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运气变好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运气
  • 发布时间:2016-09-24 16:26

  你认为自己是个比较幸运的人呢,还是个运气不好的倒霉鬼?不管你是哪一种,都请不要再盲目迷信转运符之类的东西了,因为数学家们声称,所谓的运气,其实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而心理学家们则认为,运气只是人们的心态问题。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他所著的《幸运的配方》一书中跟我们分享了两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帕特莉西娅,年轻漂亮的她曾经是一名空中乘务员,但只要是她服务的航班,就多多少少总会出点事情。在她刚开始上班没多久的时候,有一次在她负责服务的客舱内有好几名乘客喝醉了,他们开始大吵大闹,严重影响了其他乘客的安全,机长在不得已之下只好请求返航。还有一次更离奇,她所在的那一趟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被闪电击中了,驾驶员也只能将飞机紧急迫降到附近的机场。帕特莉西娅身边的同事和家人都觉得,她实在是运气太差了,于是她渐渐地也开始相信自己天生就是个倒霉鬼,每天都耷拉着脸,看起来很没精打采的样子。但她越是这么想,运气就越是不好,她的感情没有一段是顺利的,总是遇人不淑,到后来她自己也开始自暴自弃,就连工作也没法好好干下去了。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杰西卡,她已经40多岁了,她的相貌很平凡,但是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她是一个法医,她很喜欢自己的工作,觉得可以帮助到人们。她和丈夫是多年前在一个聚会上认识的,虽然结婚已经有十多年了,但两人仍然十分相爱,他们还生了两个聪明可爱的儿子。杰西卡告诉怀斯曼博士,她每天早上醒来睁开眼睛的那一刻,都觉得自己无比幸运,有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她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圆满。

  从这两个主人公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点什么?人和人之间是否真有所谓的“好命”和“苦命”之分?抑或是,这其实只跟每个人的心态好坏有关系?西班牙圣克鲁斯心理学研究中心的主任,科帕奇欧·德尔加对此表示:“我们人的信念本身,其实就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强大到足以影响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甚至能在悄无声息之中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

  他补充道:“但那些迷信的人们都忽视了这股内心的力量,在他们看来,那些重要的、能对人生产生影响的力量,都来自于外部。所以,迷信的人会执着地遵循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来试图避免厄运的发生,祈求好运的降临。”比如,在西方人中常见的迷信行为有:不能从梯子下面走,不能把盐洒出来,打破镜子会倒霉7年,不能用同一根火柴点3次火,在路上遇到黑猫就会倒霉,他们还习惯随身带着十字架和护身符以保佑自己好运。

  迷信是对人生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现如今,即使是在很多高端的体育赛事上,也能看到一些迷信的踪影。这大概是因为,体育项目的成绩除了和运动员自身的能力水平相关,也得看运动员当天的临场发挥如何,身体状态是否合适,团队合作是否顺利,这些影响成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随机性,所以运动员们只好借助一些外力来帮助自己。

  比如,西班牙传奇门将卡西利亚斯每次在队友进球后,都会跳起来碰一下门柱。篮球史上的传奇人物迈克尔·乔丹在他的NBA生涯中,一直习惯在公牛队的球裤里再穿一条他在北卡上大学时穿的球裤,乔丹对此解释道:“这条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球裤是我能夺冠的幸运物,我在NBA的每一场比赛都会穿上它,它让我觉得舒服有安全感,无论参加比赛还是穿上西装,只要我穿上这条球裤就会信心大增。”而被公认为世界最成功的高尔夫球手之一的泰格·伍兹,在平时打球时他都会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但唯独在星期天有球赛的时候,他一定要穿一件红色马球衣服配一条黑色长裤才会去打比赛。

  当我们追溯人类历史的时候不难发现,其实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热衷于各种迷信活动,从请转运符到做法事以求消灾避邪,各种迷信的风俗习惯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比如,国外很多人都认为敲木头能带来好运,他们经常在说完一些事情后立刻敲敲桌子,例如当一个人说:我身体很健康,从来都不生病,话一说完他会马上先敲两下桌子,因为传说如果不敲木头的话,好运马上就会消失,坏运气会立马找上门来。这种习惯最早是源于人们相信树木里住着精灵,而敲木头的声音可以防止精灵听到自己刚说出口的好运,从而招致厄运。还有“在梯子下面走不吉利”的说法,最早是因为有人路过梯子被喝醉了的画家将油漆浇在了身上,或是被站在梯子上的杂务工的工具砸到了脑袋,渐渐地,就开始流传“在梯子下面走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这种说法。

  这些看上去很荒谬的行为,其实都是我们人类试图让不可控的命运,变得稍微可控一点。因为我们习惯于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偶然发生的,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只是我们没有办法预知到这些,这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感到不安。而遵循一些迷信的行为和活动,让我们感到自己仿佛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发生的轨迹,让我们觉得对自己的命运有了一点点自主权和控制感,同时也减轻了我们对于未知的焦虑和不安。

  运气好不好只是一种概率

  运气这种东西在一般人看来既神秘又不可捉摸,但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对我们通常所说的“运气”做了另一番解释。西班牙坎塔布里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胡安·安东尼奥表示:“运气好和运气不好,其实都只是概率问题。就好像我们每天都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决定,有些选择给我们带来了好的结果,而有些决定会对我们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些都只是概率问题。”

