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妃戴安娜传奇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英国,王妃,戴安娜,传奇
  • 发布时间:2010-11-30 15:36
  今日呈现在你面前,并非是一个完整的戴安娜。只是她人生中的某些片段,或深或浅,或浓或淡。她是查尔斯王子的王妃。但她又不仅仅是他的王妃,她是世人心目中永远的王妃。高贵美丽。温热善良。她在人世间不过三个轮回,如此短暂,但她却拥有风华绝代的一生,留给世人一个高贵的背景。

  她的童年并非畸形的,然而因为她有破碎的家庭以及敏感的心理,于是用冷色的眼光,看到一个冷色的童年。

  戴安娜,她是一个贵族之后。她的家族显赫,常常出入宫廷,与女王关系密切。

  所有的贵族,都面临一个重要的命题——生育男子,以求贵族的荣耀与权力长久地被继承下去,一代又一代。所以,每一位嫁入贵族的女子,都必须无条件地要给家族带来男性继承人。嫁入斯宾赛家族的女子,也不例外。然而,她的父母仿佛被施予了魔咒,她的母亲进入了一个不断生女儿的噩梦中,循环往复。

  在她之前,有过几个姐姐,也有兄长一个,然而,他只活过了十个月便夭折了,从此这个家庭沉浸在无法消除的阴霾里。造子运动一直未停歇,他们小心地预防着会是女孩的各种可能。未能如愿。她还是一名女婴。父亲虽然不是直截了当流露出失望不满之色,可也丝毫没有掩饰原本喜悦期盼之情的骤降。这个家想要一个可以继承斯宾赛姓氏的男孩子已经好久,父母亲甚至根本没准备女孩子的名字。一星期后,他们才用母亲和一个斯宾赛家族祖先的名字,为她取名为戴安娜·弗朗西丝。

  生女孩是这个家庭的噩梦。噩梦从未离开过。生女儿的长期压力一直侵扰着年轻的子爵夫人心目中无限向往的生活方式,生活变得日益枯燥和沉闷。

  母亲只好选择离开。那一天,小戴安娜静静坐在公园屋冰冷的石阶上,紧紧抓住锻铁雕花的楼梯扶手,周围一片嘈杂。她听到父亲把皮箱装进汽车行李箱,母亲的脚步声敲打在前院的石子路上,车门被重重关上,引擎轰鸣,又渐行渐远,母亲驾车驶过公园屋大门,永远走出了她的生活。这一年她只有六岁。

  她的童年故居公园屋是舒适温馨的家——树木掩映中的公园屋拥有十间睡房、宽敞的停车库、室外游泳池、网球场和板球场,包括厨子、管家、私人家庭女教师在内的六个全职仆从,服侍她一家六口。她的睡房安置在一楼,从奶油色的窗口望出去,开阔的原野与疏树草原拼图般相嵌,青松、白桦、紫杉点缀其间,小牛在吃草,兔子和狐狸窜来窜去,六英里开外的诺福克海岸的气息徐徐吹袭。像姐姐们一样,她三岁开始骑马,很快对一切小动物着迷,越小越好。她的宠物包括仓鼠、兔子、天竺鼠和小猫。每当她的小宠物不幸死去,她都十分尽责地为它们举行葬礼。她的那颗活脱脱善良的心,从童年伊始,便可一眼窥见。

  然而,也有枯燥的时候。吃饭时间她和兄弟姐妹们总是与保姆在一起,菜式简单而一成不变。早餐麦片粥,午饭是肉末和蔬菜,每星期吃一次鱼。以及他们每周的一部分时间与父亲呆在一起,一部分则被分给了母亲。父亲是遥远而神秘的,母亲亦没有百分百的亲密感。

  她幻想着长大,她以为长大会逃离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就会有崭新明媚而甜蜜的生活,而婚姻则是最好踏入理想生活的捷径。然而,婚姻并没有真正地拯救她。若勉强要算是拯救,也只是一瞬吧。

