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滇西脱贫的“急先锋”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1-03 16:43

  没有稳定有效的产业作支撑,就没有令人信服的减贫摘帽。

  在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各种植物基本上都能找到属于它生长的那块土壤。滇西地区的产业根基虽然扎得不深,但良好的种养殖基础依旧可以让贫困百姓看到致富的曙光。

  5月25日召开的全国产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上,汪洋副总理提出要将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衔接起来,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土地托管、订单帮扶等多种形式,建立贫困户与产业发展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人口分享产业发展收益。滇西各地州正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条件等优势,将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摘帽计划进行绑定,通过产业的力量帮助贫困户依靠劳动脱贫致富。

  滇西的脱贫攻坚,正在将一个个富民产业根植在这片彩色的土地上。

  施甸:“红色股份”刮起致富旋风

  贫困村跨出一小步,也许就是扶贫的一大步。

  保山市施甸县山邑社区将原本应该分给村民的产业扶贫资金注入到了村里成立的合作社中,成功地将村前一直荒着的1006亩的湿地打造成了上有湖景可赏,下有小龙虾、莲藕、鱼可收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农户入股即可坐享合作社卖鱼虾、荷叶等产业的利润分红,稳定脱贫。原本的到户扶贫资金变成了富民的股权,这小小的一步,山邑社区“红色股份”模式一跃成为保山市资产收益扶贫的范例。

  山邑社区跨出的这一步,在保山市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保山市扶贫办副主任杨立本告诉记者,将到户资金变成了股权,这在保山是从来没有过的。

  在此之前,这个村在跨出“红色股份第一步”上已有很多大胆尝试:他们将124亩社区集体山林和39.1亩土地出租出去,增加集体收入;集体建盖20座烤炉出租给烟农;将县农业局补助资金8万元转化成“红色股份”,入股当地康汇食品加工厂参与利润分红,每年实现利润分红7000元。这些有益的探索已经让山邑社区的集体经济年增3万元。这次将到户扶贫资金转成红色股份,是他们增加集体收入、实现百姓脱贫致富的又一次尝试。

  山邑社区地处老书记杨善洲的家乡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这里原是一个地处半山坝区的集体经济空壳村。村前有一片1006亩的湿地,农民觉得种地不挣钱是因为自家的土地面积太少,一些村民索性就将湿地改造成了水田。但光靠种植传统的水稻,老百姓始终富不起来。

  但如今一进入山邑社区,很多人都会被这片1006亩的湿地景观所吸引。清风拂过,掀起阵阵莲香,这里早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现在,这里还吸引来了野鸭,被村里人称为野鸭湖。

  2014年,社区决定流转这1006亩土地,并成立了宝莲农业开发服务中心,将县扶贫办下拨给459户的产业扶贫资金77.865万元作为“红色股份”(占股37.37%),社区干部自筹资金50万元(占股24%),参与流转土地的459户农户以每亩每年800元的标准折价80.48万元参股(占股38.63%)。这三笔资金全部入股到村里成立的施甸县湿地红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用于发展莲藕种植产业,同时在藕塘中投放小龙虾和本地鱼苗,逐步打造成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带动农家乐和更多本地用工企业的发展。

  据了解,合作社共有股份2604股,每股800元,总股金208.245万元。通过这一“倒腾”,去年合作社在这片湿地中捞出的鱼和小龙虾卖了117万元,采的莲子卖了10万元,摘的荷叶卖了22万元。

  入股的效益显而易见,合作社先提出80.48万元用于保证农户每亩8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按时兑付给农户;余下的盈余部分,再抽取20%作为公益基金;最后的结余部分,按集体、社区干部和农户参股三方的股份进行分成。

  如今的山邑社区,土地流转解决了村民的束缚。村里已有序转移6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预计今年务工总收入能达到180万元。

  山邑社区的这一改变来自于村集体的智慧:他们通过借“红色股份之鸡,生集体经济之蛋”的方式,巧妙将扶贫资金转换成股份,并将村口这1000多亩的湿地综合利用,实现了合作社、村干部和农户三方受益。这个模式,当地扶贫部门已经在全县和整个保山市进行了推广。

  昌宁:林下种植开出致富花

  昌宁县漭水镇坐落在澜沧江边,镇内的河西水库是昌宁城区老百姓的水缸。漭水镇地处冷凉山区,全镇土地面积2万亩,人均只有0.79亩。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种植周期长,产出率低。

  2013年10月开始,漭水镇开始实施整乡推进项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了2000万元,加上部门整合、业主投入和群众自筹,共计20107.91万元。截至2015年末,各项建设任务完成,共有931户277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

