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跨步行
- 来源:中国扶贫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1-03 16:44
幸福的生活谁都期待。对云南省内独龙、布朗、拉祜等9个“直过民族”来说,他们近几年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新征程。今年1月和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分别深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和怒江州考察调研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工作,省委、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为这些边疆少数民族量身定制脱贫方案。
滇西脱贫攻坚战,就是要让边疆区域能够与全省、全国一道,共享国家建设的成果,共同走向小康。目前,云南已经在全省13个州(市)、58个县(市、区)识别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村601个,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8.7万户、66.7万人,并对每个直过民族分别制定不同的整族帮扶、整族脱贫方案,在西双版纳州3个直过民族村开展精准脱贫攻坚试点。
走过三年的滇西脱贫攻坚,已经令很多少数民族村寨变了模样。
南美:让拉祜族整乡脱贫
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自治乡是云南省内为数不多的高寒贫困、拉祜族群众聚集区和民族“直过区”之一,距临沧城区48公里,车程3个小时。
曾经,这条通向南美乡的路是一条蜿蜒难走的土路。交通不便,让南美的美长期隐藏在深山中。如今车轮下用水泥砖铺成的公路,则是这两年才新修的。
2012-2013年,南美乡相继实施了“美丽家园”示范村建设和“整乡推进”项目,建成1142户“葫芦标志、杆栏建筑、红瓦黄墙、姊妹花地脚线”的拉祜族特色抗震安居房,全乡一次性解决了拉祜族群众的安居问题,南美乡也实现了从落后村庄到美丽家园的蜕变。
通往南美乡的路上,有一处观景台,在这里可以全景俯视南美村和南华村产业发展基地。去年,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6044元,这得益于乡党委、政府结合南美“高山峡谷”立体气候明显的自然资源特点,制定了独具南美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建设坚持“长短特”结合,“长”抓核桃、茶叶、畜牧、林下生物药业、拉祜风情旅游业,“短”抓烤烟、生态蔬菜、瓜果等产业,“特”抓特色经济林果种植及特色养殖,发展台湾长寿仁豌豆、滇粉重楼等“订单农业”。目前,全乡已经建成产业基地5.12万亩,人均达11亩。
每年6月22日,是当地布朗族百姓要隆重庆祝的“搭桥节”,南美村党总支部书记龚德书告诉记者,以前寨子之间不通路,村民们就在河上搭便桥,方便交流和走动。
1024栋抗震安居房建设工程,是临翔区南美乡“整乡推进”项目中资金使用占比最大的子项目。房屋建设采取原址重建和易地搬迁相结合的方式,扶贫系统分批投入了2500万元整乡推进资金。而“十二五”期间,南美乡整合各方资金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3亿元以上。
“新的房屋要保留少数民族的特色,但村民需要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乡党委宣传委员张石梅说,少数民族不习惯上卫生间,他们认为在家里是不能上厕所的,都喜欢在房外面解决,美其名曰“风景手”。
要改掉这个旧习惯很不容易,挂钩南美乡南本村的省司法厅挂职临翔区副区长赵庆云深有感触。“当时我和农户座谈时,农户就说这个卫生间在屋里,饭怎么能吃得下去呢?我们先是在外面建了一些卫生间,但农户还是不愿意用。”
南美村竹笆山组是一个老寨子,很多东西都有年头,像村口的一株老核桃树一年的核桃产量就可以卖到3000元。现在,竹笆山组已经完成集中改造,全组25户85人的安居房建在了一起,面积差不多,户型也一样。小组长罗廷华家住的是一栋104平米、两层、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两层新房。地面铺了地砖,屋里太阳能、卫星电视接收器、沙发、液晶电视一应俱全,农家的摆设正逐步与城里人家接轨。
“以前房屋四面通风,一家人需要围着火塘睡觉。”罗廷华告诉记者,他贷款5万元,再加上各种补助建起这栋二层小楼。新房虽好,但他还是不习惯厨房在屋里,就将旁边的平房改为厨房,记者推门看了一下,厨房里既有现代的冰柜又有传统的火塘。
现在,新房里只有他和妻子住,父母因不习惯住在新房中,还没有搬过来,锄头等农具也放在老房里。
在南美乡,新房实现了人畜分离,每个村里都建有专门的牲畜集中养殖场。当地黑山猪肉香味十足。“现在村民们把猪都放到山上,想吃的时候再去抓回来。”张石梅说,这种猪3年只长100公斤,但每斤能卖到40元。
好品质带来了好销路。据了解,现在南美村里大概每两天就要杀一头猪,运到临沧机场后再空运至昆明。养殖黑山猪的都是南美村60岁以上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政府在山上给盖了窝棚,把猪赶到山上吃草,农户只需要偶尔背点玉米上去喂一下就行,这样每人每年能有2000元的收入。