  她的爱情是如此的传奇,热烈,到最后却是凄凉的。

  豆蔻年华的戴安娜,并不出彩。在满堂绅士淑女的衣香鬃影间,尚未褪去婴儿肥的她,身型粗胖,不施脂粉,言谈举止也是一副笨笨的模样。她觉得此时的自己是粗鄙的,于粗鄙中有一种难得的天真。这种天真却也使她在人群中,被他人瞧见她与生俱来的一种光芒。

  这种光芒吸引着查尔斯王子。他的周围是一群被高度调教过的女人,贵族式的淑女,懂得迎合与讨巧,品味雷同,没什么思想。然而,戴安娜,二十岁时的戴安娜,如一朵正璀璨盛开的鲜花,开得茁壮有力。她看上去稚嫩,却因稚嫩而显得天真活泼。她就象他生活中一缕新鲜的春风,吹皱他心里的一弧春水。

  他们渐渐地走到了一起。然而真正促成这桩婚事的,是皇室的家庭成员。他们眼看着查尔斯王子地年纪一天天变大,他们需要查尔斯为皇室带来继承人。然后,在万万人之中,他们看见了戴安娜。二十岁的戴安娜,信奉基督、贵族血统的处女。仅这一点,就赢得了皇室的好感。

  婚礼的举行世界瞩目。她身穿一袭满是钻石的白色礼服,美得都不忍心惊动。满世界的华丽喜气,都萦绕在她的身上。于千万人之中,他选择了她,她心中充盈的幸福,不用多言。那个时候,她真心地期盼,她和他相守一生。这是女儿心,一旦嫁与人,便是一种无可言说的信赖和期许。她一定不会料到后来的变故,不会想到在有了子女以后,他们会一步步走向决裂。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预设的幸福,他们是不同世界中的人。他是剑桥大学毕业生,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安静静坐下来,读一本充满睿智的心理理学或历史学书籍更享受的事。他特别热衷马上活动,夏天马球,冬天狩猎,每星期三到四次,从不间断;而她十岁那年在桑君汉公园骑马摔断胳膊,从此不好此道。他爱听歌剧,她迷恋芭蕾;他痛恨的流行音乐是她的嗜好;她擅长的网球,他却从来不玩。他喜静,可以拿着一小盒水彩颜料和速写本子,画上几小时,或者坐在河岸垂钓一整天,专等鱼儿上钩。而她好动,愿意与人接触,与人交谈,特别是与家人和朋友打电话,电话线简直是她的生命线。

  她对他渐渐失望。他十分贪恋单身生活,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习惯,一成不变的作息,早已形成一套以他为中心的日常运作程序。他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有成群随从听候差遣;他经常去国外旅行,女孩子们随时愿意陪他出席晚宴或马球赛。在他的王国中,一向我行我素,只有人让他,没有他让人的道理。更甚的是他的爱情像海洋,她不过是沧海一粟。

  对她而言,过去几年里,她就像踩着一双滚轴溜冰鞋,摇摇晃晃地在新生活、新角色、令人窒息的公众曝光,以及一时幸福如上云端,一时沮丧如坠深渊的极端情绪之间,力求取得某种平衡。平衡的最终打破者是一个叫卡米拉的女人。一个外表并不出众,却懂得迎合自己丈夫的女人。

  在刚开始的时候,她试图去挽救,她找卡米拉摊牌,并责令其离开自己的丈夫。那个时候,她心里所想的不过是委曲求全、无尊严地保留一个“家”的空壳。她并不想自己的孩子像小时候的自己,成长在单亲家庭里,她深刻地了解破碎的家庭于孩子的痛,这种痛是历久弥新的。

  警觉的媒体将他们的婚姻推上了风口浪尖,媒体大篇幅地写到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约会的情形,细节的精细使所有人都清楚他们真正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而查尔斯也承认他与卡米拉的恋情,并说他永远不会离开卡米拉。她的那团熊熊的火焰,终于被浇灭。只留下灰烬。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经受得住千万双眼睛成年累月明目张胆地打量。终场的乐声徐徐响起,没有铺地的红毡,没有迷离的灯彩,她好像是赤裸裸的站在天底下,被裁判着,像一切的惶惑的未成年的人。分道扬镳是必然的结局。她与他心智意趣均靠不拢,夫妻之间隔得下一条宽阔银河,却没有渡河的鹊桥。岁月清冷逼人,任是牛郎织女也有心冷的一天。所以离散,已是必然。

