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说鸡图 五德世人赞 著图寄祈愿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鸡年,鸡图
  • 发布时间:2017-03-02 14:17

  在中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含有特殊含义或吉祥寓意的图案。人们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屋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其中鸡被称为五德之禽,其“不为风雨变,鸡德一何贞。在暗常先觉,临晨即自鸣”的特性更是成为始终如一、任劳任怨的象征。被视为吉祥之物的鸡被人们张贴在门窗之上,刺绣于衣物之中,装饰在房屋用品之上,并写入诗歌,绘入画卷,以表达赞美、祈愿美好之情。

  避邪驱鬼 贴画鸡

  在中国悠长的历史文化中,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民国以来实行公元纪年后,元旦一词专用于公历新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称春节。元旦还有“新正”之称,即农历新年正月或农历正月初一。

  两千多年的传统印痕无法抹去,汉族民间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古时的元旦即正月一日,称为“鸡日”。古人以阴阳观念来解释事物,认为鸡是阳物,元旦也属阳,有着同样的属性。基于这样的认识,鸡在元旦的礼俗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每当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杀鸡著门或在门上张贴鸡年画,称之为贴画鸡,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元旦用鸡辟邪,显然是源自鸡的特性,如《花镜》所言:“雄能角胜,目能辟邪。”

  战国时代民间已有杀鸡悬户,挂苇索以逐百鬼的习惯。后来,鸡逐渐成了年画中辟邪镇妖之物。唐朝后期,人格形象门神出现,贴画鸡逐渐淡出。如今,在包头以北的内蒙古阴山,家家贴民间木刻的双鸡,把鸡作为全家的保护神,在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每到清明,农村家家都要剪红公鸡或贴“鸡王镇宅图”。河南灵宝一带,五月端午,妇女都会剪一对昂首挺胸的大公鸡,贴在家门上。过去在桃花坞年画中也有“鸡王镇宅”的年画,图案上是一只大公鸡口衔毒虫。

  古人将鸡的“神力”排位在驱鬼辟邪之神“郁”、“垒”之上。古人认为,鸡是神物,鸡和鸡血具有驱邪去灾的作用。在祭仪中约定俗成取用雄鸡,尤其是白雄鸡。《山海经》云:“祠鬼神皆以雄鸡”。陈藏器《本草拾遗》云:“白雄鸡生三年者,能为鬼神所役使。”

  鸡可驱邪去灾,鸡叫还可以驱鬼。在民间的传说中,鬼最怕听到鸡声,因为鬼只能在黑夜里活动,而鸡啼叫,代表天快亮了,天一亮,鬼便无法可施了。古代神话中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重明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在民间,人们雕刻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模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元旦以鸡辟邪,后来也发展为以鸡祈福。清人周亮工《书影》说:“正月一日,贴画鸡。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州贵人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旦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这里所谈鸡的吉祥意义,是由于“鸡”和“吉”的谐音而来的。此外,这种吉祥意义的产生还在于鸡的德行,它被称为“五德之禽”,有诗赞曰:“意在五更初,幽幽潜五德;瞻顾候明时,东方有精色。”《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

  地位象征

  五彩锦鸡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给每级官员都设计了一种动物图案作标志,把它绣在两块正方形的绵缎上,官员常服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这种就是补子,这种官服就叫补服。补子图案,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猛。其中,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

  清代补服制度来源于明代,各品级的补子图案略有区别,但锦鸡仍排在孔雀、云雁等前面,为二品文官的补子图案,由此可见鸡的地位很高。古人认为鸡是上天降临人间的吉祥物,神话中的三足鸟、火鸟、凤凰,都是它的先祖。《春秋运斗枢》说:“玉衡星散为鸡。”《太平御览》说:“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鸡之为言佳也,佳而起为人期,莫宝也”。

  吉祥图案 寓意鸡

  吉祥图案算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独特的存在。吉祥图案是指以含蓄、谐音等曲折的手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它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时,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富、贵、寿、喜是吉祥图案所要表达的四个含意,“鸡”与“吉”谐音,传说中美丽的金鸡在太阳里居住,能带给人们光明和吉祥,所以以鸡为主题的吉祥图案很多。

  石上鸡鸣:清代瓷器常见纹饰,纹饰为锦鸡或公鸡立于石上,取“石”谐音“室”,室代表家室家业,“鸡”和“吉”谐音。室上大吉,寓意合家安康,家庭幸福,大吉大利。

  功名富贵:亦名“富贵功名”。以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表示。“公”与“功”同音;鸡啼为鸣,“鸣”与“名”同音;牡丹花为花中之王,古代被认为是富贵花。两者组合,旧时寓意“功名富贵”。

  除此之外,鸡与荔枝相组合被称为“大吉大利”;鸡有鸡冠,“冠”与“官”谐音,鸡与鸡冠花组合则是“官上加官”,公鸡鸣叫表示“功名”,雄鸡鸡冠高耸、火红,表示能得官;画一只大公鸡,身后紧跟着五只小雏鸡,其口彩便是“五子登科”等等。

  古时,以龙凤为祥。更多的时候,古人认为“凤凰为鸡”或“以鸡为凤凰”。如徐整《正律》称“黄帝之时,以凤为鸡。”《山海经》载,丹穴山有一种鸟,“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孝子传》记,“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其形据《尔雅·释鸟》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自古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很多,传统年画,以凤凰为题材的图案运用也较为普遍。

  此外,鸡的五德代表了人们对道德的追求,也是许多画家喜爱画鸡的原因。就连宋徽宗赵佶也曾作《芙蓉锦鸡图》来歌颂“五德”,寄托他对大宋江山的祝福。近代画家画公鸡者甚多,著名的如徐悲鸿、齐白石、车大于、陈大羽等,尤其是齐白石。人称齐白石有三绝——画虾、画蟹和画鸡,还有人作有齐白石画鸡全集,记录了齐白石的众多画鸡名画。齐白石自幼在家乡喂牛养鸡,对鸡的生活特别熟悉,30岁以前画鸡就已经很生动了,60岁以后又开始进一步研究画雏鸡。齐白石的鸡作甚多,尤喜作雏鸡,寥寥数笔,意得神足。其作品有一幅《七鸡图》,七鸡即取“七七”的谐音,暗指卢沟桥事变。画面上画有七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小雏鸡,这幅《七鸡图》是其所画雏鸡当中的精品。

  文/陆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