发展旅游,就要有给游客看的、吃的、住的地方。南美乡从开始规划的时候就对民居房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并在拉祜民族风情园里重建了82栋木掌房(木板房)。张石梅告诉记者,这些房屋都是原来老百姓的老房子,政府出了一些人工费,请工人把老房子“移”到这里来。
在风情园里,虽然所有房子的外墙都是竹篾门、竹篾墙,但里面的装修都不一样,有的房子被改造成了接待游客的标间,既有背包客住的房间,也有家庭房;有的被改造成了当地特色产品的展示厅、制作屋。在南美村,拉祜族围绕火塘生活和社交,几代人都习惯围着火塘睡,一些样板间里也保留了火塘。
南美村原有建档立卡户22户81人,“美丽乡村”和“整乡推进”让这个村脱胎换骨。依靠村里的各种产业,南美村在2015年已经脱贫。今年4月份村党总支部书记龚德书上任,记者到的第二天村里又要进行村主任选举。
2013年12月,龚德书在南美乡南华村的老房也进行了改造,原来的砖木结构房面积只有160平米,改造后的新房面积将近260平米,一共花了30多万元。他们村的300多户按照统一规划在同一时间进行了改造。
龚德书兴奋地同记者讲:“原来300多户可能需要15-20年才能改造完,没想到三年时间就全部改造完了。”
既是拉祜族人又长期在乡文化站工作,这令龚德书对本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很清楚。“当地老百姓从游猎民族转过来,一天到晚离不开火塘,火塘是拉祜族最温馨的地方。农户每天干活回来还要串门,要在火塘边唠嗑,顺便计划第二天干农活、用工情况。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一切事务必须集体决议的传统,他们认为人多力量大,邻里相帮能加快劳动速度。但少数民族的思维观念还比较原始,习惯围着火塘睡觉,政府就在盖房的时候盖一个厨房,并把厨房面积建得大一些,农户晚上就可以睡在厨房里了。”
现在龚德书的建房贷款还没有还清,但他并不担心。“现在种好一块田管好两棵树,养好生态畜。盖房的贷款能在两三年之内就还清。”
10年前,南美村人还在按部就班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当时产量只有100公斤,也就300元的收入,现在改种烤烟后,收入增加了十倍。2014年村里又把油菜改为种长豌豆,这两茬的收入可以达到6000元。
“雨季马上就来了,上山采集野生食用菌,或是去农家乐打工等都有收入。算上黑山猪养殖和核桃、茶叶种植,村民一年的毛收入大概在12000元,净收益在6000多元。”三年之后,随着核桃树挂果和旅游的发展,这个地方富裕可期,人均可支配收入能达到万元以上。
“我和农民都是一样样算出来的,不浮夸。”作为土生土长的南美人,龚德书说话底气十足,他将信心传递给了村民。
施甸:尽快实现布朗族整族脱贫
布朗族属于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在保山市施甸县只有7300多人。摆榔彝族布朗族自治乡和木老元布朗族彝族自治乡是布朗族较为集中的两个乡。截至2015年底,木老元乡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30户1545人,其中布朗族283户836人;摆榔乡仍有建档立卡户749户1690人,其中布朗族349户776人。
摆榔乡海拔差在700-2400米之间,全乡4个行政村、40个小组都有布朗族居住,布朗族占到全乡贫困人口的30%。这里贫困面广、程度深。乡党委书记段从抻告诉记者,布朗族的居住地和田地普遍在25度以上的山坡上。
施甸县是云南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纪恒的挂钩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他先后4次到施甸看扶贫。省委办公厅牵线云南中烟集团对全乡40个小组实施整乡脱贫整族帮扶,要求在2018年全乡贫困人口都要脱贫。
段从抻说,李书记希望摆榔乡能“打造少数民族跨越发展排头兵、精准脱贫试验区、社会帮扶的示范区”。对于一个少数民族自治乡来说,压力很大。
“现在帮扶以布朗族为主,但也要帮扶一些其他的人口较少民族。据了解,云南中烟提供的帮扶资金为7亿元,三年攻坚期内每年2亿元。其中两个布朗族自治乡平分5.5亿元。其他乡镇,有5个较少民族的聚居村,每个村分得1000万。目前中烟公司已经投入帮扶资金1.9亿元。”县扶贫办主任李国伟说,不能造成新的民族矛盾。
县里将安居工程放在了整族帮扶工作的第一位,开展“走百村、串百户、吃好百家饭、算清‘七笔账’、搬进幸福窝”主题实践活动,帮群众算清易地扶贫搬迁“经济账、生活改善账、子孙账、教育账、医疗账、土地山林账和搬迁后发展账”七笔账,让贫困群众敢搬愿搬。县里还统一提前采购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2015年10月与供应商签订了供货协议并预付了部分资金,钢材均价2100元/吨,水泥180元/吨。据了解,目前钢材均价已上涨到2750元/吨,水泥230元/吨。
截至目前,摆榔乡的4个安置点共流转土地295亩,已经完成前期勘测。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加大搬迁进城的宣传,现已报名25户,其中12户已到县城选房并付首付。截至5月23日,全乡已经完成安居工程投资10792.85万元,其中中烟帮扶资金565.72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871.17万元,群众自筹8355.96万元。