  从县城通往漭水镇联福村的通村路是2014年才硬化的。路通了,老百姓脱贫致富就要靠稳定的产业支撑,镇党委书记杨晶说:“现在的脱贫攻坚需要动脑子、少劳动的项目。”

  茶叶种植是漭水镇最传统的产业。截至2015年末,该镇有茶园31700亩,古茶树18557株。杨晶告诉记者,“从我们这个镇顺着澜沧江再往上走就不产茶叶了,这里茶叶的高品质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这两年,漭水镇除了传统的茶叶产业外,又有了新的致富产业,那就是林下中药材种植。

  联福村现有贫困户12户,图杉庄组村民禹国鹏家有5口人,该户已经在2014年脱贫。杨晶告诉记者,他家有三四棵古茶树,自己又办起了茶厂,从事收茶制茶。“他家制的古树茶每公斤能卖到2000元。”

  去年,禹国鹏先是花了30万元建房,建房贷款还没还清,他的母亲又得了脑梗。因为建房,他去年一年都没时间出去打工,就在村里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种重楼。现在,禹国鹏家里有4亩重楼,又在基地种了9亩多。平日在基地里光拔拔草,他一年的工资收入就有2-3万元。

  漭水镇的林地面积有50万亩,其中联福村占85%。据了解,生态公益林每亩每年只有10块钱的补助,漫山遍野的老树林给老百姓带不来多少收益。

  2014年,昌宁绿源中草药种植合作社选中了这片澜沧江边的老林子,开始建设中药材基地。记者了解到,基地里种植着五六十种中药材,面积最大的重楼有200多亩。种植区实行高矮搭配、品类结合、仿生种植。

  走进基地,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种植的“地不容”,这种药材专门长在石头缝中。

  “这里是个试验区,所有中药材都在这试种。”保山市中药材商会秘书长、合作社理事长库景泽告诉记者,因公司的合伙人是本镇的,再加上气候、海拔适宜和镇村的大力支持,让他们决定将联福村打造成科普示范基地。

  据了解,该中草药项目已经覆盖漭水、联福等5个村(社区)98个村(居)民小组12232人,种植中药材面积达2100亩。2015年昌宁县为了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昌宁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县里每年拿出300万元资金扶持企业和大户,这也增强了企业和农户的发展信心。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当地正常的土地流转费市场价是500元每亩,合作社给的流转租金比市场价高出100元。村民如果自己种重楼需要投资8万元/亩,投资压力较大。公司规定:凡是参与种植的农户可以享受到种苗统一采购、管理、培训、销售等专业化服务,这给农户吃了“定心丸”。目前,基地已经辐射带动300多户、1000多人种植中药材,其中有贫困户90户。

  此外,企业还拿出10%的亩产效益同流转土地的农户进行分成,农户如果参与企业日常种植管理,还可以拿到120元/天的工资。

  联福村原本是个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增收也需要动脑筋。镇村将前两年“整乡推进”期间用扶贫资金种植的冬桃作为“红色股份”,作价24万元入股到企业中(占股24%);企业按照消费者喜好对冬桃进行了嫁接改良,并实现冬桃和重楼套种。据了解,仅冬桃作价入股的这部分,每年就能给村集体带来2万元的收入。村里还以集体土地入股,按8万元/亩的价格流转到企业种植重楼,效益与企业1:1的分成,企业保证每年给村集体10万元的分红。

  茶马古道:今日致富新途

  曾经的茶马古道,如今已成滇西百姓脱贫致富的出路之一。

  坡脚村是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自治乡的一个行政村,距乡政府18公里,南美乡的拉祜族在此居住了超过500年。坡脚村支书、村主任刘开明告诉记者,这里气候好、环境好、人好,就是经济条件不好。

  坡脚村有226户806人,在南美乡实施“整乡推进”期间,村中所有农户的房子都进行了改造,坡脚的百姓日渐富足。但刘开明却说:“采茶的人力、运茶的交通成本很高,有些农户家里是树龄不高的台地茶,茶叶卖不上价。”

  坡脚茶的采茶期大概有7个月,可采春、夏、秋三季茶。按照当前的用工行情,采茶工的工钱是鲜叶5元/公斤,平均下来一天要采30多公斤,茶农用工成本很高。

  如今的坡脚虽然仍是贫困村,但刘开明认为这个小村还有发展的潜力。他的底气来源于村里的4.3万棵古茶树和坡脚茶的高品质。

  从2007年开始,坡脚茶的价格每年涨10-20%,如今已经达到800元/公斤,好的年份全村茶叶产量有18吨,差的时候也有15-16吨。全村有21-22个小加工作坊,去年茶叶产值680多万元,人均茶叶收入近一万元。

