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迈入大都市引领经济时代

  •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 关键字:中国,县域经济,大都市
  • 发布时间:2016-09-07 16:12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还是苏浙两省城市化建设路径比较,以及近几年杭州的迅速发展,都表明中国正在进入大都市引领经济前行的大时代

  浙江县域经济排行榜的启示

  最近,浙江推出的一份排行榜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首次发布了“2015年浙江省县(市、区)经济竞争力、发展潜力和创新力30强”。与传统的全国“百强县”以简单总量的排行不同,这次的榜单在标题中就突出了“经济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创新力”三个大方面。可见,这并不是一张按照经济总量来简单排行的榜单,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细分指标来综合评价各个县(市、区)的经济实力。在“2015年浙江省县(市、区)经济竞争力、发展潜力和创新力30强”榜单上,杭州7个区基本包揽前10名,充分显示出近几年杭州经济实力再次迅速壮大,这背后实质上是杭州大都市圈的崛起。

  浙江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卓勇良认为,这张榜单透露出了都市区经济在浙江经济格局以及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3张细分榜单中,城区所占比例相当高,这与城区在经济发展中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一定关联。

  事实上,在体现综合实力的“经济竞争力”榜单上,前10名均为杭州、宁波和绍兴的城区。其中,杭州占7席,为滨江区、萧山区、西湖区、余杭区、下城区、上城区和江干区,分别占第一、二、四、五、六、八和九位;宁波的鄞州区和北仑区列第三和第七位;绍兴柯桥区列第十位。

  榜单显示出杭州、宁波两大中心城市在持续发力,这与浙江城市发展路径一致。新世纪以来,浙江掀起第一轮“撤县设区潮”。“十二五”期间,浙江进一步提出“做强省域中心城市”,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对县城则“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正是基于这一点,浙江地方政府加速撤县设区,掀起第二轮“撤县设区热”。在2015年浙江县市区30强上榜名单中,杭州的萧山、余杭、富阳,宁波的鄞州,绍兴的柯桥等地,均为“撤县设区”而来。浙江本世纪初的做大城市,到之后出现两轮“撤县设区热”,最主要是基于对以县域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反思。2010年,在《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一文中提到,长期以来,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县域经济推动,建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应该实行中心城市带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中心城市的分量越来越重,一方面,是县域经济经过数十年发展遇到‘天花板’,亟需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希望在推进新兴城市化以及未来区域经济竞赛中,大城市能成为重新抢占制高点的‘制胜法宝’”。

  发达国家的大都市“经”

  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经济发展路径表明,产业集聚是城市化的基础,产业集聚下的城市化已成为国际都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区域产业集聚的都市化才能提升当地都市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使之真正融入世界都市化的进程中,才能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都市化过程中受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考察发达国家可以发现,基本上城市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迅速壮大,大城市的集聚功能,尤其是大都市的产业集聚,反过来也推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大都市的经济体量占比在一个国家的GDP比重越来越高。

  从2014年世界上的大城市GDP排名看,排名第二位的是日本东京。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全球第二大城市,拥有近3800万人口,是高度集合经济、高科技的现代化大都市。东京GDP约占日本GDP总量的60%,日本还有大阪、神户、京都、横滨、名古物、北九州5个城市上榜。日本六大城市的GDP约占日本全国GDP总量的86%以上,也就是说,日本的经济发展高度集中于六大都市圈。同样,加拿大的四大入榜城市,约占全国GDP的40%。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也有七大城市入榜,美国的七大城市GDP总量约占全国GDP的30%。

  排行榜中中国入围的内地第一城市是上海,上海约占全国GDP的3%,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都市经济发展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大城市对人口、产业和资金的快速集聚,中国将会很快出现多个世界级别的大城市。目前,中国城市业已出现了人口规模达1500万以上的千万人口城市如上海,并在上海周边出现了约500万人口的卫星城市,组成了超大型的长三角城市群。

  但与发达国家城市群经济相比,中国大都市经济所占比重还较小,虽然中国有地大物博、人口东密西疏、经济东强西弱等结构性特点,但总体上中国大都市集聚功能将会进一步强化,尤其是从近几年房地产业结构性分化可见端倪,大都市经济比重在全国占比越来越高是必然趋势。换句话说,中国大都市发展仍是潜力巨大,将会涌现一大批世界级的大都市及都市圈,并以此引领中国经济继续前行。浙江也许是发现并认定了这个城市化的发展逻辑,在2016年实施了一项大计划。