  离婚之后,她这样说道:“我的身边围满了人,然而我是这样的孤独。”嫁给了自己所爱的人,然后却得不到百分百的爱,这是多么的苍凉,多么的孤独。想要的,永远在手心之外。

  多少夜晚,她总是想起查尔斯在婚礼上说的那句话——他要长久地记住这美好的时刻。记住了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地各自分离。她一味地尊重并成全着他的生命渴望,到头来还不是离散了,还不是深深地伤害到了自己。

  可是,事已至此,她已经学会了接受。她希望自己远离他的生活。当然,他们会因为孩子而永远联系在一起,但她终于不再想要他这个人了。

  离婚后的她,依旧光彩夺目,她依然成为人们心目中最美的王妃。

  离婚后的她,并没有被婚姻的失败所击溃。虽然她有不少时日夜不能寐,日日以泪洗面。但她依然记得自己是两位小王子的母亲,培养王室继承人是她无法逃脱的使命。

  是一个母亲,这种使命是她乐意承担的。自律是训练的一部分,每天晚上六点钟,孩子们都要坐下来,给朋友和家人回复表达谢意的字条和信件,这种自律还是父亲灌输给她的,不管夜间活动多晚结束,回家后,不写好几封感谢信,她就睡不踏实。她自然而然地引领孩子们进入公众生活,鼓励他们在家庭晚会上演讲,私下探访各种慈善机构。她教导孩子们恰如其分的举止和对他人情感的关注。她觉得,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准备面对生活的每一层面,乃至死亡。

  要拯救他人于水火,你须置自身于苦海。她深谙这个道理。她不仅教导孩子,自己也身体力行地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她关心所有的病患者,她对瘾君子、麻风病人、无家可归者、受性虐待儿童,她经常去看望他们,并给他们带去礼物。她尤其关注艾滋病人,她认为人们对艾滋病人的关注太少了。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去引起人们对艾滋病人的关心。

  她还行走在各国的政要之间,做人道主义大使。她认为,由于不必要的傲慢,特别是男性间的傲慢,世界冲突仍在持续,而她可以从女性的角度,提供更柔和、更体贴的接触,用她的敏感和直觉化解纷争,达成沟通。就这样,她在外交领域展露的才华,早令一向冷峻苛刻的英国外交界心悦诚服。

  虽然自身生活被不幸福的阴影萦绕着,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迸射出夺目的光芒。她是天生的贵族,亦是真正的贵族。红尘冷漠依然湮灭不了她温热善良的心。

  她的死亡是如此的诡异,充满了传奇的各种版本。

  可是,内心如此丰盛的女子,谁能想到,她活不过她的第三个本命年。

  那一天,她与心爱的另一男子,在法国巴黎约会后,她坐上她的私人司机保罗的车回旅店。然而,这一程却是她在人间的最后一程。

  关于她的死亡,世间流传着众多的版本。有的说,都是保罗的罪过,他醉酒驾车,超速行驶,才酿下如此大祸。也有的说,这是一场英国皇室的阴谋,他们得知戴安娜怀有身孕,这对皇室的声誉蒙上的是灰尘,耻笑以及嘲弄,所以他们下了毒手。还有的说是狗仔队的围堵才使得她发生车祸。更有甚者说,这其实是戴安娜的一场“诈死“,如今她依然活在人间,但她不再想活在“王妃”的阴影里,她想过平淡的人生。

  我倒希望是最后的那个版本。她还安静地移居在某个角落,在生命的任何时刻,她都是愉悦的,享受着俗世生活带给她的喜悦。

  从前的风华绝代,从前的王妃贵族,如同过往尘烟。不如笑忘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