  虽然坡脚茶的价格已经很高了,但仅一山之隔、相距不足十公里的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所产的茶已经卖到了每公斤上万元。

  冰岛村在傣语中意为“长满青苔的地方”,以这里的古树茶加工而成的普洱茶,是云南高价普洱的代名词。村干部领着记者走进了一户农户,“这一户是村里最有学问的家庭,一个上大学的,一个上高中的”。茶叶价格飞涨所带来的暴利让很多人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

  双江县勐库镇是茶叶之乡,虽然这里茶叶企业众多,但当地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茶叶企业缴税比较少,对县里财政收入没有多大帮助。

  云南的茶叶正在逐步加快产业升级的速度。昌宁红茶集团是保山地区的老牌茶厂,所产的滇红享誉国内外。

  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西山片区共有茶园6246亩,之前因茶园配套基础设施滞后,综合收益不高,茶农增收困难。2009年,县里为这里引进了昌宁红茶业集团,在勐廷社区建成了一条红茶、CTC红碎茶生产线,并对西山片区的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这里的茶叶产量、产值、效益均有明显增长。

  昌宁红茶味庄园是由昌宁县德隆茶叶专业合作联社组织建立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茶叶示范基地。由县财政局直接与合作社签订服务合同,并以财政补助资金作为保障。

  合作社通过组建茶叶科技服务团队,开展茶叶科技培训,推广茶叶良种种法,在勐廷社区和新华社区建设标准茶园2000亩。联社下设5个合作社,共有251户茶农1000亩茶园入社。合作社采取“三个入股”(政府投入入股、农户茶园入股、劳动力入股)保障运行,“计提三金”(计提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保障做大,“三个机制”(提升单产、提高单价、保障红利)保障利益的模式进行经营。

  在昌宁红茶业集团勐廷分厂,负责人张庆告诉记者,厂里的收购价格比市场高,农户交上来的鲜叶过称后,先要经过萎掉工序,用风扇吹掉50-60%的水分。

  记者了解到,在厂里的CTC红碎茶生产线上,鲜叶经过1小时45分钟就可以加工成CTC红碎茶。每条生产线每天可以加工鲜茶16-17吨,可以直接带动当地3470户茶农增收。

  在整个昌宁有6条这样的生产线,加工出来的红碎茶专供康师傅、立顿等茶饮公司。据了解,2015年昌宁红茶业集团所辖的4个子公司、12个分厂共生产加工茶叶83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1.9151亿元,带动全县茶叶种植户8400余户3.5万人增收,实现户均增收13000元,人均增收1100元。企业直接安排300人就业,季节性用工1200人,在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在腾冲,高山乌龙茶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产业。当地百姓在火山喷发出来的富硒火山土中种植着从宝岛台湾引进的乌龙茶。

  马站乡是腾冲市内海拔最高的一个半山坝区,平均海拔1870米,森林覆盖率达72%。,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27户905人。邵艳聪是腾冲市马站乡云华村的一个贫困户,丈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现在她是云南腾冲极边茶叶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车间工人,已经在厂里干了三年,每天工作8-9个小时。

  云华村是马站乡唯一的贫困村,邵艳聪家里依旧住着20多年前盖的老房子,村里人的住房条件也大多如此。她女儿已经嫁人,儿子在猴桥镇上打工,她也在极边公司打工贴补家用。

  这几天她在做鲜叶萎掉的工序,一天工钱能有90元。“每年只有2-3个月萎掉环节需要用工,工钱多一点。”邵艳聪告诉记者,平常的时候她在包装车间,工资只有60元。

  平常习惯喝冷水的她,还没有喝过自己加工的乌龙茶。记者递给她一杯,她抿了一口,开心地笑了。

  总经理杨明彦告诉记者,他们先后花费1680万元从台湾引进了乌龙茶种苗,全部无条件提供给农户,并按照收购价格13-15元/公斤的保底价全数收购。据了解,马站乡有1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公司的帮扶下管理种植乌龙茶,农民收入增长明显。

  一业兴则百业兴。滇西脱贫攻坚,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自发加入其中,他们同农户紧紧地绑在一起,共享收益,从而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随着各种产业扶贫模式不断诞生,原来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正在逐步融入市场经济中。通过企业的引导带动,很多农户可以放心种地或安心打工,不仅旱涝保收,更实现了靠劳动脱贫致富。

  钱袋子鼓了,信心有了,贫困户脱贫也就不远了 。

  本刊记者 韩世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