除了让布朗族搬进安居房,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施甸县还依托农业企业创新扶贫形式,加大在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扶贫力度。
坐落在施甸县摆榔乡的云南大本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食用菌全产业链研发,对于新鲜的香菇原料,有很大的需求。
乡里启动整乡帮扶布朗族以来,该公司开展了香菇种植产业扶贫,采用了“公司+村(社区)+合作社+试验示范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园区发展模式。总经理赵兴健告诉记者,针对农民购买菌种压力大的问题,公司加大投入力度,让建档立卡贫困户零负担入园。企业为农户作担保,贷款5万元。政府用云南中烟的帮扶资金贴息5厘,企业贴息1厘,贫困户拎包入园,只需1人即可管理。
按照每个菌棒3元的成本,产菇收入4.8元计算,净收入可达1.8元。在不产菇的季节,贫困户还可以参与公司的菌棒生产、棚群建设等来增加收入。目前全县已经入园的农户有107户。公司所在的摆榔乡已入园31户,种植25万棒,共向22户建档立卡户发放食用菌种植贴息贷款110万元。贫困户入园后2个月就可采收鲜菇。
23岁的李应开是木老元乡大地村人。今年春节,一直在东莞打工的他和同乡回来过年时看到了乡、村干部在村里宣传种香菇能致富,便和村里的9户乡亲一起来到距家20公里的大本事公司。按照约定,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每个菌棒补助1元钱,还可以使用5万元的无息贷款。
在云南大本事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的香菇种植基地安置宿舍里,记者见到了这位略微腼腆的小伙子。因为还没结婚,家里只有他和父亲两口人,父亲留在家里种地,他则一个人在基地种菇。现在,大地村一共有十多户在此种香菇。他的身边,放着一筐刚刚采收的香菇,还没来得及交到公司的收购处。
现在,李应开有1个已经出菇的棚,还有4个尚未出菇的棚,共2万个菌棒。现在每天可以采香菇20多公斤,公司按最低保护价6元/公斤收购鲜菇,他每天差不多能挣150元,每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公司提供菌棒和技术支持,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采菇和浇水,很简单。”在东莞打工时,李应开主要制作高尔夫球、球杆,一天工作8小时工资只有80-90元,算下来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才2000多元。
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公司在车间用工和招募种植香菇农户上舍近求远,重点面向距离基地较远的两个贫困乡镇的贫困户。据了解,在此种菇的村民按乡、村分区域进行管理,村民自己要选出一个理事会,各乡镇政府派分管领导也会来协管本乡、本村的村民。
布朗族百姓普遍文化不高,摆榔乡为此实施了“素质提升工程”,从落榜生技能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和在校学生能力提升三方面全面提升布朗族百姓素质。
为使学生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摆榔乡将乡里初中七年级以上的学生并入施甸三中。2015年9月份并入119人,今年秋季开学2个班,并入的学生约有200人。段从抻告诉记者,这样既可以让山里的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又可提高教学质量。“腾出来的校舍并入乡中心小学,分散安排在全乡4个村级完小的学生就读,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而四个村的小学校舍,则转为学前教育。”
这两年,除了云南中烟整族帮扶施甸布朗族外,还有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对德宏州阿昌族实施精准帮扶,中国华能集团帮扶澜沧县、沧源县拉祜族和佤族精准脱贫攻坚,目前已筹集集团帮扶资金60多亿元。
怒族、普米族和景颇族三个民族都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贫困程度相对较深。今年,云南省政府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签约,正式启动对3个人口极少民族实施整族帮扶行动。
如今,滇西这片少数民族聚居区,新房陆续建成,致富产业一天天壮大。社会各方扶贫资源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行动。滇西的各个少数民族,正在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正在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本刊记者 韩世雄 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