  人们有时会认为自己运气好或者运气不好,主要是因为人的记忆是带有选择性的,我们通常只对那些特别好或者特别糟糕的事情记忆深刻,是这种有选择性的记忆诱导我们产生了“我的运气真好”或者“我真是倒霉透顶了”的想法。对此,安东尼奥教授提醒大家:“要知道,按概率学的原理来分析,我们人生中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喜忧参半的。所以,不要一有坏事发生,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会不会是被命运诅咒了,或者遇到一些好事,就感觉自己要走大运了,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毕竟好与坏都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我们还是要用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这一切。”

  遭遇一场车祸,生了一场重病,或者再夸张一点,被一道闪电击中,这些事情本身并不具有任何代表性,主要还是看当事人自己是怎么去看待它们的。有些人的想法比较悲观,会觉得自己真倒霉,所以才老遇上这些坏事,但也有人能很客观地看待这些,明白这跟运气无关,人活一辈子谁没遇到过一些意外呢?美国气象局统计,1959年至2013年间,美国共有4025人因被闪电击中而死。而在西班牙,平均每年有4人被闪电击中,概率约为千万分之一。所以,按照统计学的观点,这些事情的发生只是概率问题,跟运气好坏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把所谓的“好运气”换算成统计学模型,是可以计算出概率的。安东尼奥教授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辆车的车牌号是0610,这四个数字原本不足为奇,但如果一个生日正好就是6月10号的人看到了这辆车,对于他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当他看到0610的车牌会觉得很高兴,假设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好运气”,那么用统计学原理分析,总共有1万种车牌号,假设一个人一天会注意到10个车牌号,那他平均每1000天就能遇到一次和自己生日相同的车牌号,也就是说他每天能遇到“好运气”的概率是千分之一。

  尽管专家们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那些迷信的人还是只愿意相信自己,继续按照自己信奉的习俗行事,认为只要这样做了就能去除厄运,但实际上,即使他们不这样做,厄运也不一定就会发生在他们身上。有个叫马克·列文的美国高中生就做了一个实验,来研究碰到黑猫到底会不会让人的运气变差。他让两个人站在路边抛硬币,然后让一只黑猫从他们身边经过,同时他也安排了另外两个人在路边抛硬币,再让一只白猫从他们身边经过,最后收集两组人在猫经过前后抛硬币的数据。结果显示,不管路过的是黑猫还是白猫,都没有影响到这两组人抛硬币的运气。

  把一切归咎于运气,是我们逃避责任的借口

  迷信是不是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呢?怀斯曼博士对此也做过一项实验,首先他选取了两组志愿者,其中一组人比较迷信,而另一组人大多是无神论者。他给这两组人每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普通的小卡片,然而对他们宣称布袋中装着的是祈过福的护身符,要求他们每天随身携带。一个月后,怀斯曼博士发现,比较迷信的那一组人的自信心普遍有所增强,做事情的效率也更高了,而不迷信的那组人则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员张岩表示:“人们迷信的一些所谓的转运方法,比如摸木头之类的,说到底都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只是为了让自己求得心理安慰。与其认为这些方法能驱走霉运,还不如说它们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但是,这种迷信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它给我们提供了逃避责任的借口。每当有什么好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通常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都是自己之前努力的结果。但一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们就习惯性地把这归咎于运气不好,而不去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身上存在什么问题。

  确实,我们没有能力去预测什么时候会有恐怖袭击,哪个地方会有地震,或者任何在外力干扰下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这些毕竟都是偶然作用下的结果。但是,对于很多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比如考试失利,或者失恋了,我们不能一股脑地把这些都归罪于运气不好,而是应该先检讨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再从事情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争取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靠自己就能转运

  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人们所谓的“运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靠自身可以改变的。为此,英国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博士历时10年做了一个实验,他将其称之为“运气测试”。实验开始前,怀斯曼博士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征求那些认为自己特别幸运的人和认为自己特别倒霉的人来和他见面聊天。最后一共有400多个志愿者报名,他们的年纪从18到84岁不等,职业也各不相同,有商人、工厂老板、大学教授、医生、秘书、小摊贩、家庭主妇等等,文章开头中提到的帕特莉西娅和杰西卡也是志愿者之一。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后,怀斯曼博士得出结论: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幸运者”和“倒霉者”,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认知方式的不同才是产生差别的原因。

  以实验中的一项测试为例,一次怀斯曼博士要求志愿者们数出一份报纸上共有几张图片,“幸运组”平均用时两秒,而“倒霉组”平均用时为两分钟。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呢?很简单,因为在报纸的第二页上,有一张面积不小的图片上明确写着“别数了,这份报纸上一共有43张图片”。那些自认为比较幸运的人看到图片,就停了下来,而那些自认为比较倒霉的人,要不是因为过于紧张没有看到图片,要不就是因为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头上,继续一张一张地数了下去。

  可见,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相信自己会有好运气,他们永远都在用消极悲观的方式看待问题。而那些幸运的人之所以幸运,是因为他们总是很乐观地看待一切,愿意尝试,愿意冒险,愿意拥抱新的机会。在实验的尾声,怀斯曼博士要求那些自认为倒霉的人向自认为幸运的人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用更开朗和更乐观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把那些生活中的曲折看作是愉快的意外。

  最后,怀斯曼博士在他的《幸运的配方》一书中陈述道:“那些曾经认为自己很倒霉的人调整了自己的人生态度,80%的人后来变得更快乐了,对自己的生活更满意了,认为自己的运气也变好了。所以,幸运的配方很简单:只要你保持乐观,多期待好运气,不去想倒霉的事情,你的运气自然就会好了。”

  [译自西班牙《真有趣》]

  劳拉·查帕罗/文 刘梦/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