主体象征——农民及野兽派特色,更像是具象绘画的“战争”声明。1907年马列维奇的作品首次在莫斯科艺术家联展中出现。此后,至上主义确立了对现实世界记述形式和颜色的首要地位,马列维奇开始对法国印象主义大师塞尚(Paul Cezanne)提出的“一切形体都是由柱体、球体和锥体等几种基础形体组合而成的”鲜明论点产生兴趣,这些都为他在1911—1913年间创作的“立体民族风情”系列作品打下了基础。“放弃爱情,放弃唯美,摒弃智慧的行囊,因为在新文化中,你们的智慧是荒谬且微不足道的”,1915年的艺术宣扬者以这样的口吻写道,“至上主义为你们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一幅黑色方块的旁边,GAMeC展出了那一时期的不同画作,红色方块。具象的图案和简单的抽象相对比,马列维奇倾向于选择最简单的形式。他不断探索着形体、色彩与空间的关系。这些重要的画作,展示着它们没有任何代表性质的表达方式,完全由感觉及自由哲学所指引。对于马列维奇来说,这就是至上主义本身的精髓所在。具象和物体,至上主义讲究的是将每一个真实物体舍弃:重量、流动性、空间、时间等等。1919年,马列维奇的理论体系走向了巅峰,他从颜色中解脱,并在白色背景中画白色方块。

  如今距离1915年12月17日已经过去百年了,当时在圣彼得堡举行的《最后的未来主义画展0、10》展览上,展出了一幅名为《黑色正方形》的抽象绘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幅作品意义非凡,即对所有过去的、现在的具象艺术主体而言,它开辟了新的天地,也为传统具象艺术画上了句点。如同展示年代画像般,马列维奇把这幅作品挂在了展室两面墙壁相交的一角,让它接近天花板,这里是旧时俄国家庭挂圣像画的地方,马列维奇意在表达他挑战俄国传统的决心。这幅画作随后成为俄国绘画先锋派最著名的代表画作,被后人称为“俄国先锋派圣像”。那是马列维奇第一次向众人展示至上主义,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世纪艺术史的进程。从达达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最低纲领派到概念艺术,他影响着更加多元的流行风向。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曾在1912年出现过,从布拉克与毕加索的法国立体主义和波丘尼与巴拉的意大利未来主义中创造的惊人概念——立体未来主义,这是些不相称又让人意料不到的作品。GAMeC展出的一副1913年的《牛与提琴》中,马列维奇描绘了一个真切声明:“不符逻辑的两种形式对照,是作为对自然秩序、常识、偏见和逻辑斗争的时刻。”他借用诗人洛特雷阿蒙(Lautréamont,伊齐多尔·吕西安·迪卡斯(Isidore Lucien Ducasse)的笔名)的话:“如同缝纫机的随机之美及操作台上的伞”,一并写进了超现实主义宣言。

  马列维奇1914年带有蒙娜丽莎的作品,同样在GAMeC展出。词汇与字母漂浮在画面中,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所画的蒙娜丽莎的脸上被一个红色十字涂抹。这样的“破坏”与1919年杜尚(Marcel Duchamp)对蒙娜丽莎的恶作剧类似。在相同的两个矩形作品中,一个黑,一个白,这恰恰就是至上主义的彰显。

  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列维奇几乎成为了受国人崇拜的艺术家。他摒弃乱头刷,拿起尖头笔,致力于撰写理论文章。在苏维埃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荣誉职位。1919年至1922年,马列维奇在维贴布斯克(现为白俄罗斯东北部城市)艺术学校教授基础理论。接着,在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艺术文化学院和基辅(现为乌克兰共和国首都)艺术学院任教。在他的指引下,这些学校成为当代艺术的推进中心,地位等同于德国的包豪斯(Bauhaus)和荷兰的风格派(DeStijl)。

  1927年,他在柏林启动了一场国际水平的回顾展,马列维奇如同一个明星受到了热烈欢迎。但当回到家乡,他成了斯大林大清洗中最有名的受害者之一,他面临着“否定抽象,艺术必须现在只能代表社会现实”的洗劫。新批评家们嘲笑他的抽象绘画,他的作品被没收并被禁止其他至上主义绘画创作。这些在几年前还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创作,又在短时间内成了“无解研究”。1930年马列维奇甚至被捕,他被指控为德国间谍,在狱中煎熬了两个月但却没有任何审判。

  马列维奇不是一个妥协的人。他塑造出一种符合局势的形象,然而,这只是表象。男男女女用彩色几何图形勾勒,看似是至上主义理论与立体未来主义期间思维的综合。马列维奇称这种新阶段为超自然主义。

  为了让观众欣赏马列维奇的后期创作,GAMeC展出了两大杰作。1930-1931期间创作的《运动》及1928-1932的《红色骑士》,画中的抽象胜利,无论景色还是人物都尽显无遗。这期间马列维奇的许多作品中,都带有他的签名——一个黑色的小方块,也就是至上主义的标签。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创作了一些来源于文艺复兴现实主义灵感的作品。在1933年完成的自画像中,他呈现着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的姿态,但却穿着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并且在画布上散落着黑、白、红颜色的三角形和矩形。即使在面对死亡时,也分毫不差。

  马列维奇1935年病逝于圣彼得堡,年仅57岁。葬礼之后,许多朋友和艺术爱好者,都默默地矗立一个黑色方块的旗帜,遵照马列维奇本人的遗愿,一个在白色立方体上的黑色方块被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文 钱源源;图 贝加莫现当代艺术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