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炎症,医生们各有一套

  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可以由感染引起,也可以由机体内部的异常反应引起,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总结了5个不同领域医生的“个性”抗炎法。除了吃药,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也能起到辅助“消炎”作用。在此基础上,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为您进行更为详细的解读、指导。

  防口腔炎症:正确洗手,戒除烟酒

  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主任王左敏解读:病毒、细菌感染以及上火等,是口腔炎症的常见诱因。口腔与外界相通,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有菌环境。食物残渣滞留在口腔内,形成腐败物,在牙齿上形成牙菌斑。不认真刷牙、饭前不好好洗手、抽烟、酗酒等,都可能诱发口腔炎症。

  对抗口腔炎症,要做到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到不洁物或细菌密集的东西后,防止细菌入口。早晚刷牙、饭后用淡盐水漱口;每半年洗一次牙,清除牙刷“够不到”的菌斑微生物;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冬天少吃火锅、麻辣烫等,都能让口腔远离炎症困扰。

  防肠道炎症:多吃含益生菌的食物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解读:胃肠炎症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胃肠道生长着很多细菌,既有善良的有益菌,也有邪恶的致病菌。有益菌与人体是共生关系,可以“镇压”致病菌,形成菌群平衡,人就不得病。如果不按时吃饭、总吃外卖、滥用抗生素、心情长期压抑,有益菌的力量被削弱,致病菌通过肠道黏膜“杀入”血液,诱发炎症。

  对抗肠道炎症,先从饮食入手,三餐规律,平衡膳食,每天吃适量酸奶、酸菜、乳酪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补充好“兵员”,让致病菌呆在“监狱”里。果蔬具有抗炎效果,每天至少摄入400~500克蔬菜,吃250克的水果。搭配粗粮、豆类等,护肠效果更好。每天喝2升水,能滋润肠道,让炎症因子灭活。少吃精制谷类食品,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防皮肤炎症:减少压力,常和朋友聊天

  中国医学科学院针灸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王少军解读:皮肤炎症不一定都是感染引起的,心理压力也是诱因之一。牛皮癣、湿疹、斑秃、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炎症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压力缠身导致的忧郁、焦虑等情志波动,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增加体内的炎症水平,并体现在皮肤上。

  出现精力不足、情绪低落、易怒等消极情绪时,应放下手中事,试着暂时放下烦恼。倒头就睡、出去溜达、看看窗外风景。学会放松心情,多想得,少想失,并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学会管理时间,别把事情排得太满,尽量在11点前入睡。压力大时,可以按摩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极泉穴(腋窝顶点)、耳穴(搓搓耳朵)。皮肤病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别用手抓挠皮肤,不混用洗浴、护肤用品;饮食忌辛辣。

  防心血管炎症:找到真正的快乐

  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张维君解读:心情像过山车忽上忽下,血压也会随之波动,诱发心血管问题。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是导致血管内膜炎症、动脉硬化、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因。精神因素使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多,促使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心情差还会降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得不到约束,四处“作乱”。

  遇到不顺心的事别太较真。如果坏情绪难以排解,试着找点喜欢做的事情,先“强迫”自己着手去做,慢慢转移注意力。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从中获得价值感和真正的快乐。此外,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多吃水果、绿叶菜等,也能让血管免受炎症侵袭。

  防炎症还要坚持锻炼,保持幽默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彭玉清解读:从中医角度讲,炎症主要是湿邪。缺乏锻炼导致湿邪产生,阳气瘀阻,湿气内郁,不能推动和振奋脏腑运转,打破机体平衡,各类炎症乘虚而入。从西医角度看,久坐不动使得机体脂类、糖类代谢紊乱,影响血液循环,出现局部微血栓和血管炎症。

  各年龄段的人群都要经常运动。中青年群体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次半小时,微微出汗即可,健步走、瑜伽、慢跑、跳舞等都可以;配合肌肉力量训练,胸部、上臂、腹部、下肢都要练到,不求像健美运动员那样,但要让身体看上去结实。老年人可稍放松要求,每天出门走走,但不推荐爬山、爬楼梯等运动。

  专家提醒,炎症长时间得不到控制,会扰乱正常生理功能,诱发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上述方法可作为大众进行炎症预防以及自我抗击炎症的辅助做法。若炎症已经发生或者辅助治疗效果不佳,就要及时就医。

  ◎文/单祺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