  浙江的“大计划”:把浙江建设为一个大都市圈

  最近10年,浙江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作用显著增强,城市化率从56.5%上升到65.8%。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全省县城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183平方公里增加到3140平方公里。城乡发展加快融合、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49缩小到2.07。

  但浙江在特大城市的建设上,却明显落后于隔壁邻居江苏。改革开放以来,江、浙采用了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江苏采取市管县体制,集聚县级力量,大力扶持、发展中心城市建设,而浙江一直采用省管县体制,重点发展县域经济。浙江“省管县”这种扁平化管理体制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促使浙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这也是在全国百强县中浙江占三分之一左右的原因。县域经济发达也带动了老百姓收入提高,为居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但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城市拉动经济效用显著,县域经济却出现局部疲态,引不进、建不起大项目,并互相在低档次无序竞争,重复建设,局部甚至成为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阻力。

  相比于浙江,近10年来,江苏的大城市群带动效应更强。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已进入了城市群经济发展新时代。这一点为实行市管县的江苏带来正效应,由于地级市集中全市财力大搞城市建设,使得江苏城市圈和城市群优于浙江。2012年,400万人以上的城市浙江1个、江苏1个,200万-400万人的城市浙江1个、江苏7个,100万-200万人的城市浙江3个、江苏3个。江苏城市群带动和辐射效应也强于浙江。如2013年浙江城市化率达到64%;而江苏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64.1%,首次超过浙江。这得益于中心城市的集聚发展。2013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为26596亿元,是浙江的1.5倍。大城市带动效应不如江苏,这是浙江近10年经济总量与江苏越拉越远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此,浙江在今年5月举行的城市工作会议上,一改过去“小打小闹”的城市化建设格局,而是推出了大计划:把全省当作一个大城市来谋划和建设,以都市区为龙头、中心城市为骨干、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全省城市发展格局正在清晰呈现。

  2016年5月18日,浙江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其规模之高可以与省全委会相比,会议明确了“十三五”浙江省新型城市化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主攻方向,展开了一幅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加快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新蓝图。

  这次会议进一步提升和明确了建设大都市圈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按照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的表述,浙江未来经济增长极和布局是:一体两翼,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为一“体”,以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两翼,全省城市功能定位均需服从这一大格局。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舟山聚焦国家海洋战略;衢州、丽水聚焦绿水青山;湖州、嘉兴、绍兴、台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聚焦功能均衡,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宜居、宜业、宜游并重。

  在浙江“四大都市圈”建设中,明确提出了杭州要努力稳居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队,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文化旅游、国际化等方面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早日建成世界名城。宁波要利用港口和开放优势,发挥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效应,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温州和金义都市区要加快崛起、奋力赶超,率先在省内、在长三角确立相对领先地位,力争在全国大城市第二方队中争先进位。

  对于浙江龙头城市杭州来说,今后发展可谓任重道远。目前,社会上和经济界流行着一个预言:广州将被杭州取代,杭州将成为一线城市。事实上,的确有这个态势,在信息经济的带动下,杭州已逐渐迈向一线城市行列。在多个代表一线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上,杭州都可与一线城市并驾齐驱。比如,杭州的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京沪深。在杭州滨江不足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聚了34家上市公司。有人预言,未来的城市格局应该是“北京的政策调控+上海的金融运作+深圳的智能科技+杭州的电子商务”,“北上广深”有可能变成“北上深杭”。

  虽然是流传的预言,但浙江对杭州的期许还是非常高的,浙江希望杭州成为撬动将本省建设为一个超级大都市群的杠杆,规划确定杭州要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全力推进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围绕呈现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全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坚持共建共享共治共成长,全力推进东方品质之城建设;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全力推进“美丽中国的样本”建设。坚持把G20峰会作为撬动城市国际化取得重大突破的支点和推手,顺势提升城市的全球知名度、美誉度,借势倒逼城市转型、经济转型、政府转型和社会转型,力争城市国际化取得突破型进展。

  可以看出,浙江的大规划指示出未来浙江经济发展方向,是以大都市圈的发展壮大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或许也预示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进入大都市圈引领经济前行的又一个大时代。

  □傅白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